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黄元御生平及其学术贡献初探

作 者: 刘亚男
导 师: 曲黎敏
学 校: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医史文献
关键词: 黄元御 生平经历 学术贡献
分类号: R24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0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医学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到清代,中医学理论体系日趋完备,当时的中医界有几个较为鲜明的特点,如温病学派的盛行、中药学的完善、大量医学书籍的整理及出版等。在这样的中医氛围下,清代名医辈出,对后世有着较大的影响,是中医学的一笔财富,对现代临床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中医学的发展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挖掘清代名医的思想理论和临床经验对中医学的继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提高临床工作者疗效、培养理论和实践双向发展的中医人才的必经之路。黄元御是清代的著名中医学家,在清代中医界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清代温病学说盛行、寒凉药广泛应用的大环境下,黄元御的“扶阳”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关注。近些年,随着中医学者对人体“阳气”和气化思想的重视程度加深,中医工作者对黄元御学术思想的关注也逐渐盛行,对黄氏理法方药四个方面的研究亦逐渐深入,并开始重新校对黄氏的医学著作。然而,对黄元御医学研究的深度却有所欠缺,因此对其医学贡献中的用药思路、主体思想、实际运用等方面的领会缺乏灵活度。本人认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弊端,究其原因,是对黄元御的生平经历学术贡献缺乏系统的了解。一名医学大家的生平经历、性格特征与其学术思想及临床用药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了解其基本的生平背景,对研究其学术贡献有较大的帮助。此研究论文主要是对黄元御的成长背景、成长经历、道德修养等生平做了简单的介绍,并探求黄元御医学思想形成的渊源,即生平经历对其学术贡献的影响。着重发掘名医黄元御的学术贡献,其中涉及理、法、方、药等方面,用现代的语言表达其学术思想。本文始终贯有这样一种思想,即揭示名医思想形成的背景和过程,呈现名医的学术贡献,为后世医者学习中医学提供借鉴,使后世医者在学医的道路上受到启示,帮助临床工作者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名医的学术思想。本文从黄元御的生平经历入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章是黄元御的生平经历。这一章以时间为线索,简单清晰的叙述了黄元御的成长过程和从医前后的重要事件,从这一章,读者可以了解到黄元御深厚的文化底蕴、青年时的志向以及从医后的医术和医德。此外,本部分还探究分析了黄氏的生平经历与其学术贡献之间的关联。第二章阐述了黄元御的学术贡献。这一章重点介绍了黄氏的四大医学思想,即“扶阳抑阴”、“四维之病”、“重视中土”、中运用运气学说的思想。在医学思想的介绍中,穿插阐述了黄元御的治疗法则、常用方剂、用药特点及治疗特点,除此之外,黄元御的医学著作是其对中医学术贡献的重要体现,本章也做了简明的介绍。黄元御的性格桀骜不驯,在其著作中常有对各家学说的抨击之辞,他认为多数医家不得中医真谛。中医工作者在学习黄氏著作时,面对这样的文风,或有医生被其确凿之词所撼动,对其所言深信不疑,奉黄氏之理为至真之要,拘泥于黄氏著作,不知变通;或有医生对这样狂傲的口吻产生反感,贬黄氏之理为狂人之言,弃于一旁。黄氏如此犀利的言辞,使当今医学工作者在研究学习其著作之时,对其理论和用药的认识难免会有偏颇。若要领会黄元御医学的精神实质,就需要了解他的成长过程,跨越时间的鸿沟,与一代名医交流,才能心领神会,得其要领。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0
文献综述: 黄元御学术特色硏究概况  10-17
  1 黄元御理论特色  10-12
  2 黄元御临床特色  12-13
  3 总结  13-15
  参考文献  15-17
前言  17-18
第一章 黄元御的生平  18-30
  1.1 黄元御的生平经历  18-24
    1.1.1 黄元御生平简介  18-22
      1.1.1.1 黄元御的成长背景  18-19
      1.1.1.2 黄元御的成长经历  19-21
      1.1.1.3 黄元御的学医经历  21-22
    1.1.2 黄元御从医轶事  22-24
  1.2 黄元御生平与其学术贡献的关联  24-30
    1.2.1 背景因素的影响  24-26
    1.2.2 个人因素的影响  26-30
第二章 黄元御的学术贡献  30-47
  2.1 黄元御的著作简介  30-32
  2.2 黄元御的医学思想  32-45
    2.2.1 扶阳抑阴  32-36
      2.2.1.1 人之常态中阳气的重要作用  32-33
      2.2.1.2 人之病态中阳气的重要作用  33-35
      2.2.1.3 黄氏临症治疗中的扶阳思想  35-36
    2.2.2 四维之病  36-39
      2.2.2.1 四维之肾  37
      2.2.2.2 四维之心  37-38
      2.2.2.3 四维之肝  38
      2.2.2.4 四维之肺  38-39
    2.2.3 重中思想  39-42
      2.2.3.1 中土的脏腑特性  39
      2.2.3.2 中土的疾病特征  39-40
      2.2.3.3 中土与四脏的关系  40-41
      2.2.3.4 从中土论治的运用  41-42
    2.2.4 运气学说  42-45
      2.2.4.1 运气学说的内涵  42-44
      2.2.4.2 运气学说的应用  44-45
      2.2.4.3 以六气辨析病机  45
  2.3 治疗特色  45-47
    2.3.1 治疗方法灵活多变  45-46
    2.3.2 养生与治病相结合  46-47
结语  47-49
参考文献  49-51
致谢  51-52
个人简历  52

相似论文

  1. 中唐散文家刘轲研究,I207.6
  2. 来集之及其戏曲研究,J809.2
  3. 傅咸及其诗赋研究,I207.22
  4. 何梦桂及其诗歌研究,I207.22
  5. 中国学者国际管理学合作网络演化及学术贡献分析,C93
  6. 中国近代宪法理论的建构,D921
  7. 传递钢琴教育之薪火,J624.1
  8. 李浩证据思想述评,D925.1
  9. 筚路蓝缕 以启山林,I206.6
  10. 黄元御《四圣心源》的文献研究,R2-52
  11. 吴雁南先生与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研究,K25
  12. 戴复古研究,I207.22
  13. 论日本汉学家松浦友久的李白研究,I207.22
  14. 黄元御《四圣心源》中气论与经方应用,R2-52
  15. 黄元御的医学思维模型研究,R249
  16. 审美理想与现实生活-李焕民个案研究,J217
  17. 明代张时彻文学研究,I207.22
  18. 西学东渐的成功典范,N09
  19. 子夏考论,B222
  20. 论王先谦,K25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医案、医话(临床经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