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制备及CO_2分离性能研究

作 者: 姚茹
导 师: 陈欢林;程丽华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工
关键词: 大气二氧化碳捕集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 不对称支撑膜 对称支撑膜 膜性能
分类号: TQ028.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9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温室效应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渐显著,CO:捕集与封存技术只针对占总排放量50%的集中固定的点CO2排放源,大气CO:捕集技术则针对占总量另50%的分散移动的非点源,是一新兴的降低温室效应方法,但待处理的大气CO2浓度极低,已广泛研究的碱液吸收法能耗高、成本高、腐蚀设备且影响环境。离子液体支撑液膜(SILM)是结合膜技术与离子液体双重优点的新型绿色分离技术,支撑膜结构对SILM的稳定性和气体分离性影响很大。本文采用两种支撑膜制备SILM,研究膜性能并尝试进行大气CO2捕集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结合多种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支撑膜结构对SILM的制备及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支撑膜固定IL存在饱和值,且对称PVDF膜固定能力较强;(2)制备SILM时膜的透明度不断增高,且不对称膜在制备前后透明度差异较对称膜小;(3)气体依靠正常扩散和努森扩散共同作用通过支撑膜,依靠溶解扩散机理通过SILM;(4)不对称SILM稳定性及机械性能较优,在0.6MPa压差下仍非常稳定,而对称SILM的最高操作压差仅为0.25MPa。测定两种SILM对一元、二元气体的分离性能,并尝试分离低浓度CO2气体。结果表明:(1)QCO2>QAir>QN2且SCO2/Air<况SCO2/N2,不对称SILM的渗透率较对称SILM高1-2个数量级,不对称SILM的CO2/N2理想选择性均<1.6,而对称SILM最高可达17.9,有望经离子液体筛选提高选择性;(2)两种SILM对二元气体的分离性能均与一元分离性能相当,表明SILM从气流中选择分离CO2的潜力;(3)两种SILM对低浓CO2气体的分离性能均与一元分离性能相当,低浓度和混合气体形式对气体分离性能影响不大,有望通过提升SILM性能更好的分离低浓度CO2。综上所述,膜结构对SILM性能有显著影响,不对称SILM稳定性较好,对称SILM的CO2分离性能较好。结合两种膜各自优势优化SILM,制备稳定性与CO2分离性能双优的SILM是气体分离/富集崭新的研究方向,具有商业应用前景,为大气CO2捕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全文目录


致谢  5-6
摘要  6-7
ABSTRACT  7-9
符号清单  9-10
目次  10-13
第一章 前言  13-31
  1.1 CO_2引起的环境问题  13-15
  1.2 大气CO_2捕集技术研究进展  15-21
    1.2.1 大气CO_2捕集技术概述  15-17
    1.2.2 大气CO_2捕集技术研究现状  17-20
    1.2.3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应用于大气CO_2捕集的可能性  20-21
  1.3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分离CO_2的研究进展  21-29
    1.3.1 离子液体的选择  24-26
    1.3.2 支撑膜的选择  26
    1.3.3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制备  26-28
    1.3.4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表征方法  28
    1.3.5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CO_2分离情况  28-29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29-31
    1.4.1 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29-30
    1.4.2 研究内容  30
    1.4.3 创新点  30-31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43
  2.1 实验试剂  31-32
    2.1.1 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  31
    2.1.2 聚偏氟乙烯平板支撑膜  31-32
    2.1.3 其它实验材料  32
  2.2 实验仪器  32-35
    2.2.1 低浓度CO_2配气装置  32-33
    2.2.2 气体分离测试池  33-34
    2.2.3 其它实验设备  34-35
  2.3 实验方法  35-43
    2.3.1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制备  35-36
    2.3.2 支撑膜对离子液体最大固定容量的测定  36
    2.3.3 支撑膜及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维持跨膜压差情况的测定  36
    2.3.4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稳定性测定  36-37
    2.3.5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分析表征  37-38
      2.3.5.1 扫描电镜(SEM)分析  37
      2.3.5.2 接触角分析  37
      2.3.5.3 X射线能谱(EDS)分析  37
      2.3.5.4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37-38
    2.3.6 气体分离测试方法  38-39
    2.3.7 二氧化碳浓度的测定  39-40
    2.3.8 参数的计算方法  40-43
      2.3.8.1 一元气体参数计算  40-41
      2.3.8.2 二元气体参数计算  41-42
      2.3.8.3 低浓度CO_2气体参数计算  42-43
第三章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制备及表征  43-61
  3.1 前言  43
  3.2 结果与讨论  43-58
    3.2.1 支撑膜对离子液体的最大固定容量  43-44
    3.2.2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形貌分析  44-47
    3.2.3 PVDF支撑膜与离子液体支撑液膜性能比较  47-50
    3.2.4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稳定性分析  50-52
    3.2.5 不对称离子液体支撑液膜气体分离操作讨论  52-54
    3.2.6 接触角表征结果  54-55
    3.2.7 EDX表征结果  55-57
    3.2.8 红外图谱表征结果  57-58
  3.3 本章小结  58-61
第四章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的CO_2分离性能研究  61-73
  4.1 前言  61
  4.2 结果与讨论  61-71
    4.2.1 一元气体分离研究  61-64
    4.2.2 二元气体分离研究  64-67
      4.2.2.1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两侧浓度变化  64-65
      4.2.2.2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对二元气体的渗透率及选择性  65-67
    4.2.3 低浓度CO_2气体分离研究  67-71
      4.2.3.1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两侧浓度变化  67-69
      4.2.3.2 离子液体支撑液膜对低浓度CO_2气体的渗透率及选择性  69-71
  4.3 本章小结  71-73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73-77
  5.1 全文主要结论  73-74
  5.2 主要创新点  74
  5.3 不足与展望  74-77
参考文献  77-85
作者简介  85

相似论文

  1. 苯基哌嗪衍生物单体的合成及复合纳滤膜制备的研究,TB383.2
  2. 木材金属基处理及涂饰性能的研究,TS652
  3. 壳聚糖/蒙脱土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B383.2
  4. 可溶性聚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均相成膜性能研究,TQ325.2
  5. 改性聚酯树脂的制备新方法,TQ323.4
  6. 热熔漆用于重组竹地板抑制裂纹的研究,TU531.3
  7. 混合相分离法制备聚偏氟乙烯膜,TQ325.4
  8. 碱溶性超支化有机硅光敏预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O631
  9. 水性聚氨酯阴极电泳涂料的制备与性能,TQ630.7
  10. 仙草胶—卡拉胶共混体系成膜特性的研究与应用,TQ461
  11. 户外木质家具涂膜老化性能研究,TQ630.7
  12. 玉米淀粉基生物降解薄膜的研究,TB383.2
  13. 乳清分离蛋白成膜特性的研究,TS252.1
  14. 无机添加剂PVDF共混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Q320.721
  15. 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的制备与应用,TQ633
  16. 卷绕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铜膜及其性能研究,TN41
  17. 新型多孔中空纤维膜的制备,TQ340.64
  18. 杂萘联苯共聚醚砜非均相磺化及复合膜的研制,O633
  19. HMMM的成膜性及其对涂料染色织物性能的影响,TS193
  20. 轿车车身中涂及面漆涂装工艺分析与改进,U46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 > 一般性问题 > 化工过程(物理过程及物理化学过程) > 分离过程 > 新型分离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