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分析

作 者: 陈峙睿
导 师: 沈守云
学 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专 业: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关键词: 青秀山风景名胜区 指标体系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 层次分析法
分类号: X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90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步,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当今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旅游业的兴起也使得旅游景区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景区的植被被破坏、动物生存环境恶化、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被损毁、文物建筑被损坏等已经严重违背了旅游业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此如何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协调好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走出一条旅游业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已成为当今学者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作者在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和应用技术进行较深入的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南宁青秀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征、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等,最终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以生态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前人关于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的总结和对国内外的发展现况的研究,提出了对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的见解。(2)在对前人关于生态承载力的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确定了此次对南宁青秀山风景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即多指标体系法。并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旅游管理4个层面选取26个有针对性的评价指标因子,构建完整的指标体系。(3)结合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相关概况,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每一个指标因子按照重要性的不同赋予了权重值,并将这些指标因子进行统一量化后计算,得出自然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价值为0.7316,承载的状态为良好;经济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价值为0.5965,承载状态为一般承载;社会环境承载力的综合评价值为0.5424,其承载状态为一般承载;旅游管理承载力的综合评价值为0.8000,其承载状态为理想承载。整个风景区的综合评价值为0.6591,其生态旅游环境承载的整体状态为良好状态。(4)通过对单项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土地资源空间承载力、植被覆盖率、管理制度与措施、景区可进入度、交通工具承载力、环境空气质量和旅游的特殊文化习俗对整个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贡献比较大,而观赏水体水质达标率、供水电承载力、观赏水体清洁度、水资源承载力、景观美感度、景观敏感度等是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发展的瓶颈因素,直接影响了风景区的发展。实证分析证明,本文中所用的风景区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上可行的。通过此次研究科学的确定了青秀山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也为景区的改造建设和进一步规划提供重要的依据。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绪论  10-16
  1.1 选题背景  10-13
    1.1.1 生态旅游的兴起  10-12
    1.1.2 旅游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2-13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4
  1.3 研究的内容  14-15
  1.4 技术路线图  15-16
2 文献综述  16-26
  2.1 相关概念  16-18
    2.1.1 风景名胜区概念  16
    2.1.2 生态旅游相关概念  16-17
    2.1.3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相关概念  17-18
  2.2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相关概念  18-22
    2.2.1 种群数量的Logisitc法  18-19
    2.2.2 资源供需平衡法  19-22
  2.3 国内外研究现况  22-26
    2.3.1 国外研究现况  22-23
    2.3.2 国内研究现况  23-26
3 研究项目概况  26-36
  3.1 研究区域与范围  26
  3.2 自然环境概况  26-31
    3.2.1 地形地貌条件  26-27
    3.2.2 土壤分析  27
    3.2.3 水文与气候  27-28
    3.2.4 植物与动物  28-29
    3.2.5 风景资源评价  29-31
  3.3 区域经济条件  31-33
    3.3.1 社会经济条件  31
    3.3.2 城市及景区交通  31
    3.3.3 旅游服务设施  31-32
    3.3.4 水电网络设施  32-33
  3.4 管理机构概况  33-36
    3.4.1 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33
    3.4.2 南宁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33-36
4 研究方法  36-48
  4.1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内容和步骤  36
  4.2 指标选取的原则  36-37
  4.3 指标的确定  37-39
  4.4 相关评价指标的描述  39-42
    4.4.1 自然环境承载力  39-40
    4.4.2 经济环境承载力  40-41
    4.4.3 社会环境承载力  41-42
    4.4.4 旅游管理承载力  42
  4.5 评价分析方法  42-48
5 结果与分析  48-64
  5.1 评价因子的赋值标准  48-49
  5.2 评价因子的赋值  49-57
    5.2.1 自然环境承载力因子  49-51
    5.2.2 经济环境承载力因子  51-55
    5.2.3 社会环境承载力因子  55
    5.2.4 旅游管理承载力因子  55-57
  5.3 各因子的权重值计算  57-60
  5.4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综合计算  60-62
  5.5 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评价与分析  62-64
6 结论  64-66
  6.1 结论  64-65
  6.2 讨论  65-66
参考文献  66-72
附录  72-73
致谢  73

相似论文

  1.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2. 我国高校BOT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研究,G647
  3. 基于GIS的区域水环境压力分区研究,X321
  4. 市级旅游用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X820.3
  5. 大连海域消防力量部署方案研究,U698.4
  6.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7.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在高职教学评价中的应用,G712
  8.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和应用,O225
  9.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10. 公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研究,X826
  1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X826
  12.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X2
  13. 高校本科教学团队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G647
  14. 初级阶段探矿权评估的价值要素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研究,F426.1
  15. 应急物流通道的选择与评价研究,X43
  16. 环境脆弱区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及区域布局研究,X321
  17. 苏中地区镇域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研究,X826
  18. 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研究,X321
  19.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江苏省种植模式优势度评价,S344
  20. 古树名木综合价值评价研究,S788
  21. 中国的教育公平监测:理论探索与案例分析,G52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社会与环境 > 环境容量与环境自净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