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生态化的环境管理模式研究

作 者: 陈园园
导 师: 周训芳
学 校: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专 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关键词: 生态化 生态文明 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模式
分类号: X3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渐恶化,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时有发生,自然灾害愈演愈烈,环境问题成为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也将”生态文明”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为适应新世纪的需要,在完善我国环境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有必要将生态学的原则和理念渗透其中,对环境进行生态化管理。我国政府虽然对环境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但由于我国环境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起步较晚,当前环境管理模式的生态化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环境立法不完善,未能体现当前生态化要求,缺乏生态导向,甚至存在空白、漏洞、交叉和矛盾;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在静态机构设置方面,忽视生态系统整体性特点,按行政区划条块分割,造成管理职能重复、政出多门;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在动态运行方面背离生态化诉求,协调机制运作不良,地方政府重经济而轻环境,政府工作人员生态化素质低,环境管理手段僵化等严重背离了环境管理的生态化方向;而公众参与程度低和企业追逐短期经济利润而罔顾长远环境利益的行为也阻碍了管理模式生态化进程。人类与自然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为了解决目前环境管理模式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应当完善我国生态化的环境管理模式。具体做法是:加强生态化环境管理立法的研究工作,完善环境立法,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在环境管理体制的静态设置上,尊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重新整合环境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责任,按照生态区合理配置管理职能;在环境管理运行机制中充分体现生态化特性,科学处理各类生态关系,引入绿色政绩考核机制、完善环境责任追究制,从而实现政府工作的生态化转向,合理运用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等多种管理手段,促使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此外,在政府的引导下,鼓励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环境管理,提高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保障公众参与的相关权利,实现对政府的有效监督,重新定位企业角色,使生态化要求深入到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使企业成为环境保护的助力。实现环境管理模式的生态化,使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更符合客观规律,大大减少管理过程中来自自然的阻力,最终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1 绪论  9-13
  1.1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  9-10
  1.2 生态化环境管理模式研究现状  10-11
  1.3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安排  11-13
2 生态化的环境管理模式概述  13-21
  2.1 生态化环境管理模式的内涵  13-17
    2.1.1 环境和环境管理  13-14
    2.1.2 "生态化"具体内涵  14-15
    2.1.3 生态化的环境管理模式  15-17
  2.2 生态文明背景下完善我国生态化环境管理模式  17-21
    2.2.1 生态文明的提出  17
    2.2.2 生态文明的特点  17-19
    2.2.3 生态化环境管理模式和生态文明的关系  19-21
3 我国现行环境管理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21-39
  3.1 我国现行环境管理模式概述  21-23
    3.1.1 我国当前的环境现状  21
    3.1.2 我国现行环境管理模式现状  21-23
  3.2 我国环境管理法律体系的生态特性较低  23-25
    3.2.1 环境立法理念未重视生态诉求  23
    3.2.2 环境法的法律地位较低,难以为生态化管理模式保驾护航  23-24
    3.2.3 环境立法不能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  24-25
    3.2.4 环境立法其它不尽合理之处  25
  3.3 我国政府的生态管理效用评析  25-32
    3.3.1 环境管理行政机构的设置割裂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26-28
    3.3.2 环境行政管理运行机制忽视生态导向  28-32
  3.4 我国政府外主体在环境管理中的效用评析  32-39
    3.4.1 公众参与流于形式  32-36
    3.4.2 企业的生态化认识有待提升  36-39
4 完善我国生态化环境管理模式  39-53
  4.1 完善和协调环境管理立法  39-40
    4.1.1 在环境管理立法中加强生态元素  39
    4.1.2 提高环境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39-40
    4.1.3 完善相关立法实现对生态环境的全面保护  40
  4.2 科学设置环境行政管理机构  40-47
    4.2.1 重新定位政府角色,提倡服务行政、绿色行政  40
    4.2.2 设置国家环境管理机构应遵循生态化要求  40-43
    4.2.3 环境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的生态化  43-47
  4.3 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实现生态化环境管理的终极目标  47-53
    4.3.1 重视政府在环境管理的主导作用  47-48
    4.3.2 提高公众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  48-52
    4.3.3 企业在环境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52-53
结论  53-55
参考文献  55-61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61-63
致谢  63

相似论文

  1.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2. 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X24
  3.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X2
  4.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哲学思考,G641
  5. 由“两个和解”到“两型社会”,D61
  6.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811
  7.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生态化,X321
  8. 主体功能区管理环境法问题研究,D922.68
  9.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A811
  10. 低碳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研究,X2
  11. Y食品企业多体系管理的研究,F426.82
  12. 中学生态文明教育研究,G631
  13. 技术创新生态化的经济政策支撑,X196
  14. 初中化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渗透,G633.8
  15.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途径现实选择,X22
  16. 丽水污染企业环境应急监测平台的研究,TP311.52
  17. 基于生态文明的天津市产业结构优化模式研究,F205
  18.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低碳经济政策创新研究,F205
  19. 基于ERM的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设计及应用,X196
  20. 我国环境不公问题的类型学研究,X321
  21. 基于生态安全的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X37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保护管理 >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