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研究和实践
作 者: 刘旭光
导 师: 蔡敏; 冯明库
学 校: 华南理工大学
专 业: 集成电路工程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并网 最大功率的跟踪 逆变器
分类号: TM6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9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洁净无污染、可持续利用的特点,已开始广阔应用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逐渐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光伏发电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光伏组件价格的不断降低和光伏技术的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逐渐由现在的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过渡。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讨论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种类、结构和并网标准,深入地研究了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中的核心器件——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方法,设计了一个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逆变控制器。针对众多适用于光伏并网的逆变器拓扑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确定了一台光伏并网逆变器的主电路参数,在分析光伏阵列特性的基础上,比较了几种常用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MPPT)控制方法,采用电导增量法对并网逆变器输出电流进行控制,并对改算法进行了改进,效果明显。将该控制算法应用在基于Boost电路建模的光伏发电控制电路系统,实现了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的跟踪。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而迅速跟踪最大功率点,从而提高了系统利用率和稳定了输出电压。研制了一台基于DSP控制芯片的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试验样机,并编写了控制软件。该逆变器满载功率为1kw、并网电压为220V,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绪论 10-19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10-13 1.1.1 当今世界的能源形势 10-11 1.1.2 太阳能资源 11-12 1.1.3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优点 12-13 1.2 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13-15 1.2.1 国外光伏产业现状及前景 13-14 1.2.2 国内光伏产业现状及前景 14-15 1.3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概述 15-17 1.3.1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组成 15-16 1.3.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优缺点 16 1.3.3 光伏发电系统对于并网逆变器的要求 16-17 1.3.4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发展趋势 17 1.4 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17-19 第二章 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的总体设计及工作原理 19-26 2.1 系统的总体设计 19-20 2.2 逆变器的拓扑分类 20-21 2.3 逆变器的回路方式 21-23 2.4 系统的总体方案 23-25 2.5 本章小结 25-26 第三章 光伏并网逆变器主电路研究 26-33 3.1 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 26 3.2 Boost 升压电路分析 26-30 3.2.1 Boost 升压电路基本工作原理 26-27 3.2.2 储能电感工况分析 27-28 3.2.3 输入滤波电容工况分析 28-29 3.2.4 输出滤波电容工况分析 29-30 3.3 全桥逆变电路分析 30-32 3.3.1 主电路基本工作原理 30-31 3.3.2 并网逆波电感工况分析 31-32 3.4 本章小结 32-33 第四章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仿真平台研究 33-41 4.1 光伏阵列的仿真模型研究 33-38 4.1.1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33-36 4.1.2 基于物理机制的光伏阵列仿真模型 36-38 4.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模型及实现 38-40 4.2.1 子电路控制模型 38-39 4.2.2 DLL 方式的控制模块 39-40 4.3 本章小结 40-41 第五章 太阳能电池特性及其最大功率跟踪的研究 41-58 5.1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以及工作特性 41-44 5.1.1 太阳能电池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41-42 5.1.2 光伏电池的 Simulink 仿真 42-44 5.2 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控制策略 44-49 5.2.1 最大功率点跟踪的基本原理 44-45 5.2.2 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的方法 45-49 5.3 应用于单级式光伏并网系统的改进 MPPT 方法研究 49-55 5.3.1 单级式光伏并网系统的组成 49 5.3.2 定步长电导增量法所存在的问题 49-53 5.3.3 改进的电导增量法 53-55 5.4 基于 BOOST 升压电路的 MPPT 方法研究 55-57 5.5 本章小结 57-58 第六章 光伏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研制 58-71 6.1 系统的性能指标 58 6.2 主电路参数的设计 58-65 6.2.1 DC-DC 部分主电路设计 59-62 6.2.2 DC-AC 部分主电路设计 62-65 6.2.3 主电路的系统原理图 65 6.3 系统控制模块 65-68 6.3.1 采用 DSP 作为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核心芯片 65-67 6.3.2 TMS320LF2812 控制板 67 6.3.3 CPLD 接口电路 67-68 6.4 部分实验波形 68-71 总结 71-72 参考文献 72-76 致谢 76-77 附件 77
|
相似论文
- 太阳能光合生物连续制氢系统的火用分析研究,TQ116.2
- 太阳能驱动A~2/O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X703
- 吡啶类金属配合物电子光谱和氧化还原性质的理论研究,O627
- SPWM逆变器的重复控制方法研究,TM464
- 近红外量子点荧光集光太阳能光伏器件的制作和性能,TM914.4
- 磁控溅射制备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TM914.4
- 基于热管理器的太阳能加热高效制取沼气系统的设计与分析,TK51
- 太阳能溶液除湿蒸发制冷系统中的主要过程研究,TB66
- 太阳能辅助多功能热泵实验研究,TU831.4
- 太阳能冷热暖三联供热泵机组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TK511.2
- 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法律保障制度研究,D922.67
-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研究,TM615
- 基于级联多电平逆变器光伏并网系统的研究,TM464
- 基于DSP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TM615
- 5KW单相光伏逆变器的设计与研究,TM464
- 太阳能辅助动力汽车驱动系统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U469.721
- 独立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TM615
- 光伏并网功率调节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TM615
-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机的运行特性仿真与控制系统研制,TB651
- 基于理想误差动态的逆变器重复控制,TM464
- 平板型CPC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的实验研究,TM91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发电、发电厂 > 各种发电 > 太阳能发电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