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多菌灵降解菌的包埋及其降解性能的研究

作 者: 窦晶晶
导 师: 冯贵颖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环境工程
关键词: 多菌灵 降解菌 包埋条件优化 降解特性
分类号: X17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一直广泛应用于防治各种作物的病害。大量连续的使用多菌灵,使得许多植物病原菌产生了抗药性。微生物修复技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能力,把大分子有机污染物转化为小分子无机物,不产生二次污染,同时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但微生物对不利环境抵抗力较低,采用包埋法有利于缩短处理所需的时间,提高微生物的降解效果。本研究对两株多菌灵高效降解细菌进行包埋条件的研究,并进一步分别探讨了两株降解菌的包埋后的物理性质和降解条件。本研究所得的结论如下:⑴产碱菌属SA包埋的最佳条件为:SA浓度2%、CaCl2浓度4%,反应时间24小时;PVA包埋的最佳条件为:PVA浓度10%、CaCl2浓度3%,反应时间24小时。⑵红平红球菌SA包埋的最佳条件为:SA浓度3%、CaCl2浓度3%,反应时间24小时;PVA包埋的最佳条件为:PVA浓度10%、CaCl2浓度3%,反应时间24小时。⑶在包埋剂浓度、CaCl2浓度和反应时间三个因素中,反应时间是对固定化小球对多菌灵的去除率影响最大的因素,其次是包埋剂浓度,影响最小的是CaCl2浓度。⑷产碱菌属多菌灵降解菌最适温度为30℃,游离菌的多菌灵降解率为63.6%,SA包菌小球的多菌灵降解率为81.5%,PVA包菌小球的多菌灵降解率为73.3%。反应体系的最佳pH为6,此时游离菌的多菌灵去除率为52.5%,SA包菌小球的多菌灵去除率为76.8%,PVA包菌小球的多菌灵去除率为78.9%。确定多菌灵去除率最高的2:10为最佳接种量。在最佳接种量下,SA包埋的多菌灵去除率为75.8%;PVA包埋法多菌灵去除率为78.1%。当多菌灵浓度为100mg/L时,游离菌对多菌灵的降解率为91%,SA包菌小球和PVA包菌小球可以将此浓度以下的多菌灵完全降解。最佳活化时间为48h时。在此条件下,SA包菌小球的多菌灵去除率为78.2%,PVA包菌小球的多菌灵去除率为80.3%。⑸红平红球多菌灵降解菌最适温度为30℃,游离菌的多菌灵降解率为62.7%,SA包菌小球的多菌灵降解率为82.8%,PVA包菌小球的多菌灵降解率为87.1%。反应体系的最佳pH为6.5,此时游离菌的多菌灵去除率为56.1%,SA包菌小球的多菌灵去除率为76.7%,PVA包菌小球的多菌灵去除率为78.2%。确定多菌灵去除率最高的2:10为最佳接种量。在最佳接种量下,SA包埋的多菌灵去除率为83.4%;PVA包埋法多菌灵去除率为78%。当多菌灵浓度为150mg/L时,游离菌对多菌灵的降解率为93.4%,SA包菌小球对多菌灵的降解率为97.5%,PVA包菌小球对多菌灵的降解率为98.2%。最佳活化时间为48h时。在此条件下,SA包菌小球的多菌灵去除率为80.2%,PVA包菌小球的多菌灵去除率为83.1%。⑹产碱菌属多菌灵降解菌与红平红球多菌灵降解菌都是细菌,外界条件对两种细菌的影响呈现相似的规律,两种包埋方法对其影响也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第一章 综述  11-25
  1.1 多菌灵简介  11-13
    1.1.1 多菌灵的物理性质  11
    1.1.2 多菌灵的应用  11-12
    1.1.3 多菌灵的毒性作用  12-13
    1.1.4 陕西蔬菜产区多菌灵污染的调查情况  13
  1.2 多菌灵的微生物降解现状  13-15
    1.2.1 微生物降解反应类型  13
    1.2.2 国内外多菌灵降解菌的研究进展  13-15
    1.2.3 多菌灵降解研究存在的问题  15
  1.3 固定化技术简介  15-23
    1.3.1 微生物固定化机理  15-16
    1.3.2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分类  16-17
    1.3.3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特征  17
    1.3.4 固定化微生物的载体选择  17-18
    1.3.5 固定化微生物的生理变化  18
    1.3.6 环境因素对固定化微生物的影响  18-19
    1.3.7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应用  19-23
    1.3.8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  23
  1.4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23-25
    1.4.1 研究意义  23-24
    1.4.2 研究内容  24-25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5-32
  2.1 试验材料  25-26
    2.1.1 试验菌株  25
    2.1.2 培养基配方  25
    2.1.3 试验仪器  25
    2.1.4 试验材料  25-26
  2.2 微生物固定化条件的确定  26-29
    2.2.1 固定化方法及其载体的选择  26
    2.2.2 SA 包埋法  26-27
    2.2.3 PVA 包埋法  27-28
    2.2.4 固定化小球的成型方法  28-29
    2.2.5 包埋菌液的制备  29
    2.2.6 包埋菌液的活化  29
  2.3 测定项目  29-30
    2.3.1 包埋小球物理性质的测定  29
    2.3.2 包菌小球最适降解条件的测定  29-30
  2.4 测定方法  30-32
    2.4.1 多菌灵含量的测定  30-31
    2.4.2 菌液浓度的测定  31
    2.4.3 pH 的测定  31-32
第三章 包埋条件的确定  32-40
  3.1 SA 包埋条件确定  32-35
    3.1.1 产碱菌属菌株的SA 包埋条件确定  32-33
    3.1.2 红平红球菌菌株的SA 包埋条件确定  33-34
    3.1.3 SA 包埋影响因素比较  34-35
  3.2 PVA 包埋条件确定  35-38
    3.2.1 产碱菌属菌株的PVA 包埋条件确定  36-37
    3.2.2 红平红球菌菌株的PVA 包埋条件确定  37-38
    3.2.3 PVA 包埋影响因素比较  38
  3.3 本章小结  38-40
第四章 包埋小球的物理性能  40-44
  4.1 弹性系数  40
  4.2 包菌小球直径  40
  4.3 包菌小球密度  40-41
  4.4 传质性能  41
  4.5 包菌小球破碎率  41
  4.6 扫描电镜观察  41-44
第五章 产碱菌属包埋小球最适降解条件研究  44-49
  5.1 温度对产碱菌属包埋小球降解多菌灵的影响  44
  5.2 pH 对产碱菌属包埋小球降解多菌灵的影响  44-45
  5.3 接种量对产碱菌属包埋小球降解多菌灵的影响  45-47
  5.4 初始浓度对产碱菌属包埋小球降解多菌灵的影响  47
  5.5 活化时间对产碱菌属包埋小球降解多菌灵的影响  47-48
  5.6 本章小结  48-49
第六章 红平红球菌包埋小球最适降解条件研究  49-53
  6.1 温度对红平红球菌包埋小球降解多菌灵的影响  49
  6.2 pH 对红平红球菌包埋小球降解多菌灵的影响  49-50
  6.3 接种量对红平红球菌包埋小球降解多菌灵的影响  50-51
  6.4 初始浓度对红平红球菌包埋小球降解多菌灵的影响  51-52
  6.5 活化时间对红平红球菌包埋小球降解多菌灵的影响  52
  6.6 本章小结  52-53
第七章 结论  53-55
参考文献  55-59
致谢  59-60
作者简介  60

相似论文

  1. 乙草胺降解株Y3B-1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X172
  2. 稻飞虱肠道细菌多样性分析,S435.112.3
  3. 多菌灵降解菌的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及多菌灵水解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研究,X172
  4. 草除灵高效降解菌的分离鉴定、降解特性及降解途径的研究,X172
  5. 产表面活性剂的石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X172
  6. 江苏省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抗药性监测及防治研究,S435.654
  7. 畜禽屠宰血液混合菌种液态发酵的研究,S816.4
  8. 生物催化/光催化联合降解毒死蜱的研究,X592
  9. 复混肥中缩二脲对作物毒害的临界值与缩二脲降解菌的研究,S143
  10. 三氯卡班的毒理研究及其降解菌的分离鉴定,X172
  11. 五氯酚降解菌的驯化、筛选及其降解性能的研究,R114
  12. 高效油脂降解菌剂构建与效果研究,X703
  13. 作物秸秆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与筛选,S216.2
  14. 间苯二甲腈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其降解机理的研究,X172
  15. 降解胺苯磺隆的土壤真菌的分离与鉴定,S154.3
  16. 钻井废弃液中污染物组成及降解微生物群落多样性,X172
  17. 二甲基甲酰胺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其降解途径的研究,X172
  18. 固定化微生物对原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X53
  19. 畜禽养殖污水中高效氨氮降解菌的分离、纯化及污水净化剂的初步研究,X713
  20. 高效苯酚降解菌剂复配及其对含酚废水处理系统的强化,X703
  21. 筛选高效纤维素降解菌及利用秸秆发酵酒精初步研究,S38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生物学 > 环境微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