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空间句法的网络城市节点间交通需求分析

作 者: 郝宇
导 师: 王花兰
学 校: 兰州交通大学
专 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关键词: 网络城市 交通需求分析 空间句法 组团结构
分类号: U491.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3年
下 载: 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国内外研究现状表明,网络城市是城市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根据多中心对等结构网络城市的特点进行对交通需求分析预测,合理优化和布局交通线网是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当务之急。研究网络城市交通系统的理论基础、需求及供给的层次、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互动关系,对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指导意义。论文首先从城市发展演变规律分析入手,明确了未来城市正从单中心的中心地经济扩散型向着多中心的对等结构网络型发展变化,发展模式正从中心地域对城市周边地域的经济拉动,转变为不具备明显主导作用的多个组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发展模式;研究了城市交通系统和城市形态互动关系,提出了网络城市组团间的交通供给水平是支持网络城市节点间实体物质流动的基础,也是维系网络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从空间角度阐述了网络城市交通需求产生的机理,对网络城市交通需求的特征及交通模式进行了分析,为从空间角度进行交通需求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借鉴空间句法研究空间与空间相互关系的方法,在网络城市交通需求分析中引入空间句法的思想,运用句法变量表述空间中交通流的变化和发展规律;从网络城市的空间结构对经济发展、土地利用特征、出行主体因素、组团之间的互补关系等多个方面的影响表征交通流产生的原因,分析了以空间为依托的各个要素对交通流变化的影响情况。认为空间句法相较于传统方法更适于网络城市节点间的交通需求预测。再次,定义了基于空间句法的网络城市节点间交通需求预测因子,引入了广义引力模型,建立了基于空间句法的交通量预测模型,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将交通需求因子进行排序,最后通过回归分析对模型进行标定,并对模型的含义做出解释;运用广义效用理论,建立了交通结构评价模型,并利用信息熵理论对模型进行了标定。最后,运用所建立的交通量预测模型和交通结构评价模型对西安市的交通需求做实证研究,对交通量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论证,并根据交通结构评价结果提出了西安市组团间交通发展策略。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1 绪论  10-18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0-12
    1.1.1 研究背景  10-11
    1.1.2 研究意义  11-1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5
    1.2.1 交通需求预测理论研究现状  12-14
    1.2.2 空间句法研究现状  14
    1.2.3 城市空间结构与网络城市交通系统相关研究  14-15
  1.3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15-18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5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5-18
2 网络城市节点间交通需求分析及预测的相关理论  18-43
  2.1 网络城市概念的形成  18-21
    2.1.1 城市发展演变规律  18-20
    2.1.2 网络城市的概念  20-21
  2.2 网络城市节点间交通需求的产生及特征  21-33
    2.2.1 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形态的互动关系  21-23
    2.2.2 网络城市节点间交通需求产生机理  23-26
    2.2.3 网络城市交通需求特征  26-30
    2.2.4 网络城市节点间交通模式分析  30-33
  2.3 网络城市交通需求分析相关理论基础  33-42
    2.3.1 交通出行决策与出行效用理论  33-37
    2.3.2 基于活动分析的交通行为特征分析  37-42
  2.4 本章小结  42-43
3 基于空间句法的网络城市节点间交通需求分析  43-61
  3.1 空间句法概述  43-51
    3.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43-46
    3.1.2 空间的划分与轴线分析  46-48
    3.1.3 句法变量分析  48-51
  3.2 网络城市空间结构与交通需求因素  51-53
    3.2.1 社会经济发展因素  51-52
    3.2.2 组团功能因素  52
    3.2.3 节点间交通通达性因素  52
    3.2.4 出行主体因素  52-53
  3.3 城市空间对交通需求的影响  53-60
    3.3.1 网络城市节点间交通量分析  53-59
    3.3.2 网络城市节点间交通结构分析  59-60
  3.4 本章小结  60-61
4 基于空间句法的网络城市节点间交通需求分析模型的构建  61-74
  4.1 模型建立的思路  61-62
  4.2 参数定义  62-64
    4.2.1 交通网络集成度和社会网络密度  62-63
    4.2.2 交通组团结构效能  63
    4.2.3 交通网络节点中间度和交通网络可理解度  63-64
    4.2.4 交通网络智能度  64
  4.3 模型构建  64-72
    4.3.1 网络城市节点间交通量预测模型  64-70
    4.3.2 网络城市节点间交通结构评价模型  70-72
  4.4 本章小结  72-74
5 实证研究——以西安网络城市为例  74-96
  5.1 组团划分  74-76
  5.2 交通量引力与灰色关联混合预测模型  76-89
    5.2.1 空间数据的获取  76-81
    5.2.2 交通历史数据的获取  81-83
    5.2.3 模型构建  83-86
    5.2.4 计算结果及分析  86-89
  5.3 交通结构信息熵及效用最大化理论评价模型  89-95
    5.3.1 模型建立  89-93
    5.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93-95
  5.4 本章小结  95-96
结论  96-98
致谢  98-99
参考文献  99-102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102

相似论文

  1. 基于空间句法的昆明老城区空间演变研究,TU984.113
  2. 基于空间句法分析的城市地价与合理用地结构关系研究,F224;TU984.113
  3. 黄龙镇街道空间形态及演变研究,TU-092
  4. 天津市公共交通网络复杂性研究,U491.17
  5. 基于复杂网络的城市路网抗毁性研究,U491.13
  6.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间交通疏解问题研究,U491
  7. 基于复杂网络的城市路网可靠性分析,U491.13
  8. 论近现代青岛城市街区空间结构及其历史沿革,TU984.114
  9. 网络城市的空间及场所研究,TU984.113
  10. 基于空间句法的长沙市中心城区发展研究,TU984.16
  11. 城市社区邻里隔阂及其公共治理,C912.81
  12. 基于Jordan神经网络的城市道路交通状态研究,U491
  13. 四川北路购物中心对周边社会网络的影响,F721
  14.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空间系统建构探析,TU984.113
  15. 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研究,TU984.113
  16. EOD(生态办公区)模式下的步行空间系统设计研究,TU243
  17. 基于生态与水文过程的城镇绿网构建,TU985
  18. 城市公交网络的拓扑结构和演化模型研究,U491.17
  19. 泉州城市街道空间组织及其历史沿革研究,TU984.114
  20.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突发客流传播影响分析,U239.5
  21. 基于空间句法的城市水岸景观研究,TU986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公路运输 > 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 > 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 > 交通调查与规划 > 交通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