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速侵彻混凝土弹体的动力学行为研究-计及质量损失和头形钝化

作 者: 何丽灵
导 师: 夏源明; 陈小伟
学 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专 业: 固体力学
关键词: 质量损失 头形钝化 加速度 尖长弹 高深弹 无筋混凝土
分类号: TJ410.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21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高速侵彻混凝土过程中,弹体产生明显质量损失,并形成弹头钝化,这将影响弹体的动力学行为,进而降低弹体的毁伤性能。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国际学术界和工程界就开始关注计及质量损失和头形钝化的弹体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至今仍未很好地解决。为此,本文主要研究计及质量损失和头形钝化的弹体动力学行为。研究弹体为高强合金钢的尖卵形长杆弹(以下简称尖长弹)或高速深侵彻概念弹(以下简称高深弹),相应的靶体为半无限无筋混凝土靶。弹体撞击速度一般在1500m/s以下。进一步归纳和分析尖长弹的侵彻试验结果发现,在试验速度范围内,弹体质量损失与初始动能成正比,比例系数随靶中骨料莫氏硬度增加而增加。对比侵彻试验前后的尖长弹形状发现,侵彻后弹头形状仍可近似为尖卵形,仅对应CRH值减小,而弹头形状仍在原形与半球形之间。根据对侵彻后弹头形状的描述,建立了弹体质量损失与侵彻前后弹头形状的定量关系,由此可通过侵彻前后弹头形状预测弹体总质量损失,或通过弹体总质量损失预测侵彻后弹头形状。在Jones模型中计及靶中骨料莫氏硬度的影响,建立弹体总质量损失的表征模型。该模型并未计入侵彻过程中弹体的质量和形状改变,它仅与6个参数相关:弹体初始的撞击速度、弹头CRH值、单位质量弹材熔化热、靶密度、无约束抗压强度和靶中骨料莫氏硬度。这些参数均可在侵彻试验之前预测或测量,因此模型可预测弹体总质量损失。对模型中参数开展敏感性分析发现,混凝土靶密度变化对弹体相对质量损失影响可忽略;靶中骨料莫氏硬度、弹头CRH值和靶无约束抗压强度对弹体相对质量损失的影响递减;在深侵彻弹体的实际取值范围内,靶无约束抗压强度对弹体相对质量损失的影响最大。假设在侵彻过程中,弹头形状始终保持为尖卵形,仅对应CRH值不断减小,并推广使用预测弹体总质量损失的表征模型于侵彻过程中任意时刻,建立同时模拟弹体质量损失、头形钝化和动力学行为的增量模型。弹体加速度时间历程、侵彻后弹头CRH值和弹体总质量损失的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弹体加速度的增量模型预测结果与理想刚性弹的分析结果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即增量计算所得弹体加速度绝对值在隧道段可能出现明显上升。进一步分析发现弹体加速度曲线形状随各参数的变化趋势与质量损失和头形钝化一致,弹体质量损失和头形钝化将改变加速度的曲线形状。基于能量守恒建立单位面积弹体上摩擦功率的表征模型,将其代入Jones模型,并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离散弹体侵彻过程,利用弹体表面回退,建立同时模拟弹体质量损失、头形钝化和动力学行为的数值模型。该模型不依赖于假设的弹体头形钝化规律。侵彻后弹形、弹体侵彻深度和质量损失的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弹头表层包附高强难熔金属材料,或采用适当设计的梯度材料制作弹头,均可减小弹头钝化,提高弹体侵彻深度。最后开展了高深弹正侵彻混凝土的实验研究。弹体质量约1.83kg,撞击速度在1130m/s-1650m/s之间。与尖长弹仅弹头形成质量损失不同,高深弹壳体段和头部均有明显质量损失。对侵彻后弹体开展金相分析发现,弹靶相互作用是弹体表面产生高温热影响区的主要原因,热影响区与弹体质量损失模式存在必然的关联。同时发现绝热剪切带是质量损失的又一模式,对弹体质量损失有一定影响;非对称分布的绝热剪切带还可能引起弹尖非对称磨蚀,导致弹体侵彻性能下降。综合分析弹体质量损失的试验结果发现,弹体总质量损失、头部和壳体质量损失均与初始动能成正比,并建立了预测侵彻后弹体形状的表征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全文目录


致谢  5-7
摘要  7-9
ABSTRACT  9-14
第1章 绪论  14-30
  1.1 引言  14-15
  1.2 尖长弹侵彻混凝土靶的试验  15-18
    1.2.1 侵彻实验技术概述  15-16
    1.2.2 一些重要的试验结果  16-18
  1.3 弹体问题的研究进展  18-25
    1.3.1 理想刚性弹假设下低速的弹体问题  18-21
    1.3.2 计及质量损失和头形钝化的高速弹体问题  21-25
  1.4 尖长弹质量损失和头形钝化的数值模拟  25-28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28-30
第2章 尖长弹质量损失及侵彻后形状的初步分析  30-42
  2.1 典型的侵彻试验  30-31
  2.2 影响弹体质量损失的主要参数  31-33
  2.3 侵彻后弹头形状的定量描述  33-37
  2.4 弹体头部的相对质量损失  37-40
  2.5 本章小结  40-42
第3章 尖长弹质量损失的参数分析  42-54
  3.1 预测弹体质量损失的表征模型  42-50
    3.1.1 质量损失及头形钝化对弹体侵彻深度的影响  42-45
    3.1.2 质量损失的表征模型  45-50
  3.2 质量损失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50-52
  3.3 本章小结  52-54
第4章 计及质量损失与头形钝化的尖长弹侵彻运动分析(一)  54-68
  4.1 增量模型  54-59
    4.1.1 模型的建立  54-58
    4.1.2 模型的校核  58-59
  4.2 表征弹体侵彻运动的特征量的增量模型预测结果  59-62
  4.3 加速度曲线的初步分析  62-63
  4.4 隧道段加速度绝对值上升的充分条件  63-65
  4.5 加速度的参数分析  65-66
  4.6 本章小结  66-68
第5章 计及质量损失与头形钝化的尖长弹侵彻运动分析(二)  68-84
  5.1 引言  68
  5.2 弹体表面回退位移的表征模型  68-71
    5.2.1 摩擦功  68-70
    5.2.2 回退位移  70-71
  5.3 数值模型  71-76
    5.3.1 计算时间步长  72-73
    5.3.2 弹体的质量损失、头形钝化与动力学行为的表征  73-76
  5.4 数值模型的校核  76-81
    5.4.1 弹体形状演化的描述  76-77
    5.4.2 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77-81
  5.5 弹材分布对弹体的头形钝化和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81-83
    5.5.1 在弹头表面包附难熔金属层  81-82
    5.5.2 采用梯度材料制作弹头  82-83
  5.6 本章小结  83-84
第6章 高深弹质量损失及头形钝化的实验研究  84-100
  6.1 引言  84-85
  6.2 试验测试  85-89
    6.2.1 实验概述  85-86
    6.2.2 试验结果  86
    6.2.3 侵彻后弹体形状变化分析  86-89
  6.3 侵彻后剩余弹体的金相观察  89-94
    6.3.1 高温热影响区  89-91
    6.3.2 绝热剪切带  91-94
  6.4 弹体质量损失及侵彻后弹体形状的表征模型  94-97
  6.5 本章小结  97-100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100-104
  7.1 本文工作总结  100-102
  7.2 工作展望  102-104
参考文献  104-114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114-115

相似论文

  1. 惯导平台测试方法与参数辨识研究,V249.322
  2. 角加速度控制系统设计研究,TP273
  3. 加工型服装企业质量损失成本源诊断研究,TS941.8
  4. MEMS加速度计温度场及残余应力模型研究,TH824.4
  5. 多梁支撑圆盘电容式微加速度计测控系统的研究,TH824.4
  6. 基于不完美生产过程的控制图与经济生产批量联合设计,F273
  7. 六轴静电悬浮微加速度计的设计及系统级仿真,TH824.4
  8. 基于SD卡技术的PPG传感器设计,TP212
  9. 六轴静电悬浮微加速度计的控制系统研究,TH824.4
  10. 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的刚架拱桥加固效果评价研究,U441.3
  11. 通机产品售后质量损失预测方法及支持系统研究与应用,TH186
  12. 新型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研究,TP212
  13. 天津空港加工区蒸汽管网仿真,TU995.3
  14. 基于ANSYS的ZW墙体静力性能分析,TU398.2
  15. 火炮外弹道测量及修正技术研究,TJ012.36
  16. 星载硅微静电加速度计的设计与噪声分析,TH824.4
  17. MEMS光纤加速度传感器理论研究,TP212.14
  18. 精益生产在S企业的应用研究,F273
  19. 基于MEMS的地震检波器研究与设计,P631.43
  20.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性能劣化的评价及研究,TU528
  21. 高温后纤维矿渣微粉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TU52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武器工业 > 弹药、引信、火工品 > 弹药 > 一般性问题 > 测试技术与设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