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激励机制的对等网络流量控制研究

作 者: 黄端
导 师: 洪锋;郭忠文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关键词: 对等网络 流量控制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激励机制
分类号: TP393.0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对等网络(P2P)产生的流量消耗了大量网络带宽资源,对网络运行造成了巨大压力,而且P2P流量快速增长导致跨ISP域流量不断增长,增加了ISP的运营开销,因此P2P跨域流量控制问题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已有的解决方案归为三类:ISP控制方案,P2P应用控制方案以及二者合作控制方案。ISP控制方案可以利用网络全局信息,但需要特别设备从网络流量中分析出P2P流量。P2P应用控制方案提高了P2P应用的主动性,但P2P应用难以获取网络全局信息,因此具有盲目性。合作方案主要是由ISP提供相关网络信息,P2P应用依据信息进行邻居选择,使网络流量尽可能限制在同一ISP域中,但ISP公布网络信息会影响网络的安全性。本文提出了ISP和P2P应用隐式合作的策略(Hidden Coordination,HIC)。主要设计思路是:首先,设计基于积分的拓扑自适应机制,使得P2P结点优先选择积分高的结点作为邻居,这样有利于P2P网络流量的集中控制。积分的高低衡量了该结点对P2P系统贡献度,因此结点与高积分结点连接有利于提高查询和下载的效率。第二,ISP部署一个或多个结点到P2P应用中(称为隐藏协调者)。从外部看来,隐藏协调者的行为和普通结点完全一致,但它们可以利用ISP提供的网络信息实现P2P流量引导。隐藏协调者同时具有P2P cache的功能,减少了ISP域中对相同内容的重复跨域请求,因此有利于P2P网络整体性能的提高。第三,为隐藏协调者设计特殊策略,使其长期保持高积分,保证其处于逻辑拓扑的中心位置,进而对大部分P2P流量起到引导作用。HIC的优势是:普通P2P结点在运行过程中完全不知道隐藏协调者的存在,甚至在完全没有隐藏协调者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隐藏协调者不向外部暴露任何网络信息,但可以完成对P2P流量的引导。论文的主要贡献:(1)深入研究和分析了现有P2P跨域流量控制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ISP和P2P应用隐式合作来实现P2P流量控制的策略。HIC可以在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的同时,有效降低P2P跨域流量,并缩短用户的下载时间,提高下载成功率,取得了ISP和P2P应用的双赢结果。(2)论文在NS-2仿真平台上实现了HIC和Gnutella协议,证明HIC策略的有效性。通过将HIC与Gnutella的仿真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说明HIC策略不仅可以较好地降低跨ISP域流量,而且能够保证并促进P2P网络的整体性能。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1 绪论  11-19
  1.1 对等网络的概述  11-15
    1.1.1 对等网络的定义  11-12
    1.1.2 对等网络的架构  12-14
    1.1.3 对等网络的应用  14-15
  1.2 对等网络跨域流量研究现状  15-17
  1.3 主要内容和主要贡献  17-18
  1.4 文章的组织结构  18-19
2 相关背景  19-32
  2.1 P2P 应用控制跨域流量策略  19-20
  2.2 P2P 缓存技术  20-21
  2.3 P2P 跨域流量合作控制策略  21-24
    2.3.1 P4P 技术简介  21-23
    2.3.2 Oracle 技术简介  23-24
  2.4 基于积分的激励机制  24-29
    2.4.1 搭便车行为的定义  24-25
    2.4.2 eMule 的积分机制  25-26
    2.4.3 Maze 的积分机制  26-29
  2.5 Gnutella 简介  29-31
  2.6 本章小结  31-32
3 HIC 的设计  32-45
  3.1 HIC 策略综述  32-33
  3.2 结点的积分策略  33-38
    3.2.1 结点的积分策略简介  33
    3.2.2 邻居列表设计  33-34
    3.2.3 基于积分的运行机制设计  34-37
    3.2.4 结点的积分策略总结与分析  37-38
  3.3 隐藏协调者的内部策略  38-44
    3.3.1 前期分析  38
    3.3.2 隐藏协调者查询热度分析策略  38-43
    3.3.3 隐藏协调者其它策略  43-44
    3.3.4 隐藏协调者原理总结  44
  3.4 本章小结  44-45
4、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45-57
  4.1 仿真平台及设计  45-47
    4.1.1 NS-2 介绍  45-46
    4.1.2 NS-2 应用层介绍  46
    4.1.3 仿真概要设计  46-47
  4.2 仿真方法  47-49
    4.2.1 网络拓扑设置  47-48
    4.2.2 运行参数和度量标准  48-49
  4.3 仿真结果及分析  49-56
    4.3.1 跨域流量百分比  49-52
    4.3.2 下载完成时间  52-54
    4.3.3 下载成功率  54-56
  4.4 本章小结  56-57
5 总结与展望  57-59
参考文献  59-62
致谢  62-63
个人简历  63
发表的学术论文  63

相似论文

  1.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2. 公共部门中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探研,F272.92
  3. K市W区普通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D630.3
  4. 关于完善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的研究,D630.3
  5.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G647.38
  6. 山东XH学院教师激励机制构建研究,G647
  7. 西安民办高校IU学院专职教师激励机制研究,G647.2
  8. 天津市人才发展现状与激励机制研究,C964.2
  9. 化工建设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F426.7
  10.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师激励机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G647.2
  11. IP网络QoS技术研究,TP393.09
  12. 青海油田劳动服务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研究,F426.22
  13. SZU公司E部销售人员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14. 中小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F276.44
  15. 某合资企业人力资本、薪酬制度的研究,F276.4
  16. 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非营利组织的员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17. 台山市村干部激励机制研究,F325.4
  18. 循环农业发展的激励机制研究,F323.22
  19. 基于Linux的流量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TP393.06
  20. 沈阳市领导干部学习的考核与激励机制研究,D262.3
  21. FS学院辅导员激励机制再设计,G641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计算机网络 > 一般性问题 > 计算机网络结构与设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