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技术的“危”“机”转换与和谐发展

作 者: 崔益铭
导 师: 李宏伟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科技哲学
关键词: 技术意志 技术的目的性 非技术的目的性 目的性共振 技术下的自由 合目的性
分类号: N0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3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技术社会中,人类不断的丢失自己的主体性,而且由于长期地被技术所决定己使自身沦落为技术的承载工具,因此,人性本身也开始丧失。人类不仅身体被技术所决定,而且心灵也被技术所改造。人类在技术的强力下从一个斗士变成了奴隶。而真正更大的问题是,一旦人类屈服于技术的强力之下,技术的发展就再也不由人了,人只能跟着技术走,而很少能改变技术的走向,这样技术到底走向何方。是有利于人类本身,还是让人类最终走向毁灭?本文通过对人与技术的辩证关系的分析从技术与艺术的目的性共振方面着手突破传统形而上学的思考方式,在技术社会中打破阻碍寻求技术与人的和谐。文章要呈现技术与艺术也就是技术与人的关系是互不为主客体的矛盾系统。而所谓的技术危机的危险与机遇就是技术与人是否被放到了这样一个矛盾体系之中。技术社会发展到今天,不能用屈从技术或是抛弃技术这种简单肤浅的认识去对待。正如人的左右脑一样,一边是技术的大脑一边是艺术的大脑,对哪个半脑的舍弃都是对一人的本质的舍弃,而技术危机的“危”与“机”就是要搁置形而上学上的危险而用新的表达模式和思考方式去抓住机遇,这对技术社会的现实发展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为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9
1. 前言  9-13
  1.1 问题的提出  9-10
  1.2 基本概念界定  10-12
  1.3 论文的基本思路  12-13
2. 技术进步中的危机  13-19
  2.1 物质膨胀危机  13-15
    2.1.1 不属人的环境危机  13-14
    2.1.2 属人的物质危机  14-15
  2.2 危机下人的主体性丧失  15-19
    2.2.1 技术强力下的伦理学难题  16-17
    2.2.2 丧失主体性的心理危机  17-19
3. 技术进步中“危”与“机”的辩证转换  19-26
  3.1 非技术手段对技术的平衡  19-23
    3.1.1 技术的逻辑自主性  19-21
    3.1.2 非技术与技术的辩证关系  21-23
  3.2 技术进步中的机遇展现  23-26
    3.2.1 非技术手段的表现  23-24
    3.2.2 技术与非技术冲突中的机遇  24-26
4. 危险与机遇并存的技术社会的和谐发展  26-32
  4.1 于技术社会中寻求自由  26-27
  4.2 技术社会中技术动力与非技术动力的共性统一  27-29
    4.2.1 技术性动力的目的性  27-28
    4.2.2 非技术性动力的目的性  28-29
  4.3 目的性共振下的和谐  29-32
参考文献  32-33
致谢  33

相似论文

  1.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F276.44
  2. CCN自由基的反应动力学研究和步进扫描的TR-FTS在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O643.1
  3. 《判断力批判》体系探微,B516.31
  4. 论行政诉讼审查标准,D915.4
  5. 马克思人生本体论研究,B01
  6. 企业技术创新的限制与自由,F273.1
  7. 技术进化的价值分析,N02
  8. 论庞德的衡平观,D909.1
  9. 论毛泽东“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A841.6
  10. 康德自然合目的性思想,B516
  11. 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F752.02
  12. 社会历史规律的主体向度,B03
  13. 目的论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目的的学说,A811
  14. 唯物史观中的规律与功能解释,B03
  15. 对可持续发展的哲学考察,X22
  16. 康德生态伦理思想研究,B82-06
  17. 微波—硫酸自由基技术处理压载水的研究,U664.9
  18.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行业效率变化的实证研究,F426.471
  19. 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未来模式,D923.41
  20.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出发和转身技术分析,G861.1

中图分类: > 自然科学总论 >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 科学的哲学原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