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爆源因素对爆破地震强度分布特征的影响研究

作 者: 张丹
导 师: 张继春
学 校: 西南交通大学
专 业: 岩土工程
关键词: 爆源因素 质点振动速度 爆破地震效应 药包群 间隔时间
分类号: TB4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4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爆破地震可导致地质灾害,破坏生态、影响人居环境,而优化爆破参数是改善爆破地震强度分布特征,避免被保护物遭到破坏重要举措。随着爆破作业环境日益复杂,控制爆破地震效应要求提高,设计与施工所依据的理论不得不相应调整,不但有其理论科学性,而且应具有技术可操作性和经济比较优越性。对爆源因素影响爆破振动速度分布特征与频率分布特征其实验研究现状与理论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及将分别由球形药包与条形药包、单药包与药包群爆破所产生的质点振动速度分布特征与频率分布特征已有研究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与爆源因素影响质点振动速度分布特征和频率分布特征相关研究存在不足,并对其评价与展望。基于爆破地震实验建立的爆源因素与爆破地震质点振动特征实验关系缺少理论论证,以及影响爆破地震强度分布特征爆源因素不够全面,从控制药量、调整药包形状及其空间状态以及药包群空间分布形式及其与被保护物相互空间关系设计爆破参数,使被保护体处于较弱的爆破震动区域,却更能控制爆破地震效应等相关研究是必要的,提出了爆源因素影响爆破地震强度分布特征研究课题。对任何炸药(同种炸药密度相同,超过极限直径),无论药量多少,其爆轰时均有其恒定的爆轰压力,却质点振动速度及其频率与炸药量存在函数单调关系。依据动量守恒,以及能量、爆炸波应力在径向和时间域上衰减规律,通过炸药爆炸激发的爆炸冲量,爆炸波能量及其应力在传播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分析,研究爆炸冲击波与膨胀气体力学行为特征,从理论上论证了爆破地震质点振动速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与炸药量和爆心距其函数单调性。通过调整药包形状,药包相对空间位置,以改变爆破地震质点振动速度在地表方位分布与梯度分布,依据岩土的粘滞性对爆破地震波传播的阻尼理论与波动学说,辅之以数值分析,研究单药包形状或者药包相对空间位置对爆破地震地表质点振动速度分布特征的影响,获得了药包的形状,爆源相对空间位置与爆破地震强度分布特征相互关系。通过调整药包群空间点阵形式、药包群点阵展布态势、药包数,以改变爆破质点振动速度分布特征,依据在不同粘性传播介质中爆破地震其波动能流衰减规律和动载形成的应力波在均质岩石介质中衰减规律及其爆破地震破坏程度取决于振动强度等因素以及波动能流密度与质点振动速度呈正相关等相关理论,研究药包群爆源因素对爆破振动速度分布特征的影响,探讨药包群同时起爆其爆破地震其波动能流主导方向及其在同方向上振动强度与爆心距相互关系,获得了药包群同时起爆地震强度分布特征,建立了药包群包络面主法线方向与地震强度分布优势方向相干性。基于动载作用下,粘性介质应变滞后于应力,并伴随着波动能量耗损,探讨爆破地震强度对起爆段数收敛的存在性;由相同段别等间隔时间起爆所产生的爆破地震波叠成的综合波谱,推导段数与爆破地震强度相干数学表达式,以及影响爆破地震强度收敛段数因素分析,论证了等分段等间隔时间爆破地震强度对起爆段数存在收敛性,以及间隔时间对收敛段数的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3
第1章 绪论  13-29
  1.1 课题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意义与工程现实意义  13-16
    1.1.1 课题的学术背景和选题依据  13-14
    1.1.2 课题理论意义与工程现实意义  14-16
  1.2 国内外爆破地震强度分布特征研究现状  16-27
    1.2.1 爆破地震强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6-23
    1.2.2 条形药包、药包群爆破地震强度分布特征研究现状  23-25
    1.2.3 评价与展望  25-27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27-29
第2章 药包量与爆破地震强度相互关系研究  29-56
  2.1 概述  29-30
  2.2 爆炸冲量与爆破地震强度相互关系分析  30-45
    2.2.1 爆炸冲量传递特征分析  30-34
    2.2.2 爆炸能与爆炸冲量相互关系分析  34-35
    2.2.3 爆炸冲量与质点振动速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相互关系分析  35-45
  2.3 炸药量与质点振动速度、频率和持续时间相互关系分析  45-47
  2.4 爆炸能释放形式与爆破地震强度相互关系分析  47-53
    2.4.1 药室壁岩性是影响爆炸能传递率重要性因素  47-48
    2.4.2 爆炸冲击波作用与气体膨胀功能比较分析  48-51
    2.4.3 爆炸冲击波作用与气体膨胀时间历程分析  51-53
  2.5 药包量与爆破地震强度相互关系实验分析  53-55
  2.6 结论  55-56
第3章 单药包爆破地表质点振动速度分布特征研究  56-77
  3.1 概述  56
  3.2 球形单药包爆破地表质点振动速度分布特征分析  56-71
    3.2.1 药包相对位置对地表质点振动速度分布特征影响分析  57-60
    3.2.2 基岩中爆破覆盖层参数对地表质点振动强度影响分析  60-68
    3.2.3 药包埋深对面波强度分布特征影响分析  68-71
  3.3 条形单药包爆破地表振动速度分布特征分析  71-76
    3.3.1 水平条形单药包爆破地表振动速度分布特征分析  71-74
    3.3.2 条形单药包布置倾角对地表振动速度分布特征影响分析  74-75
    3.3.3 实验分析  75-76
  3.4 结论  76-77
第4章 药包群同时起爆地震强度分布特征研究  77-98
  4.1 概述  77-78
  4.2 等药包量等间隔直线分布药包群同时起爆地震强度分布特征分析  78-87
    4.2.1 远区等强度曲线走向分析  78-84
    4.2.2 近区等强度曲线走向分析  84
    4.2.3 波动能流主流向分析  84-87
  4.3 爆源因素对爆破地震强度分布特征影响分析  87-93
    4.3.1 药包数对爆破地震强度分布特征影响分析  87-91
    4.3.2 药包间距对爆破质点振动速度分布特征影响分析  91-92
    4.3.3 药包大小对爆破质点振动速度分布特征影响分析  92-93
  4.4 等药包量等间距平面分布药包群同时起爆地震强度分布特征分析  93-96
  4.6 结论  96-98
第5章 分段爆破地震强度对段数收敛性研究  98-111
  5.1 概述  98-99
  5.2 分段爆破地震强度对段数收敛性理论分析  99-108
    5.2.1 变化、多循环应力-应变滞回圈能量耗损效应分析  99-103
    5.2.2 分段爆破地震强度对段数收敛存在性分析  103-108
  5.3 分段爆破地震强度与段数相互关系实验分析  108-109
  5.4 间隔时间对爆破地震强度收敛段数的影响分析  109-110
  5.5 结论  110-111
结论  111-114
致谢  114-115
参考文献  115-123
程序  123-129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29

相似论文

  1. 多自由面逐孔起爆最优微差时间的数值模拟研究,TD235
  2. 中心景观交叉口信号配时与空间组织研究,U491.23
  3. 爆破地震波叠加规律实验研究,TD235.41
  4. 时间因素影响错误记忆的实验研究,B842.3
  5. 露天矿精细爆破最优微差间隔时间模拟研究,TD235
  6. 不同间隔时间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246
  7. 信息缺失引起的错误记忆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B842.3
  8. 恒温下盐酸吗啡对丝光绿蝇幼虫的影响及法医学意义,D919
  9. 逐步延长翻身间隔时间对压疮发生的影响,R473
  10. 老年脑血管病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鼻饲间隔时间的研究,R472
  11. 汽车检测系统预维修策略的研究,U472.9
  12. 城市道路交叉口定时与感应信号控制对比研究,U491.54
  13. 不同间隔时间针刺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研究,R246
  14. 厦门海底隧道钻爆施工爆破振动规律研究,U455.6
  15. 信号交叉口左转待行区设置参数和通行能力研究,U491.23
  16. 多类型复发事件在间隔时间数据下的危险率模型,O242.1
  17. 基于复发事件间隔时间下的可加可乘危险率模型,O211.67
  18. 贝尔麻痹急性期不同针刺间隔时间对疗效的影响,R246
  19. 铁路客运专线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研究,U292.52
  20. 基于列车正点可靠性的客运专线通过能力计算研究,U292.5
  21. 不同间隔时间电针对失眠大鼠下丘脑单胺类递质和IL-1β的影响,R24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 > 爆破技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