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以阶级的名义

作 者: 颜琳
导 师: 宋剑华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红色革命叙事 阶级叙事 中国性 历史主体 话语主体 左翼文学 解放区文学
分类号: I206.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5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红色革命叙事是一个“家族”概念,它包括“左翼革命文学”、“解放区文学”、“新中国文学”等。论文着重从文化、政治、哲学、社会学和文学思潮演变等多重角度,对红色革命叙事的生成进行全面阐释。第一章运用比较的方法,着重对红色革命叙事生成的文化语境作现象学的分析,探讨了“五四”启蒙文学、日苏普罗文学、毛泽东的《讲话》对红色革命叙事生成的影响,指出“五四”启蒙文学“面向西方”又“背离西方”的中国性特质给红色革命叙事的生成孕育了一个可能性前提;“宗法”苏日普罗文学直接导致了中国左翼革命文学的发生;毛泽东《讲话》的发表全面规范整合了解放区文学,形成了红色革命叙事对五四新文学以及西方文学的文化审美形态的扬弃和超越,构筑了具有鲜明中国性的新型文学观念、形态、体式。第二章主要探讨阶级文学观的形成。首先追溯和梳理了阶级、阶级意识和阶级叙事等概念的形成,认为“阶级武器论”文学观的提出,强调了文艺作为意识形态的能动性作用,目的在于为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社会作用寻找一条恰如其分、合乎社会认同标准的自我确证之路;“党”文学观是党的文艺政策的具体实践,体现了政党伦理对文学的全面渗透,使红色革命叙事实现了从“无产阶级文艺”到“农民文艺”的重心转移;同时指出在“阶级视野下”的“阶级斗争”表达,完全成了红色革命叙事的本质化和逻辑化叙事;而集团主义对个体意识的僭越与压抑致使个人主义以及个性解放主题很少有理直气壮地出现在红色革命叙事的版图之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异化和遗憾。第三章着重探讨了红色革命叙事中的“历史主体”形象的建构。指出历史主体的塑造是阶级叙事建构的支撑点。作为历史主体的工农大众,其实是通过知识人命名得以实现的,他们通过想象性地表达工农大众在革命中的主体地位,来揭示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独特性——农民群体作为革命主体现实存在的合理性。其一,运用罗尔斯的正义伦理原则,指出工农大众是左翼作家建构与虚拟的正义伦理载体。其二,指出解放区文学的“新人”是一种意识形态和政治实践理性的独特编码,它体现了党的主体权威;“新人”形象塑造源自于作家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真理终极性的信奉和五四启蒙理想的赓续,是作家的阶级文学观创作理念的体现和营造一种负债意识的政治需要。其三,指出工农大众作为“历史主体”形象在建构中始终是被建构者而非建构者,在这个意义上,赵树理的超出阶级视野下的“农民化”叙事就具有了深远的历史存在意义。第四章着重探讨了叙述主体的身份认同。认为左翼作家作为话语主体试图通过“期望中的历史主体”的塑造和“革命+恋爱”小说模式来确认自己的话语地位;认为否定五四个性主义思想与左翼作家过分迷恋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优越性以及他们对自我的认知有关;根据葛兰西传统知识分子和有机知识分子理论,分析了解放区作家成为红色歌者的转换过程和深层原因。其中指出:第一,通过“洗心”和“结合”等教化与强制的规驯机制与方式,促使知识分子有机化身份的形成;第二,“红色歌者”的身份认同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文人内在的真理性道德认知和“圣地”情结的结果;第三,体现了知识分子自我“增势”的意图,即意在纠补作为文人在全民族抗战形势下束手无策而心理失衡的无奈现实。第四,“公家人”的身份使得延安文人不得不依附于体制,故作家的被规训和文学的被改造,其实是作家与政党政治共谋的结果。第五章主要探讨了红色革命叙事的美学成规。泛阶级化的叙事图式和农民狂欢化的表达范式,实际上是“农民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化,远离了真正的农民写作;集体写作作为组织化的文学生产方式,是保证党的权威话语强行渗入到文艺创作中的最佳“民主”方式,也是“作者”人格成为社会人与阶级人格的有力保障。实际上昭示了党的权威意识形态控制下文学写作的性质以及文学写作的政党化倾向。本文认为,红色革命叙事最大特点在于阶级性政治品格,文学并非其终极性追求。因此提出了中国文学发展应该廓清文学的政治性、现代性和超越性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11
绪论  11-23
第一章 东洋、西洋、俄罗斯与中国化—红色革命叙事的发生学现象考察  23-71
  第一节 “西化”想象与五四启蒙文学  26-51
  第二节 “宗法”日苏与左翼阶级文学  51-61
  第三节 《讲话》规范与解放区“党”的文学  61-71
第二章 阶级理性的现代诉求—红色革命叙事的逻辑衍化过程  71-121
  第一节 阶级、阶级意识与阶级叙事  71-85
  第二节 “阶级武器论”与“党”文学观  85-110
  第三节 反个人主义:阶级理性的深度与吊诡  110-121
第三章 历史主体:期待视野中的“工农大众”塑造  121-193
  第一节 主体定位:从“大众”到“工农兵”  121-135
  第二节 大众:正义伦理载体的建构与虚拟  135-164
  第三节 新人:政党话语的权威代言  164-180
  第四节 还原农民:赵树理“农民化”叙事意义考察  180-193
第四章 红色歌者:叙述主体的身份认同  193-299
  第一节 “革命智识阶级”的由来与自我指涉  194-211
  第二节 先锋与逆子(一):“自我”与“去我”的张力认同  211-228
  第三节 先锋与逆子(二):在质疑与坚守中跋涉—《八月的乡村》革命知识分子形象分析  228-236
  第四节 “脱胎换骨”:延安文人有机化身份形成  236-280
  第五节 “作家”与“革命战士”身份的交互抑制与反抑制—丁玲延安时期创作现象考察  280-299
第五章 “力与土”:红色叙事的美学成规  299-356
  第一节 力的呐喊:泛阶级化的叙事图式  300-318
  第二节 “土的艺术”:狂欢化的表达范式  318-336
  第三节 集体写作:红色组织化的文学生产方式  336-356
余论:“解放区文学”向“新中国文学”的转换  356-369
参考文献  369-377
附录  377-378
后记  378-380

相似论文

  1. 外国人学汉语话语主体观点表达形式的考察分析,H195
  2. 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叙事,I206.6
  3. 解放区文学女性形象书写,I207.42
  4. 城与人,I207.42
  5. 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研究,I206.6
  6. 论萧红小说中启蒙与民间的双重视角,I207.42
  7. 主体参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话语模式的构建,G633.41
  8. 左翼小说中的革命女性,I207.42
  9. 马克思历史主体论研究,A811
  10. 论柔石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I207.42
  11. 《文学》月刊与三十年代文学,I206.7
  12. 左翼文学与电影的性别话语研究,I206.6
  13. 《美华文学》(1995-2009)研究,I712
  14. 解读黄哲伦三部戏剧作品的中国性重建,I712
  15. 《人民日报》国庆社论的话语主体身份变迁,H15
  16. 媒介政治社会视阈下的解放区文学发展,I206.6
  17. 沈从文的创作与左翼文学的疏离与契合,I207.42
  18. 哲学视野下的科学发展观,D61
  19. 启蒙视野观照下的鲁迅和左翼文学,I206.6
  20. 城市空间视阈下左翼和新感觉派文学的疏离与融合,I206.6
  21. 马克思历史主体观研究,A811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现代文学(1919~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