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广布野豌豆荚果和种子发育动态及种子适宜收获时间的确定

作 者: 王颖
导 师: 穆春生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生态学
关键词: 广布野豌豆 不同取样时期 荚果和种子 发育动态 适时收获时间
分类号: S5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54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广布野豌豆(Vicia cracca)是多年生的豆科牧草,是中国北部的饲料作物。它是一种高品质的野生牧草,可以作为饲料、干草、青贮饲料。但由于广布野豌豆在种子收获时,存在裂荚现象,裂荚导致种子损失给种子生产带来一定的困难。提早收获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种子损失,但会造成减产及降低种子品质,收获过晚会导致种子减产。很多农艺学的方法曾被应用在实际生产中,但是这些方法很难应用到生产中或在实际生产中这些方法不能有效的抑制裂荚。因此很多研究者为了减少种子损失注重种子适宜收获时间的研究。所以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进行广布野豌豆荚果和种子的发育动态研究进而确定适宜的种子收获时间,解决广布野豌豆在种子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实验地点位于中国松嫩草地生态研究站(北纬44°45′,东经123°45′);广布野豌豆2003年种植,于2005~2007年间进行田间和室内实验。于8月初——盛花期标记完全开放的花朵,标记的花朵每3 d取样一次直到盛花后第42 d。2005~2006年进行荚果和种子的形态学特征、生理学特征和种子品质的测定;2006年收获的种子进行抗盐碱性测定;2005~2006年于种子成熟期,进行裂荚率及与裂荚相关的各项指标的测定;2007年进行种子的生理学指标及种子硬实率的测定。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取样时期广布野豌豆荚果和种子发育动态实验结果表明,荚果和种子的形态学指标,颜色和大小在种子失去绿色后(盛花后36~42 d)与其他取样时期明显不同;盛花后30~42 d种子干重和千粒重达到最大,盛花后36~42 d荚皮和种子含水量达到最小;标准发芽实验、抗衰老实验、抗冷实验结果显示盛花后33~42 d种子的发芽时间最短、种子发芽率、发芽速率、胚芽长及活力指数均达到最大值;电导率实验结果显示盛花后27~42 d种子的电导率值最小。2.不同取样时期广布野豌豆种子的抗逆实验结果显示,盛花后33~42 d种子的发芽指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速率、胚根长、活力指数显著大于其他取样时期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抗逆性以盛花后33~42 d种子的抗逆性为最佳;相同取样时期广布野豌豆种子的抗盐能力大于抗碱能力。3.不同取样时期广布野豌豆种子硬实率的测定结果显示,盛花后36 d的种子开始出现硬实现象,此时种子形态学指标和生理学指标都明显区别于其他时期种子的形态学指标和生理学指标,硬实率与种子的含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阴干后的种子盛花后24 d开始出现硬实,硬实率与种子的含水量也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4.不同取样时期广布野豌豆裂荚研究结果显示,一天当中,裂荚率从6:00~8:00及16:00~18:00为0,最大裂荚率发生在12:00~14:00。当阳光充足时,裂荚率与空气湿度和荚皮含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空气温度和荚表面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当阴天时裂荚率很小,与各因素间无相关关系。但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裂荚率与环境因素无相关性。综上所述,广布野豌豆精确的种子适宜收获时间为盛花后36~42 d。一天当中广布野豌豆种子适宜收获时间,阳光充足时为6:00~8:00及16:00~18:00,当阴天时全天都可以收获种子。荚果和种子颜色及大小是种子收获快速、准确的指标。荚皮和种子含水量相对干重和千粒重是比较精确的指标;品质及抗逆性测定实验中的发芽时间、发芽率、发芽速率、胚芽长、胚根长及活力指数等不能作为种子收获的适宜且精确的指标;电导率和积温不能作为种子收获适宜且精确的指标。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英文摘要  6-11
第一章 前言  11-27
  1.1 豆科牧草在草地生产与草地改良中的重要意义  11-13
    1.1.1 豆科牧草在草地生产中的重要性  11-12
    1.1.2 豆科牧草在改良土壤中的重要性  12-13
  1.2 种子适宜收获时间研究进展  13-16
    1.2.1 根据荚果和种子的生长发育天数确定适宜的收获时间  13-14
    1.2.2 根据荚果或种子形态学指标确定适宜的收获时间  14-15
    1.2.3 根据种子的生理指标确定适宜的收获时间  15
    1.2.4 根据种子的品质确定种子的适宜收获时间  15-16
    1.2.5 根据其他指标来确定种子的适宜收获时间  16
  1.3 不同取样时期种子抗逆性及抗逆性生理研究进展  16-22
    1.3.1 种子抗逆性研究进展  16-20
    1.3.2 植物抗逆性生理研究进展  20-22
    1.3.3 不同发育阶段种子抗逆性研究进展  22
  1.4 种子硬实研究进展  22-25
    1.4.1 硬实形成因素研究进展  23-25
    1.4.2 不同收获时间与硬实之间的关系  25
  1.5 裂荚研究进展  25-26
  1.6 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26-27
第二章 不同取样时期广布野豌豆荚果和种子的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及种子品质研究  27-43
  2.1 材料与方法  28-29
    2.1.1 试验地点  28
    2.1.2 实验材料  28
    2.1.3 取样与测定  28-29
    2.1.4 数据分析  29
  2.2 结果与分析  29-40
    2.2.1 气象数据分析  29-30
    2.2.2 荚果和种子的形态学特征  30-32
    2.2.3 荚果和种子的生理学特征  32-33
    2.2.4 种子品质  33-40
  2.3 讨论  40-42
  2.4 结论  42-43
第三章 不同取样时期广布野豌豆种子的抗逆性研究  43-72
  3.1 材料与方法  44-46
    3.1.1 实验材料  44
    3.1.2 取样与测定  44
    3.1.3 发芽实验  44
    3.1.4 实验方法  44-46
    3.1.5 统计分析  46
  3.2 结果与分析  46-67
    3.2.1 不同取样时期广布野豌豆种子萌发特性  46-58
    3.2.2 盐碱胁迫对不同取样时期广布野豌豆种子萌发期幼苗生理的影响  58-67
  3.3 讨论  67-71
  3.4 结论  71-72
第四章 不同取样时期广布野豌豆种子硬实形成研究  72-77
  4.1 材料与方法  73
    4.1.1 材料及实验地概况  73
    4.1.2 取样与测定  73
    4.1.3 数据分析  73
  4.2 结果与分析  73-75
    4.2.1 荚果和种子的形态学特征  73-74
    4.2.2 种子含水量与硬实率的关系  74-75
  4.3 讨论  75-76
  4.4 结论  76-77
第五章 不同取样时期广布野豌豆种子裂荚研究  77-83
  5.1 材料与方法  77-78
    5.1.1 材料及实验地概况  77
    5.1.2 取样与测定  77-78
    5.1.3 数据分析  78
  5.2 结果与分析  78-81
    5.2.1 裂荚率及荚果自身因素变化  78-79
    5.2.2 裂荚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分析  79-80
    5.2.3 裂荚率与荚果自身因素之间关系分析  80-81
  5.3 讨论  81-82
  5.4 结论  82-83
第六章 结论  83-84
参考文献  84-96
致谢  96-98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98

相似论文

  1. 木薯重要经济性状发育动态QTL分析,S533
  2. 柿资源单宁细胞形态、发育动态及与分类的关系,S665.2
  3.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叶片发育动态QTL及其与环境(水分)互作效应分析,S511
  4. 大豆抗倒伏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及主要农艺性状QTL定位,S565.1
  5. 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动态模拟研究,S532
  6. 小麦谷蛋白、淀粉膨胀特性等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S512.1
  7. 几个油菜雄性不育系花药败育的比较研究,S565.4
  8. 一年生黑麦草、高羊茅及杂交羊茅黑麦草抗旱性研究,S54
  9. GBSS Ⅰ基因在赖草属植物中的进化式样及系统学应用研究,S54;Q943
  10. 两型豆光敏色素基因PHYB的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S54
  11. 紫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对盐碱化草地改良效果的研究,S54
  12. 西藏牧区高产饲料作物引种及栽培与利用,S54
  13. 西藏地区燕麦与箭筈豌豆不同混播比例对牧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S54
  14. 重盐渍化弃耕地滴灌条件下芨芨草生长发育与土壤水盐分布的关系,S54
  15. 扁蓿豆和清水野生紫花苜蓿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条件的筛选,S54
  16. 百脉根离子通道蛋白POLLUX及其与翻译延伸因子EF1A相互作用的研究,S54
  17. 苦竹+牛鞭草模式中草地斑块的土壤养分动态及牧草的生长特性,S54
  18. 转禽流感血凝素基因百脉根植株的获得及筛选,S54
  19. 基于GIS和VB.net的青海省牧草种质资源数据库及其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S54
  20. 施肥和刈割对亚高寒草甸种间相互作用的影响,S54
  21. 转果聚糖合成关键酶基因多年生黑麦草获得及抗旱性的提高,S5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饲料作物、牧草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