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存在思想的一种尝试比较

作 者: 李菁
导 师: 庞学铨
学 校: 浙江大学
专 业: 外国哲学
关键词: 海德格尔 维特根斯坦 存在思想 存在学 存在 真理 言说 比较
分类号: B516.5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63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的比较是近年来国外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国内也已有一些相关的研究论文。其中“存在”、“真理”或“言说”等比较视野都有被不少涉猎。但尚未见有从该“三要素整体”视野来对它们进行比较的。“存在思想”(Denken des Seins)即“言说存在之真理”,它包括“存在”、“真理”和“言说”三“要素”。本文即是从该视野出发对二者思想所做的一种尝试比较。存在思想经历了从古希腊早期的“原始存在思想”即“涌现-逻各斯-无蔽”向“存在学”即“作为命题之正确性的真(理)-逻辑地说(命题)-现成存在者”的演历。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思想归属于“非存在学的新存在思想”,它们以非常不同、但又呈某种有趣“对撑”的方式对“存在学整体”(即“存在学之为存在学”)实现了某种深刻的超越。他们以各自的“新存在思想三要素”来分别地超越了“存在学的三要素”。我们正是从“分别”比较他们的“新存在思想的三要素”出发来“整体”比较他们的“新存在思想”的。在第1节“导言”中,我们先对本文题目及“比较”方法做了先行阐释,接着对国内外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的比较研究做了扼要述评,最后概述了本文的基本思路。在第2节,我们对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之前的存在思想史做了十分简要的勾画,其目的是为比较他们的新存在思想提供起码的背景。在简述它们之前的存在思想史后,我们特别:以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里进行的“哲学与科学的可能性之间的循环证明”作为存在学要素“逻辑地说”之范例来突出描画存在学;从马克思的“实践存在思想”来“看”一种非海德格尔式和维特根斯坦式的超越了存在学的“新存在思想”。在第3节,我们分别展示了他们新存在思想的“真理”要素,同时也即对它们进行了比较。他们都选取了“真理”要素作为各自超越旧存在学的直接突破口。海德格尔的“真理”演历如下:作为形式显示的自行-显示→Dasein的展开状态→绽出的自由→自行遮蔽着的庇护之疏敞地。而维特根斯坦的“真理”则演历为:不可说者的自行显示→生活形式的自行显示→世界图像。他们的“真理”都朝着越来越“原始”的某个方向“还原”,分别以极为不同、但又呈有趣“对撑”的方式(比如“疏敞地”和“世界图像”都具有某种“活动空间性”)超越了存在学的“作为命题之正确性的真理”,并且在更原始的地带中建基了后者。在第4节,我们比较了它们对于存在学的“存在”要素的不同超越。海德格尔对新“存在”探寻的路标如下:原始-东西→存在者的存在→存在本身(本有者-存有-Sein)。而维特根斯坦的新“存在”路标则为:不可说者→生活形式。他们的新“存在”相映成趣(比如本有者乃某种原始的“一”,生活形式则为某种原始的“多”),并且都决不再是存在学的“现成存在者”。在第5节,我们比较了他们对于新存在思想的新“言说”要素的不断追溯。海德格尔对新“言说”追溯的路径如下:Dasein的言谈→本有者之道说。维特根斯坦对新“言说”的追溯则为:7种言说方式→语言游戏。这些新“言说”都不再是存在学的命题,反而是后者所从出的某种原始语言。道说和语言游戏之间有着某种十分有趣的“对撑”关联,比如它们都具有某种“游戏性”。在第6节“结语”里,我们首先分别总结了他们的新存在思想,然后总结性地比较了它们。他们都以各自“新存在思想”的“新三要素”来全面地超越了一切“旧存在学”的“旧三要素”。他们虽然“直接”面对的是很不相同的存在学,但从更宽广的视野看来,他们面对的就是“存在学整体”或“存在学之为存在学”也即“真(理)-逻辑地说(命题)-现成存在者”。他们以各自十分不同、但又确呈某种有趣“对撑”的方式即“疏敞地-本有者-道说”和“世界图像-生活形式-语言游戏”来成就了对于“存在学整体”的深刻超越。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4
ABSTRACT  4-8
1. 导论  8-23
  1.1 题解  8-10
  1.2 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比较研究现状述评  10-18
    1.21 国外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比较研究的总体态势  10-12
    1.22 国内的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比较研究  12-15
    1.23 本文的选题意义  15-18
  1.3 本文的基本思路  18-23
    1.31 存在思想 的学位论文">存在思想的原始视野:存在-真理-言说  18-20
    1.32 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的新存在思想  20-23
2. 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之前的存在思想史  23-58
  2.1 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之前的存在思想史概述  24-41
    2.11 作为存在之真理的“一种”方式的存在思想  24-26
    2.12 早期希腊的原始存在思想  26-30
    2.13 原始存在思想向存在学的转变  30-34
    2.14 存在学向新存在思想跳跃的先行准备  34-41
  2.2 存在学之“学”──以康德“循环证明”为例  41-51
    2.21 《纯粹理性批判》中哲学与科学的可能性之间的循环证明  42-44
    2.22 康德如何运用纯粹数学和纯粹自然科学的可能性来证明其空间理论  44-47
    2.23 对该循环证明的简评  47-51
  2.3 对存在学的别一种超越──马克思的“实践存在思想”  51-58
    2.31 马克思超越存在学的特别因缘  51-52
    2.32 马克思对存在学的第一重超越  52-55
    2.33 马克思对存在学的第二重超越  55-58
3. 真理: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  58-94
  3.1 真理:海德格尔  58-77
    3.11 作为“形式显示”的“自行-显示”  59-63
    3.12 Dasein的展开状态  63-68
    3.13 作为存有之真理的“疏敞地”  68-77
  3.2 真理:维特根斯坦  77-90
    3.21 不可说者的自行显示  77-83
    3.22 世界图像  83-90
  3.3 小结  90-94
4. 存在: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  94-148
  4.1 存在:海德格尔  94-129
    4.11 原始-东西  94-99
    4.12 存在者的存在  99-107
    4.13 存有  107-116
    4.14 本有者  116-122
    4.15 (?)  122-129
  4.2 存在:维特根斯坦  129-144
    4.21 维特根斯坦的存在惊异  129-135
    4.22 不可说者  135-139
    4.23 生活形式  139-144
  4.3 小结  144-148
5. 言说: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  148-188
  5.1 言说:海德格尔  148-167
    5.11 Dasein的言谈  148-153
    5.12 本有者之道说  153-167
  5.2 言说:维特根斯坦  167-183
    5.21 7种言说方式  167-174
    5.22 语言游戏  174-183
  5.3 小结  183-188
6. 结语  188-200
  6.1 海德格尔的新存在思想  188-191
  6.2 维特根斯坦的新存在思想  191-193
  6.3 小结  193-200
主要参考文献  200-210
  一、海德格尔著述  200-202
  二、维特根斯坦著述  202
  三、海德格尔与维特根斯坦的比较研究文献  202-204
  四、其他外文文献  204-206
  五、其他中文文献  206-209
  六、工具书  209-210
致谢  210-211

相似论文

  1. 具有变截面臂架的格构式起重机结构计算分析方法研究,TH21
  2. 唐代妇女在婚姻中的地位,K242
  3.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4.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5. 初中数学新旧教材几何内容的比较研究,G633.6
  6. 不具备全局Lipschitz条件的时滞细胞神经网络的反周期解研究,TP183
  7.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新探,B521
  8. 晋江社会体育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G812.7
  9. 穗港中文报纸新闻标题语言比较研究,G213
  10. 公共档案馆社会责任研究,G270
  11. 水田秸秆还田机埋草起浆装置的试验研究,S224.29
  12. 寄主种类和人工饲养对斑痣悬茧蜂的寄生选择和子代发育的影响,S476.3
  13. 基于连锁图的QTL综合分析方法研究,S562
  14. 武汉市创业促进就业政策实施效果指标体系研究,F249.27
  15. 裴斯泰洛齐与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及比较,G40-09
  16. 中英“统计与概率”领域初中课程内容标准比较与思考,G633.6
  17. 高中数学新旧教材中“不等式”的对比研究,G633.6
  18. 高中专家教师、经验教师和职初教师的KCS个案研究,G635.1
  19. 中国大陆与台湾专业体育院校体操类课程内容的比较研究,G831
  20. 移动计算环境下故障结点检测方法研究,TP338.8
  21. 沪港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阅读部分比较研究,G633.3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欧洲哲学 > 欧洲各国哲学 > 德国哲学 > 二十世纪哲学 > 海德格尔(Heidegger,M.1889~1976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