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扬子区晚三叠世—新近纪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研究

作 者: 梁西文
导 师: 郑荣才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关键词: 中扬子 中新生代 层序地层 岩相古地理 演化 盆山耦合
分类号: P53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39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论文运用板块构造理论、沉积学理论、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贯彻“构造控盆、盆控相”的研究思路,系统开展了中扬子区沉积体系、层序岩相古地理、盆地类型、层序充填,盆山耦合关系研究,以及中新生代陆相盆地与下伏海相盆地的叠加、改造、并列的关系研究,分析海相油气保存条件单元,剖析晚期构造运动、层序充填对海相盆地成藏的建设性意义和破坏性作用,指出海相盆地有利勘探远景区。1、中新生代沉积体系研究在5条露头剖面实测的基础上,结合钻井、地震资料综合分析,划分出四种沉积体系类型即: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建立了可反映沉积体系基本特征和空间展布几何形态的沉积相类型或单元。根据晚三叠世—新近纪沉积演化特点,划分出五种沉积模式:①前陆盆地的扇三角洲—湖底扇组合的二级扇沉积模式;②前陆盆地的冲积扇—三角洲—湖底扇组合的三级扇沉积模式;③断陷型湖盆的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模式;④断陷型湖盆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模式;⑤坳陷型湖盆的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模式。2、层序划分和特征研究根据地表露头观察到的不整合面、侵蚀面和沉积间断面,结合古生物、沉积相资料及地震反射波组的上超、下超、削截,明确不整合面时空展布范围,取得如下认识:①上三叠统—新近系共划分3个一级层序、10个二级层序,21个三级层序。②上三叠统—新近系识别出8种层序界面识别标志:古风化壳、区域不整合界面、石英质砾石层、侵蚀及冲刷、较长时间的暴露及钙结壳、相序不连续及相转换面、地震剖面上反射终止现象,如上超、削截等接触关系、古气候转换面。③层序界面形成与构造运动密切相关,根据导致层序界面形成的构造运动特点,层序界面分为五种成因类型:抬升隆起侵蚀不整合、同构造期渐进不整合、造山隆升剥蚀不整合、水下侵蚀切割层序不整合、应力场的转换及古气候变化造成的不整合。④分析了中新生代层序发育控制因素,认为层序发育是构造运动、湖平面升降、沉积作用和气侯四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系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与研究选择10个二级层序体系域(即盆地扩张体系域和盆地收缩体系域),作为中新生代岩相古地理编图单元,按照“构造控盆、盆控相”思想,首次系统的编制了更具科学性、等时性、成因连续性和勘探实用性的全区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研究区晚三叠世—侏罗纪岩相古地理明显受盆地形成及发展演化制约,现有的资料表明,盆地演化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盆地形成阶段、盆地早期发展阶段、盆地晚期发展阶段、盆地萎缩阶段,不同阶段盆地充填系列特点不同。①盆地形成阶段—河流沉积充填为主,该阶段对应于晚三叠世(即Ts2、Ts3期),盆地处于初始发育阶段,研究区多为互不连通的小型盆地,沉积范围较小,盆地充填系列以河流相、沼泽相为主,湖泊沉积不发育。②盆地早期发展阶段—湖泊、三角洲、河流沉积充填,此阶段对应于早侏罗世(即Ts4期)。印支运动Ⅱ幕之后,研究区总体处于相对强烈坳陷时期,陆源区退缩,陆源碎屑供应相对匮乏,沉积区域明显扩大,出现了较多的湖泊相沉积。③盆地晚期发展阶段—河流相砂泥岩充填为主,此阶段对应于中侏罗世(即Ts5期)。燕山运动Ⅰ幕之后,研究区总体仍处于相对强烈坳陷时期,沉积范围较大,陆源碎屑供应充足,沉积厚度巨大。④盆地萎缩阶段—河流充填为主,此阶段对应于晚侏罗世(即Ts6期)。燕山运动Ⅱ幕之后,荆当盆地以及鄂东一带为隆起区,局部开始裂陷;鄂西渝东一带为坳陷区,接受沉积区域明显缩小,沉积基底强烈坳陷,沉积厚度巨大,以河流相砂泥岩充填为主,以上四个盆地演化阶段与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研究区大部分缺失)盆山耦合反映的前陆盆地三次幕式演化阶段具有较强的对应关系。研究区白垩纪—新近纪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表现为:燕山运动Ⅲ幕、Ⅳ幕,对应构造层序Ts7、Ts8沉积时期,盆地以北西向断陷作用为主,处于亚热带干旱的古气候条件,湖泊类型为宽而浅的氧化型湖泊,沉积物类型以氧化色调为主,暗色泥岩不发育,缺乏生烃能力;物源为多源(以西部为主)、近源碎屑物质,由盆缘至中心构成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氧化型滨浅湖的沉积体系。几条北西向展布断裂前缘为几个大的沉降带,缺乏统一的沉积中心。燕山运动Ⅴ幕,对应构造层序Ts9、Ts10沉积时期,发育多期断拗旋回:旋回早期以断陷作用为主,中晚期以拗陷作用为主,盆地整体上处于中亚热带半干旱干—湿交替的气候条件,湖泊类型为浅水—(半)深水的弱氧化—还原性湖泊,发育浅湖—(半)深湖沉积,暗色泥岩发育,是盆地两套主力烃源岩发育的时期;整体上以北部物源为主,也存在东北部物源。断陷期,当物源与断裂方向垂直时,受断裂的控制而发育水下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坳陷期,发育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同时,由于古地形和物源的作用,导致沉积相带在南、北两侧呈不对称分布,砂岩呈现北厚南薄的分布格局,盆地南部为统一的沉积中心。该期是江汉盆地两套主要勘探目的层—新沟咀组下段和潜江组发育的时期。喜山期,对应构造层序Ts11沉积时期,渐新世末期的喜山运动,盆地整体抬升遭受剥蚀,结束裂陷盆地发育史。新近系中新统,在区域重力均衡作用下,盆地进入缓慢的拗陷沉降期,主要的沉降中心位于潜北洼陷。主要发育河流相沉积。4、中新生代沉积演化(盆山耦合)与物质响应关系研究论文通过晚三叠世-新近纪的层序地层格架、层序岩相古地理分析、沉积物组合、岩石学特征、沉降史分析来揭示盆地构造作用过程、盆缘造山带构造作用过程及盆地沉积物质充填过程。首次系统的揭示了自印支期以来,中扬子区盆山演化过程;①早三叠世(含晚二叠世)至中三叠世记录了扬子北缘由大陆边缘盆地转变为残留海盆地,反映印支期华北(秦岭)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软碰撞,研究区碰撞未造山的过程;②晚三叠世至早白垩世(研究区部分缺失)记录前陆(磨拉石)盆地的三次幕式演化阶段,反映华北(秦岭)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早燕山期呈斜向陆、陆碰撞,前展逆冲推隆造山作用幕(脉动)式过程;研究表明造山带和前陆盆地具有很好的耦合关系,主要表现在造山带的隆升过程和盆地的沉降历史、地层的剥蚀和充填的沉积物、地层的不整合分布与造山带的迁移规律、构造沉降速率与地层堆积方式等方面均具有对应关系。概括起来,前陆盆地沉积充填特征是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和前陆盆地沉降的结果。③晚白垩世至古近纪前陆盆地改造与裂陷盆地发育阶段,构造背景发生重大变化,受到郯-庐断裂强烈活动、中国东部软流圈物质上涌以及推隆造山造成加厚的岩石圈因重力失稳等因素,形成快速均衡隆升、走滑块断隆陷构造以及一系列反转伸展断陷盆地。5、中扬子区中新生代盆地与下伏海相盆地叠加、改造、并列的关系,为我们深入认识海相油气成藏规律,分析海相盆地油气勘探前景,优选海相油气勘探区提供了依据,这一分析思路遵循:“构造控盆、盆控相”的思想,同时把层序充填的动态分析过程应用于油气勘探保存条件与勘探前景分析中。中新生代盆地与古生代盆地的叠覆关系划分为5类:①连续型覆盖;②早期暴露型覆盖;③晚期暴露型覆盖;④间断暴露型覆盖;⑤持续暴露型覆盖。根据叠覆关系,划分出四种含油气保存条件单元,即持续型、重建型(沉积重建型)、重叠型、剥蚀残余型。鄂西渝东区与秭归盆地区划分为持续型含油气保存条件单元,江汉平原南部区划分为持续型—重建型含油气保存条件单元,大洪山弧形构造带划分为重叠型含油气保存条件单元,江汉平原南部与大洪山弧形构造带之间的区域为持续型—剥蚀残留型含油气保存条件单元、湘鄂西区为剥蚀残留型含油气保存叠加单元。6、通过深入研究认为,在中扬子地区现今构造面貌复杂,海相勘探构造圈闭与成油气期不是十分配套的条件下,主要含油气领域应当是大面积稳定地块圈闭构造,古隆起周缘区,逆冲推复构造带的逆掩原地体,以及上、下构造极不协调形成的潜伏构造圈闭等。优选鄂西渝东褶皱带;秭归盆地区;古隆起周缘区,包括宜都—鹤峰复背斜的北部、当阳复向斜的南部;江汉盆地南部作为前四个层次的海相油气勘探远景区。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5
第1章 引言  15-24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  15-19
  1.2 中扬子区基础地质研究现状  19-21
  1.3 创新目标和研究思路  21-22
    1.3.1 创新目标  21-22
    1.3.2 研究思路  22
  1.4 支撑论文的主要工作量  22-23
  1.5 研究成果的主要进展和创新  23-24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4-30
  2.1 地层  24-26
  2.2 印支期以来的构造演化史  26-30
第3章 沉积体系研究  30-61
  3.1 沉积体系划分  30-35
    3.1.1 沉积相标志  30-34
    3.1.2 沉积相划分方案  34-35
  3.2 沉积体系特征  35-56
    3.2.1 冲积扇沉积体系  35-38
    3.2.2 河流沉积体系  38-45
    3.2.3 三角洲沉积体系  45-52
    3.2.4 湖泊沉积体系  52-56
  3.3 沉积模式  56-61
    3.3.1 扇三角洲—湖底扇组合的二级扇沉积模式  56-57
    3.3.2 冲积扇—三角洲—湖底扇组合的三级扇沉积模式  57-58
    3.3.3 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模式  58-59
    3.3.4 水下扇—扇三角洲—湖泊沉积模式  59-60
    3.3.5 拗陷型湖盆的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模式  60-61
第4章 层序地层特征及层序发育控制因素研究  61-100
  4.1 层序界面特征和成因类型  63-73
    4.1.1 层序界面特征  63-71
    4.1.2 层序界面的成因类型  71-73
  4.2 层序划分  73-78
    4.2.1 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73-76
    4.2.2 层序划分方案  76-78
  4.3 层序特征及对比  78-95
    4.3.1 层序Ts2的特征及对比  78-79
    4.3.2 层序Ts3的特征及对比  79-81
    4.3.3 层序Ts4的特征及对比  81-84
    4.3.4 层序Ts5的特征及对比  84-86
    4.3.5 层序Ts6的特征及对比  86-87
    4.3.6 层序Ts7特征及对比  87-89
    4.3.7 层序Ts8特征及对比  89-90
    4.3.8 层序Ts9特征及对比  90-92
    4.3.9 层序Ts10特征及对比  92-94
    4.3.10 层序Ts11特征及对比  94-95
  4.4 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  95-100
    4.4.1 湖平面变化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95-96
    4.4.2 构造活动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96-97
    4.4.3 气候因素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97-98
    4.4.4 沉积物供给对层序发育的控制  98-100
第5章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100-117
  5.1 编图思路及成图单元选择  100-101
  5.2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  101-111
    5.2.1 Ts2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101-102
    5.2.2 Ts3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102-103
    5.2.3 Ts4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103-104
    5.2.4 Ts5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104-105
    5.2.5 Ts6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105
    5.2.6 Ts7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105-106
    5.2.7 Ts8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106-107
    5.2.8 Ts9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107-108
    5.2.9 Ts10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108-111
    5.2.10 Ts11期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  111
  5.3 构造—层序岩相古地理演化规律  111-117
    5.3.1 晚三叠世—侏罗纪  111-113
    5.3.2 白垩纪—新近纪  113-117
第6章 盆山耦合关系探讨与石油地质响应  117-144
  6.1 中、新生代盆地基本特征  117-119
  6.2 盆山耦合与层序地层响应  119-128
    6.2.1 前陆盆地形成阶段  120
    6.2.2 前陆盆地幕式演化阶段  120-127
    6.2.3 伸展断陷—晚期抬升盆地阶段  127-128
  6.3 盆山耦合与碎屑岩成分及其演变  128-134
  6.4 盆山耦合与沉降史分析  134-137
    6.4.1 沉降史分析基本原理  134
    6.4.2 江汉盆地二维方向沉降史特征  134-137
  6.5 盆山耦合的动力学机制  137-138
  6.6 小结  138-139
  6.7 盆山耦合与海相盆地石油地质响应  139-144
    6.7.1 陆相盆地与海相盆地叠覆关系  139-141
    6.7.2 有利保存单元层次分析  141-142
    6.7.3 有利含油气构造带远景评价  142-144
结论  144-147
致谢  147-148
参考文献  148-175
图版说明  175-214

相似论文

  1. 基于非规则LDPC码的BICM系统优化设计,TN911.2
  2. 面向服务实体的网构软件演化模型的研究,TP311.5
  3. 碳排放演化动力系统理论及演化情景分析,X502
  4. 大连市G区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研究,D631.4
  5. 演化聚类算法及其应用研究,TP311.13
  6. 基于地球物理特征的岩相古地理研究,P618.13
  7. 中国东北地区泥盆纪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研究,P618.13
  8.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晚奥陶世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P618.13
  9. 中国东北地区早、中三叠世地层划分对比与岩相古地理研究,P531
  10. 华北地区下古生界礁滩型储层形成机制与分布规律,P618.13
  11. Feflow在地下水流模拟方面的应用,P641.8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运会理念的演化研究,G812.2
  13. 市场演化状态的判断研究,F014.3
  14. 基于博弈论的公共项目核心利益相关者研究,F224.32
  15. Skitter与Ark探测架构下AS级拓扑分析及动态核数建模,TP393.02
  16. 基于产业间竞合关系的海洋经济系统演化路径研究,F124
  17.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测试技术研究,TP311.53
  18.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组建中的政府行为研究,F224.32
  19. 基于技术路线图的产品创新过程与方法研究,F273.1
  20. 物联网环境下运营商与系统集成商合作模式研究,F224.32
  21. 江苏移动汇聚层与接入层传输网演进研究,TN929.5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 古地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