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媒介话语秩序的重构

作 者: 黄晓钟
导 师: 邱沛篁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中国媒介话语 话语权 多元分化 秩序重构
分类号: G20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157次
引 用: 8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各种媒介话语形态为考察对象,以中国整个社会加快融入世界的现实和趋势及当代国际传播格局为背景,对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中国媒介话语形态发生的多元分化现状及走向进行系统的考察,并对其主要表现形态进行系统归纳分类,对其自身演变的历史逻辑进行清理,分析其社会时代背景及媒介自身等的内外动因,发现它们所遵循的某种变革规律。本文同时将中国媒介话语这种变革规律置放于人类历史中相关领域的演进背景来考察,在更宏观的参照系中准确地透视和判断它们的未来走向。本文还通过典型案例的详细分析,凸显中国媒介话语秩序重构的不可抗拒性及其现代文明演进的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上述的分析,对有关中国媒介未来变革方向有一个更准确的判断,以对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2-3
ABSTRACT  3-7
绪论  7-25
  一、关于本文选题  7-9
  二、关于“媒介事件”  9-12
  三、中国媒介话语秩序重构的整体现状及背景勾勒  12-25
第一章 中国媒介话语重构的几个拐点  25-62
  第一节 概述  25-29
  第二节 作为变革先驱的报纸  29-42
    一、媒介“拨乱反正”的历史反思话语  29-31
    二、媒介关照现实的精英/理性思辨话语:深度报道浪潮  31-35
    三、精英话语的思维变革  35-36
    四、深度/精英话语的社会及历史渊源  36-38
    五、媒介大众话语:晚报热、副刊扩版潮与都市报浪潮  38-41
    六、报纸和新闻周刊的“公共话语”:深度话语的转型  41-42
  第二节 超越惯例的电子媒介  42-60
    一、深度话语:让通俗的图象说出思想  42-46
    二、民生话语:电视媒介话语全新维度上的结构转型  46-51
    三、公共话语:中国媒介话语转型的高端发展  51-55
    四、草根话语:横向和扁平化的e时代自主传播  55-60
  小结  60-62
第二章 历史的参照:人类社会媒介话语秩序建构的历史轨迹  62-111
  第一节 人类社会媒介话语秩序变革的历史简图  63-74
    一、语言(口传)媒介阶段:平等共享的媒介话语  64
    二、文字(手书)媒介阶段:统治/特权及社会精英的媒介话语  64-67
    三、印刷媒介阶段:社会化多元扩张的媒介话语  67-70
    四、电子媒介阶段:全球化多元互动的媒介话语  70-74
  第二节 活字印刷时代——现代世界媒介话语秩序建构的关键历程  74-100
    A 英国的开创  75-84
      一、资产阶级革命前封建王朝对媒介话语的专制控制  75
      二、出版自由思想的提出  75-77
      三、争取媒介话语权的磨难  77-78
      四、资产阶级体系内的媒介话语争夺与秩序重构  78-84
    B 法国资产阶级媒介话语秩序的完整性建构  84-87
      一、拿破仑军事独裁:严酷钳制媒介话语权的最黑暗时期  85-86
      二、《塞尔新闻法》的历史意义  86
      三、《出版自由法》:现代媒介话语新秩序的正式确立和实现  86-87
    C 美国开创媒介大众话语时代  87-100
      一、殖民时代的钳制与争取独立话语权的斗争  87-89
      二、宪法第一修正案确立的最高原则  89-90
      三、托马斯·杰斐逊的自由新闻话语思想  90-91
      四、廉价报纸:媒介大众话语的兴起与大众传播时代  91-95
      五、媒介大众话语社会化扩张与“产业化集中”  95-97
      六、纽约时报:从媒介大众话语浪潮中脱颖而出的现代精英话语  97-100
  第三节 博客——修改媒介话语规则  100-107
    一、博客冲击波的经典案例  102-106
    二、网络“自媒介”话语在重要议题上的纠错机制  106-107
  小结  107-111
第三章 媒介事件案例分析  111-153
  第一节 事件综述  112-120
    一、事件原生态  112-115
    二、地方法规——我的地盘我做主  115-116
    三、媒介事件、话语内爆与社会演进“突变论”  116-120
  第二节 有关孙志刚事件报道的媒介话语形态分析  120-153
    一、新旧媒介多元话语互动语境与公共领域建构  120-124
    二、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的高度同构和互动演化成了超越个案的全民反思  124-135
    三、媒介话语中的知识公众与典论领袖  135-140
    四、有关孙志刚事件媒介话语的传播学理分析  140-145
    五、沉重的轨迹  145-147
    六、相关媒介话语的历史链接  147-153
第四章 走向开放和文明  153-194
  第一节 中国社会阶层的结构变化对媒介话语开放的推动作用  153-155
  第二节 媒介话语的内外分化  155-158
    一、外在形态分化  155-157
    二、内在价值分化  157-158
  第三节 新媒介将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话语权并促进媒介话语整体生态的良性变革  158-165
  第四节 中国国际传播空间的媒介话语开拓: 关于“外宣”话语的变革  165-194
    一、现状概述  165-170
    二、世界体系理论  170-171
    三、国际传播的中心—边缘结构及中国在其中的媒介话语现状  171-175
    四、创新观念,走向信息开放,建构国际认同的媒介传播意识和话语机制  175-184
    五、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非赢利性国际交流基金会或协会,以多种传播及话语方式渐进地培养外界对中国的重新认识  184-190
    六、逐渐开放非官方传播资源和渠道,拓展多元和广域的国际传播话语空间  190-194
结束语  194-197
参考文献  197-207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简介  207-209
后记  209-211
四川大学博士论文研究创新自评表  211

相似论文

  1.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2. 微博:草根话语权的假象,G206
  3. 我国舆论生态的失衡与调适,G206
  4. 文化保守主义与五四新文化精神,G129
  5. 中国新闻奖通讯作品研究,G212
  6. 软权力视角下中国国际制度话语权的问题及出路,D820
  7. 论《爱玛》中女性话语权的建构,I561.074
  8. 从文人画观中国文化中的图像话语权,J205
  9. 《时代》周刊对中国形象的建构,G212
  10. 杭州市政府信息传播及其策略研究,D630
  11. 《洪水》与中期创造社,G239.2
  12. 中国博客的话语权现状研究,G206.2
  13. 中国电视剧女性形象研究,J905
  14. 明代的“妖书”“妖言”研究,K248
  15. 论博客话语权的缺失,G206
  16. 农民话语权的成长—以农民组织化为路径,D422.6
  17. 新闻博客的兴起及其对新闻传播的影响,G206
  18. 博客中“流氓”话语的文化反思,G206
  19. 试论话语权与中国的新闻媒介,G210
  20. 省级电视台民生新闻中农民话语权的缺失与重建,G222
  21. 《纽约时报》涉华消费品安全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G219.71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