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俱乐部网球运动的健身效果研究

作 者: 文镌
导 师: 陆大江
学 校: 上海体育学院
专 业: 运动人体科学
关键词: 俱乐部健身 网球运动 健身效果
分类号: G84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6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目的:俱乐部网球健身运动在现今社会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开展,参与者已经分布于不同的人群中,在我国许多大型城市里,将俱乐部网球运动作为主要健身手段的人群已逐渐增多。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55名中年男性参加28周的俱乐部网球运动,分析出有关进行网球运动后身体形态和身体机能方面的变化,以及网球运动对健身者能量消耗的影响,探索俱乐部网球运动的健身效果。同时为进一步推广网球运动成为大众健身项目和科学安排健身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数理分析法。本研究对象为上海市区55名30-50岁每周进行1-3次网球健身活动的男性市民。经询问和体检都证明这批受试者身体健康,并无任何代谢类及心血管疾病。受试者均接受过网球课程训练,拥有在标准网球场地上进行多回合击球的基本技术。研究时间为2010年5月-11月,为期28周。测试项目: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皮脂厚度、肩胛皮脂厚度、腹部皮脂厚度;身体机能:收缩压、舒张压、安静心率;运动数据:总运动步数、有效运动步数、热量消耗、脂肪消耗、移动距离;运动心率:平均心率、最大心率、最小心率、各阶段心率百分比。根据每周参加运动次数对受试者进行分组,并通过计步器等仪器对实验进行跟踪监控以及采集28周的运动数据。最后通过比较不同组别参加网球运动后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指标来分析俱乐部网球运动能够带来的健身效果。研究结果:1.经过28周的网球健身后,健身次数多组的受试者人体重平均值与次数少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健身次数多组的臀围平均值与健身次数中等和健身次数少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反映经常参加网球运动的受试者在体重、腰围、臀围大小上有显著下降的趋势。2.经过28周网球健身,健身次数多组的收缩压平均值数值与健身次数少组之间存在差异,且差异呈高度显著性(p<0.01),健身次数中等组的收缩压平均值数值比健身次数少组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健身次数组间舒张压平均值无显著性差异,但随着次数增多,舒张压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健身次数多组的安静心率平均值与健身次数中等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反映随着健身次数增多,健身者心功能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3.从28周网球健身运动数据分析的情况得出,进行网球健身的受试者周总运动步数平均值为6393步,有效步数平均值为5200步,周移动距离平均数为4.82km,周热量消耗平均值为214.29kcal,每周脂肪消耗平均值为14.41g;健身次数多组的热量消耗平均值与脂肪消耗平均值与健身次数中等组和次数少组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这反映了经常参加网球健身能大量增加日常体力活动。4.从本次实验的的结果可以看出,整个网球健身过程中的平均心率为128 b/min。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心率在120-150 b/min区间段的占全部活动时间的68.4%,运动心率在90-120 b/min区间段的占全部活动时间的25%,符合有氧运动对负荷强度的要求。研究结论:1.俱乐部网球健身有效地改善了锻炼者身体形态,体重显著下降,胸围、臀围、肩胛皮脂、腹部皮脂及上臂皮脂厚度减少。2.俱乐部网球运动使健身者收缩压、安静心率显著下降,对提高了心功能水平产生了良好的效果。3.28周俱乐部网球健身,周锻炼2次以上组运动总步数、有效步数、移动距离、热能消耗、脂肪燃烧等指标均高于锻炼次数少组,且健身效果良好,表明每周锻炼3次者效果好于锻炼1-2次者。4.45分钟的俱乐部网球运动,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均符合并达到了有氧健身效果的要求,适合中年男性日常运动健身。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6
Abstract  6-10
1 前言  10-11
2 文献综述  11-16
  2.1 有氧运动的健身效果  11
  2.2 网球运动  11
  2.3 俱乐部网球健身运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1-12
    2.3.1 网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1-12
    2.3.2 网球运动的特点  12
  2.4 网球运动的健康收益  12-15
    2.4.1 网球运动的健身价值  12-14
    2.4.2 网球运动对运动者心理产生积极影响  14
    2.4.3 网球运动的社交价值  14-15
  2.5 健身效果  15-16
    2.5.1 健身效果的定义  15
    2.5.2 健身效果的评价  15
    2.5.3 影响健身效果的因素  15-16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6-19
  3.1 研究对象  16
  3.2 研究时间  16
  3.3 研究方法  16-17
    3.3.1 文献资料法  16
    3.3.2 问卷调查  16
    3.3.3 测试法  16-17
      3.3.3.1 测试指标  16-17
      3.3.3.2 实验内容  17
      3.3.3.3 仪器设备  17
  3.4 数理分析  17-18
  3.5 实验流程  18-19
4 研究结果  19-33
  4.1 不同健身次数组身体形态指标的比较  19-23
    4.1.1 体重的比较  19-20
    4.1.2 围度的比较  20-21
    4.1.3 皮褶厚度的比较  21-23
  4.2 不同健身次数组身体机能指标的比较  23-25
    4.2.1 收缩压、舒张压的比较  23-24
    4.2.2 心率的比较  24-25
  4.3 不同健身次数组活动量的比较  25-31
    4.3.1 活动步数的比较  25-28
    4.3.2 移动距离的比较  28-29
    4.3.3 能量代谢的比较  29-31
  4.4 运动强度  31-33
5 分析与讨论  33-37
  5.1 网球健身对身体形态的影响  33-34
    5.1.1 网球健身对身体围度的影响  33-34
    5.1.2 网球健身对皮摺厚度的影响  34
  5.2 网球健身对身体机能的影响  34-35
    5.2.1 网球健身对血压的影响  34-35
    5.2.2 网球健身对安静心率的影响  35
  5.3 网球健身对能量消耗的影响  35-36
  5.4 俱乐部网球健身效果的分析  36
  5.5 网球健身的运动强度  36-37
6 结论  37-38
7 参考文献  38-40
致谢  40

相似论文

  1. 西安地区少年儿童网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G845
  2. 西安市青少年健身效果评价方法初探,G804.49
  3. 高校网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手段的优选与应用研究,G845
  4. 辽宁省高校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及潜力研究,G845
  5. 高水平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年度周期参赛安排研究,G845
  6. 对优秀女子职业网球运动员单打技、战术运用特征的研究,G845
  7. 水中健美操健身效果的研究,G831.3
  8. 我国网球教练员培训体系的现状及对策,G845
  9. 科技应用对网球运动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G845
  10. 健身运动处方在辽宁省健身俱乐部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G80-05
  11. 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人格特征、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的关系研究,G845
  12. 音乐调节法对缓解普通高校网球队员训练中运动性疲劳的实验研究,G845
  13. 老年人健身路径健身特点及健身效果的研究,G812.4
  14. 健身教练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C913.2
  15. 我国竞技网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G845
  16. 长春市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G80-05
  17. 北京市商业性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指导科学性探讨,G80-05
  18. 黑龙江省高校网球运动现状与发展对策的研究,G845
  19. 苏州市健身俱乐部会员群体健身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G806
  20. 中国网球运动员管理模式的研究,G845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体育 > 球类运动 > 网球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