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土壤胶体界面五氯酚的还原转化研究

作 者: 王旭刚
导 师: 郝明德;李芳柏
学 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专 业: 植物营养
关键词: 土壤胶体 五氯酚 界面 还原转化 脱氯 铁氧化物 有机酸
分类号: X131.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3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采用化学方法合成针铁矿、纤铁矿、赤铁矿、磁赤铁矿等常见铁氧化物,利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氮气吸附(BET)、傅立叶红外(FTIR)、扫描电镜-能量弥散光谱(SEM-EDX)等手段表征其晶体结构、比表面、表面形貌、表面元素组成等方面的物理化学性质。以五氯酚为目标污染物,采用动力学批试验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铁氧化物/水界面五氯酚的非生物转化动力学。XRD、SEM等表征结果表明四种铁氧化物合成成功,并且每种铁氧化物都具有相应的单晶结构。纤铁矿、赤铁矿、针铁矿和磁赤铁矿表面五氯酚的去除率分别71.2%、36.0%、8.49%和2.71%,转化速率常数分别为0.144±0.008、0.062±0.003、0.014±0.001和0.004±0.001 d-1。发现草酸等低分子量有机酸能够显著促进铁氧化物界面五氯酚的非生物转化过程与还原脱氯效率。研究了铁氧化物结构、酸碱度、缓冲体系、有机酸种类与浓度、亚铁离子浓度、锰铜等二价过渡金属离子等因素对铁氧化物界面五氯酚非生物转化动力学的影响,发现铁氧化物晶体结构是影响其界面五氯酚转化的关键因素。体系pH显著影响五氯酚的还原转化,在pH从3.0到4.0的范围内,转化速率常数随着pH的升高而升高,在pH4.0到8.0的范围内则随pH的升高而降低。Fe(II)、Mn(II)或者草酸、柠檬酸、琥珀酸、酒石酸等有机酸的加入可以显著促进铁氧化物界面五氯酚的非生物转化。添加Cu(II)后在体系中存在Fe(II)时促进五氯酚的转化。铁氧化物表面五氯酚的转化速率随Fe(II)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草酸浓度的增加而先增后降,在2.0 mM时转化效率最大。促进五氯酚转化的措施,比如添加Fe(II)和有机酸等,也促进了转化过程中氯离子的释放。提取了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成土母质等红壤与水稻土胶体,系统分析了这些胶体的矿物组成、元素组成、形貌、比表面积、铁的形态分布等基本性质,较系统地研究了土壤胶体界面五氯酚的非生物转化动力学。经过19d的还原转化后,土壤胶体对五氯酚平均去除率为(35.09±17.80)%,不同土壤胶体间差异较大。就土壤类型而言,砖红壤>水稻土>赤红壤>红壤胶体,就成土母质而言,玄武岩发育土壤对五氯酚的去除率明显高于砂页岩发育土壤和第四纪红土发育土壤。土壤胶体表面五氯酚的平均转化速率为0.023±0.010 d-1,不同土壤之间差异较大。就土壤类型来说,砖红壤>水稻土>赤红壤>红壤,就成土母质而言,玄武岩>砂页岩>第四纪红土。发现添加低分子量有机酸、Fe2+均显著促进有机氯的非生物转化与还原脱氯过程。添加1.0 mM Fe(II)可使五氯酚的平均去除率增加了67.58±17.65%,也可使五氯酚的平均转化速率常数增加了1.85±0.91倍。添加1.0 mM草酸后,五氯酚的平均去除率增加1.31±0.51倍,平均转化速率增加2.65±0.79倍。分析了多相铁氧化物-有机酸配体的存在状态与有机氯还原转化的关系;五氯酚转化过程中吸附态与溶液态铁离子/亚铁离子的循环转化过程;探讨了土壤胶体的比表面积、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铁的形态分布等基本性质与五氯酚非生物转化动力学的关系。理论分析了有机氯等污染物的还原转化过程中,具有高还原活性的吸附态≡Fe(II)物种起着关键作用,各种有机酸配体能够促进高还原性的活性铁物种的产生。探讨了有机酸存在时,铁物种的转化与循环过程,以及这些过程与有机氯脱氯还原过程的耦合机制。加深了对五氯酚在污染沉积物或者地表环境中自然转化的认识,并为理解五氯酚在自然环境中转化及其归宿提供理论依据,为利用土壤特性处理五氯酚污染土壤的处理措施、为探讨复杂土壤体系对有机氯污染物的自然净化能力和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对环境污染的防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重要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6
第一章 序论  16-32
  1.1 前言  16
  1.2 红壤中的铁氧化物  16-18
    1.2.1 铁氧化物的结构、形态与性质  16-17
    1.2.2 铁氧化物的形态转化及影响因素  17-18
    1.2.3 铁离子形态及其转化  18
  1.3 铁氧化物界面有机氯的非生物转化  18-24
    1.3.1 氧化转化  19-21
    1.3.2 脱氯转化过程  21-24
  1.4 异化铁还原条件下的还原脱氯过程  24-26
  1.5 五氯酚的污染现状及其转化研究进展  26-30
    1.5.1 五氯酚的一般性质  26
    1.5.2 污染现状  26-27
    1.5.3 五氯酚的转化研究进展  27-28
    1.5.4 转化机理研究  28-29
    1.5.5 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比较  29-30
  1.6 本研究主要内容及意义  30-31
    1.6.1 本文主要内容  30
    1.6.2 本研究的意义  30-31
  1.7 展望  31-32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32-39
  2.1 试验材料  32-33
    2.1.1 试验常用仪器试剂  32
    2.1.2 实验常用化学试剂  32-33
    2.1.3 铁氧化物的合成  33
  2.2 试验材料的表征测试  33-35
    2.2.1 采用XRD 表征其晶体结构  33-34
    2.2.2 BET 测试其比表面积  34
    2.2.3 SEM-EDX 测试其表面化学组成  34
    2.2.4 FTIR 法测试其表面基团性质  34
    2.2.5 样品的化学分析  34-35
  2.3 试验方法  35-36
    2.3.1 动力学批试验过程  35
    2.3.2 主要测定项目及方法  35-36
  2.4 影响因素研究  36-38
    2.4.1 铁氧化物表面五氯酚转化的影响因素试验  36-37
    2.4.2 土壤粘粒表面五氯酚还原转化的影响因素试验  37-38
  2.5 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  38-39
第三章 铁氧化物界面五氯酚的还原转化过程  39-68
  3.1 材料方法  40-42
    3.1.1 试验材料合成表征方法  40
    3.1.2 表征结果  40-42
  3.2 铁氧化物界面五氯酚的还原转化动力学  42-44
    3.2.1 铁氧化物剂量试验  42
    3.2.2 常见铁氧化物界面五氯酚的还原转化  42-44
  3.3 影响铁氧化物界面五氯酚转化的主要因素  44-62
    3.3.1 pH  44-47
    3.3.2 常见有机酸的影响  47-54
    3.3.3 草酸浓度对铁氧化物表面五氯酚还原转化的影响  54-56
    3.3.4 Fe(II)的影响  56-59
    3.3.5 Mn(II)对铁氧化物表面五氯酚转化的影响  59-61
    3.3.6 其他二价过渡金属离子对铁氧化物表面五氯酚转化的影响  61-62
  3.4 转化过程中探讨  62-67
    3.4.1 转化过程中的氯离子  62-66
    3.4.2 反应后铁氧化物晶体结构变化  66-67
  3.5 小结  67-68
第四章 土壤胶体界面有机氯的还原转化过程  68-99
  4.1 土壤胶体的分离提取与性质测试  69-81
    4.1.1 化学分析  69-74
    4.1.2 XRD 分析  74-76
    4.1.3 FTIR 分析  76-78
    4.1.4 SEM-EDX 分析  78-81
    4.1.5 BET 分析  81
  4.2 红壤胶体界面有机氯的还原转化动力学  81-90
    4.2.1 五氯酚的还原转化动力学  81-86
    4.2.2 主要影响因素  86-90
  4.3 五氯酚的还原脱氯  90
  4.4 铁氧化物的还原溶解与形态变化  90-95
    4.4.1 反应溶液中Fe(II)浓度在还原过程中的变化  90-92
    4.4.2 反应体系中表面结合Fe(II)的浓度在还原过程中的变化  92-94
    4.4.3 反应体系中溶液中Fe(II)/Fe(III)在还原过程中的变化  94-95
  4.5 土壤胶体界面五氯酚还原转化机理探讨  95-99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99-102
  5.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99-100
  5.2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100-101
  5.3 不足之处  101
  5.4 研究展望  101-102
参考文献  102-115
致谢  115-116
作者简介  116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116-117

相似论文

  1. 环氧分子在碳纤维表面相互作用的分子模拟研究,TB332
  2. 硬质合金与钢连接工艺及机理研究,TG454
  3. 基于SVM的高速公路路面浅层病害的自动检测算法研究,U418.6
  4. 高性能恒温晶体振荡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TN752
  5. 光子束在介质界面区域剂量特性的研究,R815
  6. 基于MDA的界面自动生成方法的研究,TP311.5
  7.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纳米羟基磷灰石固定水溶液中铅离子的影响研究,S153
  8. CT机造型设计研究,R197.39
  9. 青春期至成年早期双酚A暴露对小鼠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R965
  10. 数字电视中间件中图形界面引擎的研究与应用,TP391.41
  11. 断奶应激对三个品系仔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S828
  12. 基于Modbus协议的医用气体压力集散监测系统开发,R197.39
  13. 碳纤维表面处理及其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TB332
  14. 温度对Pt/Au异质外延薄膜生长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O484.1
  15. 镀锌钢板电阻焊涂层电极寿命及应用,TG453.9
  16. 全新的交互体验,TP11
  17. 生物可降解聚合物纳米药物载体用于癌症的靶向联合治疗,R730.5
  18. OpenBASE企业管理器设计与实现,TP311.52
  19. 企业事务日历即时管理系统,TP311.52
  20. 随机基础激励响应控制及Patran的二次开发,O324
  21. 油水界面合成Fe3O4纳米颗粒及其在生物标记中的应用,TB383.1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 环境化学 > 环境污染化学 > 土壤污染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