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淀粉酶抑制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建立测定小麦α-淀粉酶抑制蛋白的ELISA方法;用籽粒发芽法和整穗发芽法鉴定小麦花后不同时期的穗发芽抗性,用凝胶扩散法测定小麦花后不同时期的α-淀粉酶活性和α-淀粉酶抑制蛋白活性;用建" />
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一、α-淀粉酶抑制蛋白与穗发芽的关系及其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二、鸭跖草叶点霉的RAPD分析及其致病性与dsRNA的关系

作 者: 胡汉桥
导 师: 陈孝;朱平
学 校: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专 业: 作物遗传育种
关键词: α-淀粉酶抑制蛋白 α-淀粉酶 ELISA 穗发芽 叶点霉 dsRNA RAPD 聚类分析
分类号: S435.121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11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制备抗小麦α-淀粉酶抑制蛋白 的学位论文">α-淀粉酶抑制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建立测定小麦α-淀粉酶抑制蛋白的ELISA方法;用籽粒发芽法和整穗发芽法鉴定小麦花后不同时期的穗发芽抗性,用凝胶扩散法测定小麦花后不同时期的α-淀粉酶活性和α-淀粉酶抑制蛋白活性;用建立的夹心ELISA法和SDS-PAGE法测定小麦花后不同时期α-淀粉酶抑制蛋白的浓度。结果表明:小麦品种间穗发芽抗性、α-淀粉酶和α-淀粉酶抑制蛋白浓度存在极显著的差异。红粒品种的穗发芽抗性比白粒品种高。人王降雨整穗发芽法是测定小麦穗发芽抗性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α-淀粉酶活性在开花25d后逐渐下降,α-淀粉酶活性与穗发率呈显著的正相关,降落值的大小与穗发芽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种子发育后期的α-淀粉酶活性高低可以作为鉴定小麦穗发芽抗性的指标。用凝胶扩散法发现小麦种子中的α-淀粉酶抑制蛋白不能抑制标样α-淀粉酶活性。α-淀粉酶抑制蛋白的浓度与穗发芽率呈负相关,但相关不显著,α-淀粉酶抑制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穗发芽。α-淀粉酶抑制蛋白的浓度在开花后35d和40d时保持稳定。筛选出一些α-淀粉酶活性低、α-淀粉酶抑制蛋白含量高的抗穗发芽品种,可用来提高小麦品种的穗发芽抗性。提出了小麦穗发芽机制的一种模型:随着种子中脱落酸的积累,α-淀粉酶抑制蛋白逐渐升高,并抑制种子α-淀粉酶活性,使种子中α-淀粉酶活性下降,种子中剩余的α-淀粉酶活性是造成穗发芽的一个主要原因。测定来自东北地区鸭跖草叶点霉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根据菌落的形态、颜色、生长速率和产孢特性,初步将供试的12个菌株分为6种培养类型。菌株间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现象,致病力强弱从南到北逐渐减弱。根据致病力的强弱可将供试菌株分为3种类型。研究供试菌株dsRNA与致病力的关系,在所测定的菌株中有10个含有dsRNA,2个不含dsRNA,菌株致病力强弱与dsRNA无相关性。CTAB法是提取真菌基因组的一种有效方法。运用RAPD技术对东北三省不同地区的鸭跖草叶点霉基因组DNA进行多态性分析。用18个随机引物对12个菌株进行扩增,所有的引物均出现扩增条带,大小在3.0-0.1kb之间,共扩增出104条带,其中43条具有多态性。系统分析的结果表明,在类间距离15以下可将12个鸭跖草叶点霉分为5个类群。来自辽宁和吉林地区的菌株类间距离较小,其亲缘关系较近;来自黑龙江的4个菌株有3个属于第1群,另外1个单独为第5群,它们与辽宁和吉林的菌株亲缘关系较远。

全文目录


第一部分 α-淀粉酶抑制蛋白 的学位论文">α-淀粉酶抑制蛋白与穗发芽的关系及其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3-67
  摘要  3-4
  前言  4-10
    一 穗发芽的危害  4
    二 α-淀粉酶  4-5
    三 α-淀粉酶抑制蛋白  5-8
    四 穗发芽的遗传  8
    五 免疫学测定抗原的方法及α-淀粉酶抑制蛋白抗体特异性  8-10
  实验一 春性小麦品种不同灌浆期穗发芽抗性的比较  10-25
    材料与方法  10-11
    结果与分析  11-25
  实验二 α-淀粉酶活性及降落值的测定  25-42
    材料与方法  25
    结果与分析  25-42
  实验三 α-淀粉酶抑制蛋白活性及浓度的测定  42-56
    1 α-淀粉酶抑制蛋白活性的测定  42-43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43
    2.SDS-PAGE薄层扫描测定α-淀粉酶抑制蛋白的浓度  43-49
      材料与方法  43-44
      结果与分析  44-49
    3 夹心法酶联免疫测定α-淀粉酶抑制蛋白的浓度  49-56
      材料与方法  49-52
      结果与分析  52-56
  讨论  56-59
  结论  59-60
  Abstract  60-61
  参考文献  61-67
第二部分 鸭跖草叶点霉RAPD分析及其致病性与dSRNA的关系  67-84
  摘要  67-68
  前言  68-73
    一 农田杂草的危害及杂草防除中存在的问题  68
    二 农田杂草病原真菌资源及其在杂草防除上的应用  68-69
    三 病原真菌致病力的分化  69-71
    四 RAPD分子标记在植物病原真菌害研究中的应用  71-72
    五 本项研究重要意义  72-73
  实验一 鸭跖草叶点霉的培养性状、致病力与dSRNA的关系  73-77
    材料与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76
    讨论  76-77
  实验二 鸭跖草叶点霉的种内多态性RAPD分析  77-81
    材料与方法  77-78
    结果与分析  78-80
    讨论  80-81
  结论  81
  Abstract  81-82
  参考文献  82-84

相似论文

  1. 牡丹EST-SSR引物开发及其亲缘关系分析,S685.11
  2. 微纤维相关蛋白4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和外周血浓度与肝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R575.2
  3. 企鹅珍珠贝Cd-MT酶联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试剂盒的初步研制,X835
  4. 高血压前期证候特征研究,R259
  5.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研究,G645.5
  6. 应用基因组改组技术选育真菌α-淀粉酶高产菌株,TQ925
  7. 大豆品种对腐竹品质的影响及其品质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TS214.2
  8. 21个荷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S682.32
  9. 基于聚类分析的P2P流量识别算法的研究,TP393.02
  10. 河南省小麦根腐线虫病原鉴定和RAPD分析,S435.121
  11. 利用RNA瞬时干扰技术研究甘油二酯激酶基因在水稻响应激发子木聚糖酶和盐处理中的作用,S511
  12. 桃杂交后代(F1)幼苗光合效能评价,S662.1
  13. 鸭源鸡杆菌抗体消长规律研究及抗脂多糖单抗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S858.32
  14. 免疫磁珠纯化人呼吸道合胞病毒融合蛋白方法的建立,R373
  15. 稳定分泌抗羊种布鲁菌脂多糖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R392
  16. IBDV模拟表位与vp2组合基因的分子构建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与应用,S852.65
  17. 犬细小病毒2型VP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S852.65
  18. 南通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研究与综合评价,X592
  19. 土壤环境功能区划研究,X321
  20. 丙草胺和乙草胺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研究,S482.4
  21. 基因表达谱数据聚类分析方法比较与大豆疫霉基因的网络构建,S435.651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植物保护 > 病虫害及其防治 > 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 > 禾谷类作物病虫害 > 麦类病虫害 > 病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