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日本国民性对中日关系的影响

作 者: 刘玉拴
导 师: 谢晓光
学 校: 辽宁大学
专 业: 国际关系
关键词: 国民性 中日关系 国家利益
分类号: D82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4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追溯近代历史,日本是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国家之一。对中国而言,这一侵略行为给中国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普通民众都造成了永久的伤痛,对日本而言,同样充满悲剧色彩。中日之间战争发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推而论之,这种悲剧命运缘何发生于中国人身上?要破解这一沉重命题,我们不得不追溯历史的足迹,剖析日本国民性中日关系的巨大影响。诚然,追寻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深刻总结教训,使历史悲剧不再重演。国民性的成因是一个复杂的命题,其中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和地理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由此可知,国民性是一个叠加的命题。国民性的形成也不是一个短时间的行为,而是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逐渐演变而来的。成因的复杂及其形成过程的漫长,都表明了国民性问题的复杂和繁芜。本文试图对影响中日关系的日本国民性做一个全方位的梳理,从不唯美、不唯恶、实事求是的角度全面分析日本国民性对中日两国关系的深刻影响。本文通过对日本的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的发展做全方位的透视,同时依据历史发展的线索,以文化对国民性的影响分析为重点,深刻剖析了日本国民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解读了日本国民性对中日两国关系发展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进而全方位解读了日本国民性在中日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同时对日本国民性对中日两国关系现存的问题的影响也做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说明。中日之间的关系可用“政冷经热”形容,两国关系的波折往往由以下几个问题导致:钓鱼岛的主权问题,教科书问题和台湾问题,这些问题时时刻刻在影响着中日关系的发展和走向。而日本国民性在这些问题上具有重要的影响:日本国民性中的忧患意识决定了要想尽一切办法侵占钓鱼岛;国民性当中的“耻感文化”则是日本篡改教科书的最原始的动力,因为日本人认为认罪就是“耻辱”;而在台湾问题上的错误立场,则主要是由于日本的“皇国史观”的国民性的影响。最后,通过研读相关书籍文献并结合近几年对中日关系发展的思考,分析了在未来的中日关系中中日两国民众努力的方向,规划出了促使中日关系良性发展的蓝图。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绪论  9-14
  0.1 问题的由来及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9-11
    0.1.1 问题由来  9-10
    0.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0-11
  0.2 文献综述  11-13
    0.2.1 国外研究  11-12
    0.2.2 国内研究  12-13
  0.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4
1 国家利益  14-16
  1.1 国家利益理论的发展历程  14
  1.2 国家利益理论在国民性分析中的运用  14-16
2 日本国民性成因分析  16-26
  2.1 从地理环境论的视角分析其成因  16-17
    2.1.1 日本的地理环境对国民性的影响  16-17
      2.1.1.1 日本地理环境的特点  16-17
      2.1.1.2 地理环境对国民性的影响:忧患意识和集体意识  17
  2.2 从政治制度的视角分析其成因  17-19
    2.2.1 日本国民性受政治制度的影响分析  17-19
      2.2.1.1 日本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17-19
      2.2.1.2 政治制度对国民性的影响:自尊和欺软怕硬  19
  2.3 从经济制度的视角分析其成因  19-21
    2.3.1 日本经济制度影响国民性成因分析  20-21
      2.3.1.1 日本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  20-21
      2.3.1.2 经济制度对国民性的影响:认可权威和实用主义  21
  2.4 从文化的视角分析成因  21-26
    2.4.1 日本的文化对国民性成因的影响分析  21-26
      2.4.1.1 日本文化的发展历程  21-23
      2.4.1.2 文化对国民性的影响:以邻为壑和零和博弈  23-26
3 日本国民性对中日关系发展的影响  26-31
  3.1 中日关系的现状  26-27
  3.2 日本国民性对中日关系发展的有利影响  27-28
  3.3 日本国民性对中日关系发展的不利影响  28-31
4 日本国民性对中日关系问题的影响  31-38
  4.1 发展中日关系需解决的问题——以国民性视角分析  31-36
    4.1.1 钓鱼岛问题  31-34
    4.1.2 篡改教科书问题  34-35
    4.1.3 台湾问题  35-36
  4.2 国民性在未来中日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36-38
    4.2.1 中国国民需在中日关系发展中做出的努力  36-37
    4.2.2 日本国民在解决中日关系问题中需要做出的努力  37-38
结束语  38-39
参考文献  39-41
致谢  41-42

相似论文

  1. 战争激流与人性之舟,I207.42
  2. 中国和平发展视野下的邓小平对日外交思想研究,D820
  3. 老舍小说创作与北平记忆,I207.42
  4. 论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改造国民性思想,I206.6
  5. 反人道罪构成要件演变的历史原因,D997.9
  6. 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中日关系(1991-2006),D822.331.3
  7. 试析法德和解对新时期中日关系改善的启示,D822.3
  8. 冷战后中日关系中的安全困境研究党雅贤,D829
  9. 梁启超新民思想及其对我国公民教育的启示,D092
  10. 中日端午节的比较研究,K891
  11. 从推广普世价值到实现美国利益,H314
  12. 翻译目的论视域中的鲁迅翻译观,H059
  13. 鲁迅与易卜生——鲁迅对易卜生的继承和发展,I210
  14. 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奠基,B259.1
  15. 怪诞不羁背后的感时忧国,I207.42
  16. 从萧红作品中的男性形象看萧红的小说创作,I207.42
  17. 李大钊伦理思想研究,D231
  18. 从民俗文化视野看老舍对国民性的批判,I207.42
  19. 民族意识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I206.6
  20. 上海社区涉外警务个性化管理:国民性视角,D631.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外交、国际关系 > 中国外交 > 对外关系 > 与各国政府的关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