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网络问政与民主政治的关系研究

作 者: 张俊花
导 师: 张爱军
学 校: 辽宁师范大学
专 业: 政治学理论
关键词: 网络问政 民主政治 网络政治
分类号: G2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78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网络问政制度的构建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目前,网络问政现象在中国呈现出方兴未艾的态势。我们认为,网络问政就是人们通过互联网过问与提问有关政治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党政部门通过网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情于民,以达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之目的;另一方面是民众通过网络问事于党政部门,并提出、表达各类诉求和意见,以实现和维护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无疑,网络问政对人们的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基于中国传统的政治方式习惯于不公开和不透明,政治过程缺少公众的参与,公众意愿表达渠道不畅通,在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形成信息不对称,公民知情权的不足直接造成监督权的缺损。近年来,由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使得公民民主意识不断提高、政治参与热情不断高涨,加上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等客观原因,导致网络政治的兴起。而网络问政属于网络政治的一种形式,网民通过网络“问事于政府”实现参政议政,正是电子民主或参与式民主的一种表现形式;各级政府通过网络“问计于民”也正是实现电子政务的一种途径。所以说,网络问政是网络时代的必然产物,网络不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言论空间,还创造了官方政策和公众舆论间直接对话的有效途径。在网络时代,积极建立和发展网络问政制度有助于推动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有助于增进公众的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有助于推进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政治参与的热情,有助于转变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还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维护社会稳定。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引言  8-10
  (一) 选题目的和选题意义  8
  (二)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8-10
一、网络问政的理论基础  10-16
  (一) 言论自由理论  10-11
  (二) 人民主权理论  11-13
  (三) 舆论监督理论  13-14
  (四) 有限政府理论  14-16
二、网络问政的兴起  16-22
  (一) 客观条件  17-18
  (二) 主观条件  18-19
  (三) 重要原因  19-20
  (四) 根本原因  20-22
三、网络问政的优势及缺陷  22-30
  (一) 网络问政的优势  22-26
    1. 直接性  22-23
    2. 平等性  23
    3. 快捷性  23-24
    4. 廉价性  24-25
    5. 开放性  25
    6. 互动性  25-26
  (二) 网络问政的缺陷  26-30
    1. 局部性与片面性  26
    2. 虚假性与欺骗性  26-27
    3. 诋毁性与攻击性  27-28
    4. 情绪化与混乱性  28
    5. 形式化与表面性  28-29
    6. 无序性和难以控制性  29-30
四、网络问政良性发展的路径选择  30-35
  (一) 推进网络建设的公益化  30-31
  (二) 推进网上政务的公开化  31
  (三) 推进网络参政的理性化  31-32
  (四) 推进网络问政的制度化  32-34
  (五) 推进“网络问政”和“网下问政”的有效结合  34-35
五、建立和发展网络问政制度的现实意义  35-41
  (一) 有助于推动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35-36
  (二) 有助于增进公众的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  36-37
  (三) 有助于推进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政治参与的热情  37-38
  (四) 有助于转变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  38-39
  (五) 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维护社会稳定  39-41
结论  41-43
参考文献  43-46
致谢  46-47

相似论文

  1. 塞缪尔·亨廷顿的政治稳定理论研究,D09
  2. 毛泽东、邓小平民主政治思想比较研究,A841
  3. 网络问政视野下我国政府治理优化研究,D630
  4.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研究,A841
  5. 互联网时代下的中国网络政治发展研究,D621.5
  6. 网络政治参与分析,D621.5
  7. 试论发展党内民主中的党员权利保障问题,D262.1
  8. 村委会民主选举中的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D422.6
  9. 公共领域内网络问政的互动反馈模式构建,D630
  10. 网络问政初探,D630
  11. 我国村民委员会选举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422.6
  12. 我国网络执政实践面临的挑战与可能的突破,D630
  13. 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治理中的政府角色定位分析,D630;G206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研究,D627
  15. “网络问政”:协商民主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网络政治景象,D621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语境下党政关系规范化论析,D621
  17. 自治观念的比较研究,D422.6
  18.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412.6
  19.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412.0
  20. 徐复观的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092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