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作 者: 郑鹏基
导 师: 丁伟
学 校: 华东政法学院
专 业: 国际法学
关键词: 网络交易 消费者信心 双方当事人 电子商务 仲裁机构 消费者保护 仲裁协议 争端解决 准据法 仲裁程序
分类号: D99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515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当今运用互联网进行交易,已成为企业另一条新的销售通路,举凡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或企业对消费者电子商务,都广泛地利用网络搜集信息及进行交易。不过,商机背后仍存在有交易争执的问题,而网络上的交易,不同于一般传统的店面交易,网络的特性,使交易具备信息流通与实时性的优势,如再配合完善的物流,网络上的交易较实体交易可说是更加迅捷而且数量庞大。但此并不意味网络上的交易环境也是风平浪静。传统交易中经常发生的议价、交货、付款或质量或其它权利上的的争执在网络上也是一样不缺。然而,目前的处理争端的方式大多循实体途径,即传统的诉讼或仲裁、调解模式。实体途径的解决方式固然可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然而过程耗日费时,且还必须付出相当诉讼成本,对于正发展数字化时代的产业及商业环境而言,无异形成障碍。再者,网络的无疆域性,也使得跨国的交易易于透过网络来进行。不过在面临纠纷,而必须以仲裁或诉讼方式解决时,由于各国的法律规定不同,加以审判权的竞合,将会衍生严重的管辖及准据法的冲突。而在B2C电子商务,大多数为单纯因交易特性而生的纠纷,特色为数量多但金额并不大。如果这些争端缺乏因应其特色之解决机制处理,而仍需以诉讼方式解决,对于当事人的时间与财力的付出,并不经济,而对于现行的诉讼体制而言,这些随着市场扩大而倍增的纠纷,将形成更沉重的负担。为减讼累、解决准据法的问题及提振对于电子商务的信心,国外已经逐渐发展出一套适用于电子商务的在线替代性的争端解决机制Online ADR(Online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或简称ODR(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以网络上的纠纷尽量在网络上处理为原则。新发展出的这项机制虽在方式上仍名为仲裁或调解,但与传统的仲裁或调解程序在运作上有明显差异,其特色为,在程序及实质处理上具有更大的弹性,也不一定严守仲裁或调解之相关规则,因此在定义上较不宜以仲裁或调解名之,本文拟依其性质称其为「仲裁式网络争端解决机制」或「调解式网络争端解决机制」,以示与正式仲裁或调解制度的区分。国外也有称其为」虚拟法庭」,视当事人争端的性质其对于机制的需求,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处理,实务上甚至有仲裁与调解并列或并行的情形。一般而言,B2B纠纷争执金额高且法律关系牵涉复杂,常见以仲裁方式,即委由第三人做出决定,而对于B2C则主要是以调解的方式来运作,事实处理及调解方式解决争执之问题。从国外运作的经验来看,其效果甚受电子商务业者与消费者的肯定,对于提高电子商务业者的信誉也产生正面的作用。目前国际间现行之ADR主要是针对B2B与B2C此二者之争端作为主要处理及探讨对象,国际组织对此部份的议题甚为重视,学说及累积实例较多,加以台湾对于建立类似机制较有迫切需要,因此本文主要系以B2B与B2C此两类网络交易所衍生的纠纷、及适用网络争端解决机制的诸项议题作为研究范围,除广泛搜集、比较主要国家及国际组织发展电子商务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制数据外,亦将具体研提台湾网络争端解决机制。

全文目录


论文摘要  4-6
Abstract  6-7
目录  7-17
第壹编 绪论  17-25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目的  17-19
  第二章 研究内容  19-23
    第一节 国际间电子商务争端解决机制发展趋势  19-22
      一、国际组织  19-20
      二、美国  20
      三、欧盟  20-21
      四、日本  21
      五、全球信赖标章联盟(Global Trustmark Alliance)  21-22
    第二节 网络交易争端解决问题研究  22-23
      一、台湾电子商务适用实体争端解决途径的问题  22
      二、消费争议调解的问题  22-23
      三、民间争端处理机制之探析  23
    第三节 对于建立ODR机制的建议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及步骤  23-25
    第一节 搜集主要国家及国际组织发展电子商务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制数据  23-24
    第二节 广泛汇整意见、研提台湾网络争端解决机制  24-25
第贰编 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发展概况  25-39
  第一章 网络交易争端的类型  25-30
    第一节 B2B网络交易争端类型  25-28
      一、ASP的交易争议问题  26
      二、电子市集产生的交易争端问题  26-28
    第二节 B2C网络交易争端的类型  28-30
      一、所收到之商品或服务之内容或质量与期待不符  28
      二、关于款项之争议  28-29
      三、关于退货及退款之争议  29
      四、有关手续费之争议  29
      五、因一方当事人之事由致合同无法履行  29
      六、业者任意终止服务  29-30
      七、业者不当利用消费者个人数据  30
  第二章 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定义  30-35
  第三章 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基本类型  35-37
    第一节 仲裁式的ODR  35
    第二节 调解(Conciliation)或调停(Mediation)的ODR  35-36
    第三节 消费者申诉(Consumer Complain)及调查(Ombudsmen)  36-37
  第四章 台湾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的现况  37-39
    第一节 法定争端解决机制  37-38
    第二节 非法定争端解决机制  38-39
第参编 国际间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法制与政策发展  39-91
  第一章 前言  39-40
  第二章 国际组织对于网络争端解决之推动介绍  40-64
    第一节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  40-45
      一、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指导原则  40-42
      二、与其它国际组织在ADR议题之合作  42-43
      三、中小企业(SMEs)电子商务争端解决说明书  43-45
    第二节 亚太经济合作会议(the 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  45-46
    第三节 全球电子商务论坛(GBDe,Global Business Dialogue on Electronic Commerce)  46-57
      一、GBDe 1999司法管辖权建议书  46-48
      二、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ADR)建议书  48-49
      三、替代性争端解决机制指导原则协议书  49-57
    第四节 联合国(United Nation;UN)  57-64
      一、联合国对电子商务争端解决之发展  57-59
      二、负责之组织:贸易之促进及电子商务中心(UN/CEFACT)  59-64
  第三章 各国ADR政策与法制发展介绍  64-81
    第一节 美国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之法制政策与发展  64-77
    第二节 欧盟执委会对于ODR之建议与发展  77-79
    第三节 日本对于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之推动  79-81
  第四章 国际信赖标章制度与ADR机制之推动  81-87
    第一节 信赖标章之作用及目的  81-82
    第二節 国际重要信赖标章制度与ADR机制之配合  82-86
      一、BBBOnLine Reliability Program  82-83
      二、Eurochambres  83
      三、FEDMA  83-85
      四、TrustUK  85-86
      五、ONLINE SHOPPING TRUST  86
    第三节 未来信赖标章国际联盟之趋势  86-87
  第五章 小结-国际趋势及其影响  87-91
    第一节 国际趋势之配合及衔接  87-88
    第二节 ADR对于解决跨国商务争端的影响  88-89
    第三节 ODR为网络消费者信心之钥  89-91
第肆编 现行著名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之介绍  91-142
  第一章 前言  91
  第二章 运作方式介绍  91-93
    第一节 仲裁式ODR进行之程序  91-92
    第二节 调解式ODR进行之程序  92
    第三节 调仲式ODR进行之程序  92-93
    第四节 消费者申诉式ODR进行之程序  93
  第三章 现行仲裁式ODR介绍  93-110
    第一节 实体仲裁机构之介绍  93-100
      一、美国仲裁协会  93-97
      二、WIPO仲裁调解中心  97-100
    第二节 在线仲裁机构之介绍  100-110
      一、I-Courthouse  100-103
      二、Virtual Magistrate(VMAG)  103-107
      三、Dispute.org/eResolution.ca  107-110
  第四章 调解式ODR  110-125
    第一节 运作方式  110
    第二节 非人为介入的调解式ODR业者  110-116
      一、ClickNsettle.com  110-113
      二、WebMediate  113-116
    第三节 人为调解之ODR  116-125
      一、Cybercourt.org  116-119
      二、SquareTrade.com  119-121
      三、E-Mediator  121-123
      四、Online Resolution  123-125
  第五章 调仲式ODR之介绍  125-130
    第一节 NovaForum  125-127
    第二节 Cyber Tribunal  127-130
  第六章 消费者申诉式ODR  130-142
    第一节 消费者申诉式ODR的发展  130-131
    第二节 消费者申诉式ODR的介绍  131-142
      一、BBBOnLine(Better Business Bureau Online)  131-137
      二、TRUSTe  137-140
      三、NET080127  140-142
第伍编 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142-198
  第一章 前言  142
  第二章 仲裁式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相关法律问题  142-182
    第一节 仲裁制度之类型区分  142-151
      一、以仲裁之效力作区分  143-144
      二、以组织形态作区分  144-147
      三、以争端性质作区分  147-149
      四、以是否具有涉外因素作区分  149-150
      五、以进行方式作区分  150-151
    第二节 仲裁式ODR之特色  151-153
      一、尊重当事人自治  151
      二、具专门技术性  151-152
      三、有利于处理国际性纷争  152
      四、合乎经济及效率考虑  152
      五、合乎秘密性需求  152-153
      六、程序具有弹性  153
      七、具和谐性  153
    第三节 仲裁式ODR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153-182
      一、仲裁协议相关问题  153-164
      二、网路交易争端的管辖权问题  164-168
      三、网络ADR的准据法问题  168-174
      四、网络管辖权及准据法问题之影响  174-176
      五、跨国处理之语言障碍问题  176-177
      六、在线仲裁信息传输之安全性问题  177-178
      七、仲裁判断应否公开问题  178-179
      八、仲裁式ODR之效力问题  179-182
  第三章 调解式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相关法律问题  182-188
    第一节 调解制度之类型区分  183-184
      一、非在线形式  183
      二、在线形式  183-184
    第二节 调解式ADR之特色  184-185
      一、合乎当事人自治原则  184
      二、合乎经济及效率考虑  184-185
      三、程序上较仲裁式ODR更简易  185
      四、缺乏强制性拘束力  185
      五、有助于商业关系和谐  185
    第三节 调解式ADR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185-188
      一、调解人行为之效力  185-186
      二、网络争端调解的拘束性效果  186-187
      三、台湾诉讼调解与ADR调解之比较  187-188
  第四章 调仲式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相关法律问题  188-193
    第一节 调仲混合制度之类型区分  188-189
      一、先调解后仲裁  188
      二、仲裁中调解  188-189
    第二节 调仲式ADR相关法律问题分析  189-193
      一、调仲混合之法理  189-190
      二、仲裁程序调解相关规定剖析  190-191
      三、调解人是否得为续行之仲裁人  191
      四、调解结果于仲裁程序之适用性-在先调后仲的情形  191-193
      五、与仲裁中和解之比较  193
  第五章 小结  193-198
    第一节 仲裁协议相关问题方面  194-195
    第二节 在准据法的部份,分别就程序及实体准据法加以介绍。  195-198
第陆编 B2C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之建立与消费者保护  198-221
  第一章 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对于B2C发展之重要性  198
  第二章 消费者对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之认知与需求  198-201
    第一节 「信息通信社会法制环境健全指标研究」调查  198-199
    第二节 消费者对ADR之认知调查  199-201
  第三章 B2C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与消费者保护  201-207
    第一节 OECD电子商务消费者保护指导原则下B2C ADR机制应具备之要件  201-202
      一、B2C ADR机制之基本原则  201-202
      二、外部机制之基本原则  202
    第二节 GBDe对于政府、企业及消费者在ODR的建议  202-205
      一、对于在线企业方面  203
      二、对于ODR业者方面  203-205
      三、对于各国政府方面  205
    第三节 B2C跨国网络交易纷争之处理模式  205-207
  第四章 台湾法律所规定的ADR机制  207-213
    第一节 诉讼内之ADR机制,相关法规有:  207
      一、和解:民事诉讼法第三七七、三七七之一、三七七之第二章三七九、三八0条。  207
      二、调解:民事诉讼法第四0三至四0五、四0六之一、四0七、四0七之一、四一0、四一五之一、四一六、四一七、四一八至四二一、四二四至四二六条。  207
    第二节 诉讼外之ADR机制,相关法规有:  207-213
      一、仲裁法:仲裁法第一、四至六、八、十八至二十六、三十九至三十三、三十四、三十六、三十七、四十四、四十五条。  207
      二、乡镇市调解条例:第一至三条第一项、六、九、十、十二、十四 十六、十八至二十七条。  207
      三、政府采购法:第七十四至七十六、七十八至八十六条。  207
      四、证券及期货交易法:证交法第一六六至一七0条;期交法第一0九、一一0条。  207-208
      五、国家赔偿法:国赔法第十条及施行细则第十五至三十四条。  208
      六、劳资争议处理法第九至三十九条。  208
      七、关于消保法之相关法规:  208-210
      八、消保会相关政策  210-213
  第五章 台湾相关民间机制  213-219
    第一节 台北市消费者电子商务协会(SOSA)  213-216
      一、组织简介与宗旨  213-214
      二、纠纷预防  214-215
      三、优良电子商务  215-216
    第二节 「台湾」网络消费协会(网络080)  216-218
      一、组织简介及宗旨  216-217
      二、消费者参与网络080 online ADR之程序  217-218
    第三节 「台湾」消费者文教基金会  218-219
      一、消基会之组织背景  218
      二、消基会所采取之ADR  218-219
  第六章 小结  219-221
第柒编 结论与建议  221-236
  第一章 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法制分析与因应建议  222-226
    第一节 迅速建立ODR机制  222-224
      一、有效处理网络交易争端特殊性的难题  222-223
      二、提升整体竞争力  223
      三、有效疏减讼源  223-224
    第二节 相关法制分析与建议  224-226
      一、对电子方式进行之仲裁协议进行多重确认  224-225
      二、B2C定型化契约的限制救济途径条款为无效之解释  225-226
      三、B2C定型化契约中增订利用ODR之条款  226
  第二章 建立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最佳模式  226-231
    第一节 B2C最佳模式之应具备要件  227-228
      一、ADR机制运作模式建议  227-228
      二、订定B2C内部ADR机制之应具备要件  228
      三、订定B2C外部ADR机制之应具备要件  228
    第二节 现行争端处理机构运作仲裁式ODR之调整建议  228-231
      一、增加ODR相关之名词定义  229
      二、增订ODR之选项  229-231
  第三章 网络交易争端解决机制之国际接轨  231-233
    第一节 遵循国际间建立ADR的基本原则  231-232
    第二节 加强信赖标章推动与国际合作  232
    第三节 就法制上课题寻求国际共识及相互合作  232-233
  第四章 政府推动方向之建议  233-236
    第一节 政府应以鼓励设立为原则  233-234
    第二节 扩大ADR应用以减低讼源  234
    第三节 教育消费者利用ADR  234-235
    第四节 结合业者自律及信赖标章加速ADR之推动  235-236
参考文献  236-262

相似论文

  1. 互联网上旅游评论的情感分析及其有用性研究,TP391.1
  2. 服装网络营销顾客忠诚度的实证研究,F274
  3.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业设计的思考与实践,G633.3
  4. 关于合同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的分析,D923.6
  5. 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适用范围上的新发展,D997.1
  6. WTO争端解决机制浅论,D996.1
  7. B2C市场中价格和价格离散的实证研究,F724.6
  8. 基于Hadoop的在线购物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9. 山东邮政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F616
  10. 几个电子现金支付方案的分析与改进,TP393.08
  11. 关于设立上海电子商务银行的可行性研究,F832.2
  12. 电子贸易全球化背景下的税收征管研究,F812.42
  13. 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的民事法律责任,F724.6
  14. 电子商务系统开发运用法律问题探讨,D923.6
  15. 在线相册冲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16. 龙城电子商城购物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17. 基于Google平台促销模块与商品模块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18. 支持精细化营销的B2C平台的设计与开发,TP311.52
  19. 基于WEB平台的家电类产品智能导购系统的研究,TP311.52
  20. 网络音像交易平台设计与实现,TP393.09
  21. 电子商务技术扩散水平影响因素实证研究,F22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国际法 > 国际私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