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史前至12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东西文化交流

作 者: 付宁
导 师: 薄音湖
学 校: 内蒙古大学
专 业: 专门史
关键词: 史前到12世纪 中国北方 东西文化交流 考古发现 探讨
分类号: K87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81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考古发现的不断增多,以及环境考古、科技考古等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方法的引入,特别是学术思想的解放,使我们得以从更广的范围、更新的视角去研判考古发现中所反映出的历史文化现象。如众所知,文化交流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的交往、文化的交流对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与变革,到底有哪些作用,带来了多少影响,是我们应该认真探讨的问题。我们知道,“从先秦直至明清,许多重头戏都是在这个舞台上演出的”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由于其处于特殊的农牧结合带,有别于中原的生业形态以及草原民族游动性较强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原因,客观上更加便利与周边民族的交流和交往。这一切无疑都决定着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在与周边民族交往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但限于中国古代正史中对北方民族的记载较少,所以,从考古发现中去探寻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撰写本论文的目的所在。在中国古代北方地区与欧亚大陆草原的交流与交往方面,目前考古多见于文化类型的对比研究。其中,又以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北方系青铜器的文章为大宗,而对于史前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涉及较少。在张骞“凿空”以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方面,研究者更多地是站在中原王朝的角度论及,在一定程度上弱视了欧亚大陆草原具有共同的生业形态和相近习俗的诸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所发挥的特殊作用。本论文主要利用史前到12世纪以来东西方出土的文物资料来进行对比研究。所用的资料多为近年来陆续发表的文物考古资料,也参考了国内外有关学者的论著。此外,根据作者多年来在文物部门工作的便利条件,接触到许多尚未发表或国内外展览图录中所收录的文物资料,以及近年来大量流散于社会上的相关文物,据此在对比研究中提出自己的一些学术观点。本论文共由四章构成。按时代先后顺序和各类型文物的特征进行论述,时代跨度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辽代。目的主要是通过考古发现中反映的东西文化交流现象,揭示中国古代北方地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选择题目的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同类文物资料的多少、能否阐述清晰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以及论文的篇幅等问题。本论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撰写完成的。这是一篇试图从考古发现中阐述中国古代北方诸民族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的论文。主要是利用了目前本人所能找到的最新的考古和文物资料,去分析和论证古代活动于北方草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北方民族,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欧亚大陆草原地区历来就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渠道之一,这一点不会因时代的变迁、民族的兴替而改变,也不会因中原王朝的兴衰演变而转移。这是游牧民族的本性使然,是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形态所决定的。中原民族与北方民族接触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为其带来了欧亚大陆草原游牧文化的勃勃生机,从而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离不开东西方文化精髓的融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文化交流的必然规律,而这种交流又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前进。其中,中国古代北方地区各民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贡献应该是予以充分肯定的。撰写此论文的意义在于,通过史料缺乏记述的古代北方地区诸民族的文化遗物,可以使我们更充分、更直观地认识中国古代北方地区在东西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和各民族为此作出的突出贡献,从而提升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在推动中国社会历史进步、促进中华民族文明形成和发展中应有的历史地位。

全文目录


摘要  3-6
ABSTRACT  6-15
绪论  15-26
  一 前人研究概况  15-23
    (一) 史前时期文化交往研究  16-17
    (二) 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东西文化的交流  17-21
    (三) 匈奴、鲜卑考古所见东西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21-22
    (四) 辽代东西文化交流方面的主要论述  22-23
  二 本文的主要架构和拟解决的问题  23-26
第一章 史前时期东西方文化传播的信息  26-51
  一 中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相互影响的痕迹  26-31
    (一) 旧石器时代早、中期东西方石器的特征  26-27
    (二) 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特征及外来文化影响  27-31
  二 新石器时代中国北方地区东西文化交流的印迹  31-51
    (一) 骨柄石刃器  31-38
    (二) 陶器  38-41
    (三) 女性雕塑像  41-51
第二章 中国北方考古发现所见先秦时期的东西文化交流  51-111
  一 中国北方考古发现夏商时期的东西文化交流因素  51-63
    (一) 北方地区发现的早期青铜器  51-53
    (二) 东西方青铜器相互影响的证据  53-59
    (三) 陶器反映的文化交流迹象  59-63
  二 中国北方出土两周时期青铜器所反映的东西文化交流  63-100
    (一) 夏家店上层文化青铜器  63-80
    (二) 内蒙古中南部青铜文化  80-100
  三 中国北方地区出土青铜圈足釜研究  100-111
    (一) 北方地区青铜圈足釜的形制和类型  100-106
    (二) 新疆及境外发现的青铜圈足釜  106-108
    (三) 青铜圈足釜的起源及相关问题探讨  108-111
第三章 匈奴、鲜卑考古所反映的东西文化交流  111-146
  一 中国北方地区发现的“胡带”  111-122
    (一) 带具的类型和形制  111-118
    (二) 带具中的东西文化因素  118-121
    (三) 结论  121-122
  二 考古发现所见匈奴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122-133
  三 鲜卑装饰物的域外文化因素  133-146
    (一) 中国北方地区发现的金步摇冠  135-137
    (二) 中国境外发现的金步摇冠  137-138
    (三) 欧亚草原民族的摇叶饰物传统  138-142
    (四) 链形项饰  142-143
    (五) 双兽人物纹饰牌  143-146
第四章 契丹考古所见东西文化交流  146-177
  一 辽代伊斯兰玻璃器  146-158
    (一) 辽代玻璃器的发现及其类型特征  146-156
    (二) 讨论与分析  156-158
  二 辽代考古发现所见西方文化因素探析  158-177
    (一) 金银器中的域外文化因素  158-164
    (二) 玻璃器、琥珀器和玉器  164-167
    (三) 其它类文物的西方文化因素  167-172
    (四) 分析与讨论  172-177
结语  177-180
主要参考文献  180-192

相似论文

  1. 中国北方少数民族服装结构研究,TS941.1
  2. 南京市浦口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讨,F326.2
  3. 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探讨,D630
  4. 消银1号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及对动物模型的研究,R285
  5. 三峡地区古代陶瓷窑炉的考古发现与窑业技术研究,K878
  6. 中国北方地区中、新生代古地理与油气资源关系,P618.13
  7. 陆地C_3、C_4草本植物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及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研究,Q945
  8. 中国北方真藓科(Bryaceae,Musci)植物分类学研究,Q948
  9. 麻杏芎葶合剂对支气管哮喘大鼠肺组织PKC、MMP-9影响的实验研究,R285.5
  10. 心肾相交理论防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274.9
  11. 起始年级快乐英语教学探讨,G623.31
  12. 理中汤方证和临床研究,R289
  13. 关于进一步实现党员主体地位问题的探讨,D263
  14. 对乒乓球技战术分析统计方法的新探讨,G846
  15.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探讨,G812.4
  16. “诗史”说理论特征浅探,I207.22
  17. 现代化视野下的中国模式探讨,D61
  18. 钱氏吴越国崇佛及其影响研究,K243
  19. 中国北方地区蒙元时期墓葬形制研究,K878.8
  20. 谨守病机运用伤寒方辨治失眠症可行性探讨,R256.23
  21. 越南,河内城市公园系统研究及发展策略探讨,TU986.6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文物考古 > 中国文物考古 > 地区文物考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