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黔桂地区古生界储层流体与成藏成矿的关系研究

作 者: 徐仕海
导 师: 顾雪祥
学 校: 成都理工大学
专 业: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关键词: 油气藏 储层流体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金属矿床
分类号: P618.130.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2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在大量野外观测的基础上,以流体包裹体技术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系统研究了黔桂地区古生界储层流体与油气成藏和金属成矿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古油藏和金属矿床中的流体包裹体,大小悬殊,形态多样,除液相水包裹体和气液水包裹体普遍存在外,油气藏中以CH4包裹体和CH4-H2O包裹体为主;金矿床中则以CO2包裹体和CO2-H2O包裹体为主。本区二叠系礁灰岩型古油藏中,气液水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集中于90~160℃之间,而滇黔桂地区微细浸染型金矿床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多为150~250℃,明显高于古油藏的形成温度。油气储层流体的盐度一般在5 wt NaCl%以下,而金矿成矿流体盐度主要为3.5~8.4 wt NaCl%,明显高于前者。成藏流体的压力值变化于42×105~654×105Pa之间。单个包裹体显微激光拉曼光谱分析表明,古油藏流体包裹体成分主要为CH4,次为CO2;金属矿床以CO2为主,含有少量的N2和CH4。二叠系生物礁古油藏中溶孔、裂缝充填的三期方解石,第一期均一温度77~84℃,以液相水包裹体和气液水包裹体为主,偶见有机质包裹体;第二期均一温度91~103℃,主要为C2H6液相有机质包裹体,次为CH4气相有机质包裹体、沥青包裹体和气液水包裹体;第三期均—温度117~155℃,为大量气相有机质包裹体,即随着温度的增高,有机质成熟度加大,包裹体成分由以液态烃类为主,逐渐向气态烃类转变。烃类三期注入的时间分别为235~237.5 Ma、230~232.5Ma和227.5~185 Ma。利用流体包裹体资料,计算获得秧坝地区二叠纪~三叠纪古地温梯度为4.30~4.35℃/100m,平均为4.33℃/100 m;秧1井二叠系地层古埋藏深度为2564~3187m。二叠系地层剥露区的剥蚀量为2069~4606m。根据系统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资料,系统绘制了本区二叠系储层的热晕图、盐晕图、气晕图和流体势图。研究表明,二叠系储层流体运移的总体趋势是自南向北,并在册亨、望谟一带汇聚;结合油气保存的盖层条件,认为板街、秧坝、花冗、乐元一带为最有利的成藏远景区。通过系统综合研究,探讨了油气与金属成矿流体的起源、演化和成藏-成矿作用,揭示了油气成藏与金属成矿的内在联系,建立了研究区的成藏-成矿模式。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引言  9-17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9-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3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13
  1.4 研究技术路线  13-14
  1.5 取得的主要进展和认识  14-17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17-42
  2.1 地层  17-26
    2.1.1 前寒武系  17-18
    2.1.2 寒武系  18-19
    2.1.3 奥陶系  19-21
    2.1.4 志留系  21-22
    2.1.5 泥盆系  22-23
    2.1.6 石炭系  23-24
    2.1.7 二叠系  24-25
    2.1.8 三叠系  25-26
    2.1.9 晚古生界至三叠系地层对比  26
    2.1.10 侏罗系及白垩系  26
    2.1.11 第三系  26
  2.2 构造  26-34
    2.2.1 南盘江坳陷  28-30
    2.2.2 黔西南坳陷  30-31
    2.2.3 黔南坳陷  31-33
    2.2.4 罗平断阶  33
    2.2.5 东兰断隆  33
    2.2.6 德保断隆  33-34
  2.3 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史  34-42
    2.3.1 中—新元古代盆地基底形成阶段  34
    2.3.2 震旦—志留纪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发育阶段  34-38
    2.3.3 泥盆纪—早二叠世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阶段  38-39
    2.3.4 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弧后裂陷盆地阶段  39-40
    2.3.5 晚三叠世前陆盆地阶段  40-42
第3章 区域油气储层及生储盖组合特征  42-47
  3.1 储集层的主要特征及其时空分布  42-43
    3.1.1 南盘江坳陷储集层  42-43
    3.1.2 黔南坳陷储集层  43
  3.2 生储盖组合特征  43-47
    3.2.1 南盘江地区的生储盖组合  43-46
    3.2.2 黔南地区的生储盖组合  46-47
第4章 储层流体特征  47-87
  4.1 流体包裹体研究  47-78
    4.1.1 流体包裹体基本特征  47-54
    4.1.2 均一温度  54-65
    4.1.3 流体盐度  65-70
    4.1.4 流体密度和压力  70-73
    4.1.5 流体成分  73-78
  4.2 碳氧同位素组成  78-87
第5章 储层流体与油气成藏和金属成矿的关系  87-137
  5.1 储层流体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87-117
    5.1.1 黔桂地区古油藏的基本特征  87-94
    5.1.2 油气藏的形成与演化  94-100
    5.1.3 地层埋藏深度和剥蚀厚度  100-104
    5.1.4 油气流体的运聚  104-117
  5.2 储层流体与金属成矿的关系及成矿—成藏模式  117-137
    5.2.1 国外金属矿床与油气藏的共生实例分析  117-122
    5.2.2 低温热液金属矿床与油气藏的空间分布关系  122-126
    5.2.3 低温热液金属矿床与油气藏的成因联系  126-134
    5.2.4 油气和金属矿床的改造与破坏  134-137
结论  137-140
致谢  140-141
参考文献  141-144

相似论文

  1. 河南嵩县祁雨沟金矿成矿流体及成矿机制研究,P618.51
  2. 华南加里东期构造变形特征和动力学机制,P542.2
  3. 滇西保山核桃坪铅锌矿V_1矿体成矿流体演化的历史分析,P618.4
  4.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物征及矿床成因探讨,P618.41
  5. 基于CPMG和DE脉冲序列核磁共振流体识别方法研究,P631.2
  6. 辽西钼多金属矿床遥感影像模型及远景区预测,P618.65
  7. 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沙河街组层序地层研究及有利成藏区带预测,P618.13
  8. 云南省金平地区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P618.41
  9. 临南洼陷沙三段岩性油气藏含油性定量评价及预测,P618.13
  10. 内蒙古自治区毕力赫金矿蚀变和流体包裹体特征分析,P618.51
  11. 齐家—古龙地区向斜成藏机制研究,P618.13
  12. 安徽月山地区龙门山铜多金属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P618.41
  13. 白山金英金矿金的赋存状态及矿床成因探讨,P618.51
  14. 油气藏智能月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15. 时频分析在地震信号处理中的研究及应用,P631.4
  16. 辽河滩海海南—月东缓坡带地层岩性油气藏预测,P618.13
  17. 黄金带油田东部地区精细油藏描述,P618.13
  18. 西藏邦铺斑岩型钼铜多金属矿床围岩蚀变研究,P618.65
  19. 羌塘盆地侏罗系储层地质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研究,P618.13
  20. 四川石棉碲矿床成矿流体物理化学特性的热力学研究,P618.83
  21.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初步研究,P618.4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