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川滇农牧交错带景观格局与生态脆弱性评价

作 者: 乔青
导 师: 解明曙;高吉喜
学 校: 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生态环境工程
关键词: 生态交错带 景观格局 生态脆弱性 川滇农牧交错带
分类号: X820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7年
下 载: 1065次
引 用: 8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川滇农牧交错带作为我国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在我国区域生态安全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地位;但是由于农牧交错生态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脆弱性,再加上长期以来人类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对其带来的干扰,该区域不但未能有效发挥生态屏障的功能,相反成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区域,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而且进一步损害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尤其是在目前我国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景下,该区的经济活动日趋频繁,贫困与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使本区的生态脆弱程度正在进一步加剧,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论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川滇农牧交错带作为研究区域,开展生态环境脆弱性的评价研究,以期为研究区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建议。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针对以往研究中对川滇农牧交错带地理位置和分布范围存在较大分歧的问题,在详细分析川滇地区的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条件对农牧业生产及其布局的影响上,以农业气候指标为主、结合农业经济指标和土地利用指标对川滇农牧交错带进行了地理界定;并综述了该区内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2)论文基于RS\GIS技术,利用研究区1988年、1995年和2000年三个时期的土地利用遥感解译数据,采用土地利用结构分析方法和景观格局方法,分析了川滇农牧交错带的景观格局特征、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虽然地广人稀,但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资源开发依然导致了天然林、高覆盖草地、湿地等高生态功能组分的数量减少,加剧了森林、草地和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生态系统生产力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区域整体生态服务功能下降;同时,文中探讨了景观变化的主要驱动力,结果表明自然因素中海拔和坡度对于该区内部景观格局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控制性作用,人为因素中经济发展水平和畜牧业发展强度是影响景观格局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3)论文重点研究了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理论与方法,首次提出用生态敏感度、生态弹性度和生态压力度三个基本指数作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基本判定指标,构建了多目标多层次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提出了以综合指数方法、层次分析法和RS\GIS相结合的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计算过程简单,对于省级、地市级和县级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有较好的适用性;同时,文中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真正意义在于给出了一个评价生态环境脆弱性的思路,具体应用时,可根据评价区域的生态环境特点选择不同的环境影响因子、权重及评分等级。基于该方法,论文完成了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综合评价的案例分析,评价结果明确了川滇农牧交错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现状和导致脆弱性发生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符合区域的实际情况。本文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两重意义,一方面可以为他人进行脆弱生态环境和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另一方面,研究结果可以为研究区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对于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和维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现实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0
1. 引言  10-20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0-13
    1.1.1 研究背景  10-12
    1.1.2 研究意义  12-13
  1.2 相关研究进展  13-17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方法  17-20
2. 川滇农牧交错带范围界定  20-36
  2.1 农牧交错带的基本概念  20-21
  2.2 川滇农牧交错带地理界定的背景  21-24
  2.3 川滇农牧交错带范围界定的主要思路  24-28
  2.4 川滇农牧交错带地理位置与分布范围  28-36
    2.4.1 基于农业气候指标划定的分布范围  28-33
    2.4.2 基于农业经济指标的川滇农牧交错带的分布范围  33
    2.4.3 基于土地利用景观特征分析划定的分布范围  33-34
    2.4.4 综合指标界定结果  34-36
3. 川滇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36-50
  3.1 川滇农牧交错带自然环境特点  36-43
    3.1.1 地形地貌  36-37
    3.1.2 气候条件  37-40
    3.1.3 水文特征  40-41
    3.1.4 植被状况  41
    3.1.5 土壤特点  41-43
  3.2 川滇农牧交错带社会经济概况  43-45
    3.2.1 社会发展状况  43-44
    3.3.3 经济发展水平  44-45
  3.3 川滇农牧交错带在区域生态安全中的战略地位  45-48
    3.3.1 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45-46
    3.3.2 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区  46-47
    3.3.3 调节区域气候的功能  47
    3.3.4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47-48
  3.4 川滇农牧交错带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  48-50
    3.4.1 自然条件复杂、生态系统脆弱  48
    3.4.2 自然植被遭到破坏、生态系统退化  48-49
    3.4.3 生活贫困与生态退化并存  49-50
4. 洲滇农牧交错带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50-88
  4.1 川滇农牧交错带景观格局动态变化  51-69
    4.1.1 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方法  51-54
    4.1.2 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变化与分析  54-62
    4.1.3 景观格局指数动态变化与分析  62-69
  4.2 景观格局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9-74
    4.2.1 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  69
    4.2.2 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69-71
    4.2.3 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71-73
    4.2.4 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  73-74
  4.3 区域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74-88
    4.3.1 自然因素对景观格局特征及其变化的限制性作用  74-82
    4.3.2 景观格局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综合分析  82-88
5.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  88-112
  5.1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88-100
    5.1.1 相关概念  88-89
    5.1.2 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定义与内涵  89-92
    5.1.3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92-93
    5.1.4 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理论基础  93-95
    5.1.5 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综述  95-100
  5.2 评价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100-102
    5.2.1 评价的指导思想  100
    5.2.2 评价的总体思路  100-102
  5.3 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基本判定指标及其表达模式  102-105
    5.3.1 生态敏感度指数的表达模式及计算方法  102-103
    5.3.2 生态弹性度的表达模式及计算方法  103-104
    5.3.3 生态压力度的表达模式及计算方法  104-105
  5.4 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流程  105-107
    5.4.1 综合指数评价模型  105
    5.4.2 评价流程  105-107
  5.5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107-108
    5.5.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107
    5.5.2 指标体系框架  107-108
  5.6 指标标准化和权重确定方法  108-110
    5.6.1 指标标准化方法  108-109
    5.6.2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109-110
  5.7 基于GIS的评价技术流程  110-112
6. 川滇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性评价与分析  112-144
  6.1 研究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方法  112-117
    6.1.1 评价指标因子数据标准  112-113
    6.1.2 评价单元的确定  113
    6.1.3 评价指标因子及其权重  113-115
    6.1.4 评价标准和分级  115-117
  6.2 研究区生态敏感性评价与分析  117-127
    6.2.1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117-120
    6.2.2 石漠化敏感性评价  120-123
    6.2.3 地质灾害敏感性评价  123-125
    6.2.4 生态敏感度评价结果  125-127
  6.3 研究区生态弹性评价与分析  127-133
    6.3.1 生态弹性分析  127-128
    6.3.2 生态弹性评价指标  128-131
    6.3.3 研究区生态弹性评价结果  131-133
  6.4 研究区生态压力评价与分析  133-137
    6.4.1 生态压力分析  133-134
    6.4.2 生态压力评价指标  134-135
    6.4.3 生态压力评价结果  135-137
  6.5 研究区生态脆弱度评价结果与生态保护对策  137-144
    6.5.1 研究区生态脆弱度评价结果与分析  137-140
    6.5.2 生态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140-144
7. 结论和讨论  144-149
  7.1 主要结论  144-146
  7.2 研究进展与突破  146-147
  7.3 有待完善的工作  147-149
参考文献  149-160
致谢  160

相似论文

  1.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X826
  2. 基于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土地利用优化途径研究,X24
  3. 环青海湖区沙漠化土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X171
  4. 三江源区植被覆盖度的定量估算与动态变化研究,TP79
  5. 基于RS的阜新地区自然生态修复监测研究,P237
  6. 塔里木河下游地区近50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Q149
  7. 基于RS和GIS的鄱阳湖天然湿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X37
  8. 基于景观格局变化的小龙潭煤矿生态恢复研究,X171.4
  9. 长沙市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与连通性研究,TU985
  10. 合肥城市化进程及城市森林格局动态研究,S731.2
  11. 基于生态脆弱性的顺昌县公益林持续经营研究,S757.1
  12. 广州城市景观评价及城市森林研究,S731.2
  13. 郴州市中心城区绿地景观格局研究,S731.2
  14. 长株潭核心区森林景观动态变化分析,S731.2
  15. 基于康体、休闲的城市森林景观研究,S731.2
  16. 长沙市天心区城市绿地系统景观格局分析及其土壤质量评价,S731.2
  17. 东江源地区土地利用与覆被时空特征分析,P208;F301
  18. 合肥市景观格局数量分析与生态安全评价,Q149
  19. 基于LUCC与RS/GIS的济南市生态安全评价,X171
  20. 长株潭地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研究,S181
  21. 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分析及预测研究,X37

中图分类: >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 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 一般性问题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