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五四宪法”移植苏联“三六宪法”的历史考察

作 者: 朱小姣
导 师: 李伯超
学 校: 湘潭大学
专 业: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关键词: “五四宪法” 苏联“三六宪法” 法律移植
分类号: D92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而1982年宪法并不是一部新的宪法,而是以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一九五四年宪法为蓝本而成的。“五四宪法”在起草时,实际上是以苏联“三六宪法”为参照模板,在内容结构上均移植了苏联1936年宪法。在1935年,根据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苏联起草了1936年宪法。明确了国体、政体及阶级属性,规定了经济、政治的基本形态,并赋予了生产生活的基本权利。具有深远的意义。而我国“五四宪法”移植苏联宪法具有历史必然性。因为苏联宪法对我国建国前苏区宪法性文件和《共同纲领》的起草都产生了影响。而“五四宪法”起草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都与苏联三六宪法颁布时相同。我国“五四宪法”在宏观方面,从宪法编纂体例结构到宪政框架中的指导思想,宪法作用、宪法性质等方面都与苏联“三六宪法”相同。并且在微观方面,宪法中诸多法条都与苏联“三六宪法”大致相同。苏联“三六宪法”因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党群关系与国法关系、以及公民权益几个方面的历史局限性,导致了苏联宪法和苏联国家的悲惨命运。而我国“五四宪法”在移植苏联三六宪法时产生了一些移植缺陷,包括选举未单独成章、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力的关系等。而这些缺陷也导致了我国“五四宪法”在实施三年后基本失去效力。但我国“五四宪法”后历次三次修宪都对部分移植缺陷进行了修改。本文将“五四宪法”与苏联“三六宪法”进行比较研究,从两部宪法的制宪背景和历史因素进行分析,揭示移植的历史必然性,并从体制结构和条文内容上进行移植比较,阐述苏联“三六宪法”的最终命运,以及新中国后几部宪法对“五四宪法”移植缺陷的改进。总结制宪经验,吸取历史教训,对我国宪政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8
引言  8-12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8
  二、相关研究现状  8-10
  三、研究方法  10
  四、文章结构  10-12
第1章 我国“五四宪法”移植苏联宪法的历史必然性  12-20
  1.1 苏联宪法概述  12-15
  1.2 制宪前已经形成的历史渊源关系  15-17
    1.2.1 建国前苏联宪法对苏区宪法性文件的影响  15-17
    1.2.2 苏联宪法对《共同纲领》的影响  17
  1.3 “五四宪法”制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基础  17-20
第2章 “五四宪法”与苏联“三六宪法”的比较  20-27
  2.1 我国“五四宪法”对苏联“三六宪法”的宏观移植  20-22
    2.1.1 宪法体例的移植  20-21
    2.1.2 宪政框架的移植  21-22
  2.2 我国“五四宪法”对苏联“三六宪法”的微观移植  22-27
第3章 “五四宪法”移植苏联“三六宪法”的反思  27-37
  3.1 苏联“三六宪法”的历史局限性  27-29
  3.2 “五四宪法”移植苏联宪法的历史局限性  29-32
  3.3 我国历次修宪对移植缺陷的改进  32-37
结语  37-38
参考文献  38-40
致谢  40-4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1

相似论文

  1. 论法律移植效果,D90
  2. 居住权制度研究,D923.2
  3. 中国法制现代化中的法律移植:历史、问题与路径,D920.0
  4. 《钦定大清商律》研究及其现代启示,D929
  5. 构建我国的认罪协商制度,D925.2
  6. 中美经济法比较研究,D922.29
  7. 中华民国时期继承制度研究,D929
  8. 中国立法平等研究,D920.0
  9. 论当前中国法律移植的困境,D920.0
  10. 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法律移植,D931.3
  11. 试析当代中国法律移植的文化障碍,D920.4
  12. 解析清末法制改革及其现代意义,D929
  13. 遗嘱信托制度研究,D922.282
  14. 房地产投资信托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与中国借鉴,D912.28
  15. 殖民时期西方宪政在非洲的移植与影响,D909.1
  16. 企业集团破产中适用的实体合并规则研究,D922.291.92
  17. 法律移植的范式,D922.291.91
  18. 跨国采购合约下的劳工法律移植,F274
  19. 辩诉交易在我国的可行性分析,D925.2
  20. 从日本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形成透视日本法律移植,DD912.29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国家法、宪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