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主题旅游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 者: 刘琴
导 师: 刘滨谊
学 校: 同济大学
专 业: 城市规划与设计
关键词: 主题旅游 主题旅游规划 旅游主题 知、情、意
分类号: TU984.18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3502次
引 用: 1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需求日趋个性化和主题化。旅游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旅游活动,而是寻求一种有主题的、更深层次的旅游体验,以期得到个性释放,精神超越。如何才能满足旅游者的这种需要?从当前的旅游开发实践来看,相互模仿、重复建设、主题不明、投资效益低的情况时有发生。作为指导旅游业发展的旅游规划,也是千篇一律、面面俱到、缺少预见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由此,需要一种新的规划理念和思路来指导旅游规划的发展。 主题旅游规划的提出正是基于实际的需要以及实践的总结,它是一种旅游规划的新思路。本文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基于实践总结出主题旅游规划的理论和方法。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提出了主题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研究了其核心理论,明确了主题旅游规划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后,再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在对主题旅游规划的技术评价时,运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本文主要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为:进行了主题旅游、主题旅游规划的系统研究,提出了主题旅游规划的基本思路,构建了主题旅游规划的核心理论体系和技术评价体系。 研究得出的主要概念、理论和方法如下: 概念: 1、主题旅游。主题旅游是一种立足于细分旅游市场发展的旅游方式,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获得的主题性的旅游经历,是旅游者个性的体现与自我实现的需要。 从旅游者的参与感受层次,借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题旅游可分为:知性主题旅游、情性主题旅游和意性主题旅游。知性主题旅游偏重指感知观赏,情性主题旅游偏重指情感体验,意性主题旅游偏重指精神超越。因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将进行具体分析时,剔除了主观因素,将其落实到一定的旅游类型之中。它们分别对应的是:环境旅游、文化旅游和特种旅游。 2、主题旅游规划。主题旅游规划是指以旅游者获得主题性体验为目标,以旅游细分市场为对象,进行旅游资源整合、旅游市场识别的主题经营型的旅游规划思路。 主题旅游规划的核心:旅游主题的确定、旅游主题的物化与深化以及旅游主题的实施与保障。 主题旅游规划的重点:旅游资源的整合评价、旅游市场的识别分析以及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的组织。 主题旅游规划的特点:主题明确,重点突出;面向未来,注重实践;与时俱进,灵活多变;充实理论,完善体系。 主题旅游规划的目标:从视觉感染力、情绪调动到意境氛围的营造等方面,为旅游者提供主题性的旅游经历,使其成功地实现其旅游目的。同时,塑造丰富的具有吸引力的主题旅游形象,保护和发扬地区传统文化,挖掘新型的旅游方式,营造主题性的旅游气氛,开发独具特色的主题景区和形成主题旅游产业集群。 主题旅游规划的原则:主题先行,有的放矢,面向实践,灵活多变。 理论: 1、主题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①旅游行为与审美心理学②市场供需体系与需求创造理论③体验经济与旅游深度体验④空间组织与区域比较优势理论⑤文化创意与历史文化景观再现⑥规划理论与旅游空间规划⑦资源合理利用与持续旅游。 2、主题旅游规划的核心理论:以RMTP理论为中心的理论。 R.旅游资源,它是主题立意基础,其开发规划必须寻求以差异化(时空异化)的最大化规划理论为指导,寻求市场卖点。 M-旅游市场,它是主题选择方向,必须以边际消费倾向最大化理论为指导,把握游客动机。 T-旅游主题,它是规划的核心,可运用AVC有机组合理论确定旅游主题。 P-旅游产品,它是主题开发的结晶,必须以旅游资源——市场组合规划理论为指导,有效地规划好供需体系,并追求主题产品的组合效益最大化。 此外,还有规划的目标体系,必须运用三大效益平衡理论与永续经营理论;规划的调控机制理论为:系统论与控制论的政策优化理论。 方法: 主题旅游规划的程序:首先是旅游主题的确定与论证。旅游主题来源于对当地文脉的诊断,旅游资源独特性的分析,旅游市场的把握,此外,要经过地方政府,旅游企业经营者,旅游专家学者,旅游社区居民等多方面的意见综合,才能最终确定下来。其次,对主题进行物化与深化,进行主题演绎。主题的物化,主要体现在旅游产品的策划。主题的深化,希望落实在主题景区之中,为此,要策划主题情节、规划主题场景,塑造主题氛围。继而,要实施旅游主题规划。最后,要对旅游主题进行评估,并及时反馈所评估的信息。 规划方法有:主题确定的多种途径法、主题开发的要素整合法、主题演绎的情景规划法以及主题评估的综合集成法。

全文目录


摘要  6-9
ABSTRACT  9-16
第一章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方法与内容  16-37
  1.1 主题旅游的产生  16-24
    1.1.1 旅游的产生:从旅行走向旅游  16-18
    1.1.2 旅游的发展:非主题化走向主题化  18-24
  1.2 主题旅游的研究进展  24-28
    1.2.1 国外主题旅游研究进展  24-26
    1.2.2 中国主题旅游研究进展  26-28
  1.3 主题旅游规划的研究背景  28-34
    1.3.1 国内外旅游规划研究的发展历程  28-30
    1.3.2 当前我国旅游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0-34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34-35
    1.4.1 本文的研究目的  34-35
    1.4.2 本文的研究意义  35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35-37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35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  35-37
第二章 主题旅游的内涵与分类  37-58
  2.1 主题旅游的内涵  37-46
    2.1.1 主题旅游的概念  37-42
    2.1.2 主题旅游的要素组成  42-44
    2.1.3 主题旅游的特性  44-46
  2.2 主题旅游与相关概念辨析  46-49
    2.2.1 主题旅游与旅游主题  46
    2.2.2 主题旅游与旅游产品  46-48
    2.2.3 主题旅游与专项旅游  48
    2.2.4 主题旅游与旅游类型  48-49
  2.3 主题旅游的分类  49-58
    2.3.1 主题旅游分类的原则  49-50
    2.3.2 主题旅游分类的意义  50
    2.3.3 主题旅游的分类  50-58
第三章 主题旅游规划的内涵、目标和原则  58-70
  3.1 主题旅游规划的内涵  58-63
    3.1.1 主题旅游规划的概念  58-61
    3.1.2 主题旅游规划的特点  61-63
  3.2 主题旅游规划的目标  63-65
  3.3 主题旅游规划的原则  65-70
第四章 主题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和核心理论  70-112
  4.1 主题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  70-92
    4.1.1 旅游行为与审美心理学  70-81
    4.1.2 市场供需体系与需求创造  81-83
    4.1.3 体验经济与旅游深度体验  83-86
    4.1.4 空间组织与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86-89
    4.1.5 文化创意与历史文化景观再现  89-90
    4.1.6 规划理论与旅游空间规划  90-91
    4.1.7 资源合理利用与持续旅游  91-92
  4.2 主题旅游规划的核心理论  92-112
    4.2.1 旅游资源(R):主题立意基础,寻求市场卖点  93-95
    4.2.2 旅游市场(M):主题选择方向,把握游客动机  95-96
    4.2.3 旅游主题(T):主题规划核心,AVC有机组合  96-103
    4.2.4 旅游产品(P):主题开发结晶,追求组合效益  103-107
    4.2.5 规划目标:三大效益平衡,以达永续经营  107-108
    4.2.6 规划调控:系统论与控制论的政策优化  108-112
第五章 主题旅游规划的方法和评价体系  112-137
  5.1 主题旅游规划的方法  112-118
    5.1.1 主题确定的多种途径法  113-115
    5.1.2 主题开发的要素整合法  115-116
    5.1.3 主题演绎的情景规划法  116-117
    5.1.4 主题评估的综合集成法  117-118
  5.2 主题旅游规划的评价体系  118-137
    5.2.1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118-127
    5.2.2 旅游市场定位开发评价体系  127-133
    5.2.3 旅游资源与旅游市场的组织技术体系  133-137
第六章 主题旅游规划拟解决的核心问题  137-162
  6.1 旅游主题的确立  137-141
    6.1.1 确立原则  137-139
    6.1.2 确立途径  139-141
  6.2 旅游主题的物化与深化  141-159
    6.2.1 主题情节的安排  141-147
    6.2.2 主题场景的布置  147-155
    6.2.3 主题氛围的塑造  155-159
  6.3 旅游主题的实施与保障  159-162
    6.3.1 组织经营建设  159-160
    6.3.2 政策与法规保障  160-162
第七章 主题旅游规划的实践应用与分析  162-203
  7.1 知性主题—环境旅游之湿地旅游规划  162-177
    7.1.1 环境旅游规划目标—物境构造  162-163
    7.1.2 环境旅游规划原则  163-164
    7.1.3 环境旅游规划方法  164
    7.1.4 实例研究—湿地旅游规划  164-177
  7.2 情性主题—文化旅游之西夏文化旅游规划  177-188
    7.2.1 文化旅游规划目标—情境塑造  178
    7.2.2 文化旅游规划原则  178-179
    7.2.3 文化旅游规划方法  179-180
    7.2.4 实例研究—西夏文化旅游规划  180-188
  7.3 意性主题——特种旅游之户外探险旅游规划  188-203
    7.3.1 特种旅游规划目标—意境营造  189
    7.3.2 特种旅游规划原则  189-190
    7.3.3 特种旅游规划方法  190
    7.3.4 实例研究—户外探险旅游规划  190-203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203-209
  8.1 主要研究结论和创新点  203-207
    8.1.1 主要研究结论  203-206
    8.1.2 创新点  206-207
  8.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07-209
    8.2.1 有待完善的工作  207
    8.2.2 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07-209
致谢  209-210
参考文献  210-217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17

相似论文

  1. 重塑民俗旅游景区的精神空间,F592.7
  2. 体育旅游主题公园规划研究,F592
  3. 主题街区对城市旅游的影响研究,F299.2
  4. “主题旅游”中的纪念品开发与设计研究,F592
  5. 旅游主题策划的理论与实践,F592
  6. 中运河沿岸战争主题旅游开发研究,F592.7
  7. 大连旅游景点的发展对策研究,F592.3
  8. 崆峒山道教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F592
  9. 龙虎山道教文化与旅游发展,F592.7
  10. 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公园开发研究,F592
  11. 旅游主题公园核心竞争力的识别和培育研究,F590.6
  12. 文化旅游主题式开发研究,F592
  13. 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研究,TU984.18
  14. 亲水·空间·融合,TU984.18
  15. 城市广场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研究,TU984.18
  16.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要素研究,TU984.18
  17. 城市步行街景观特色分级指标体系研究,TU984.18
  18. 千岛湖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研究,TU984.18
  19. 基于场所精神的长沙城市广场景观调查与分析,TU984.18
  20. 山地城市滨江空间设计研究,TU984.18
  21. 农业景观在风景区建设中的价值与应用研究,TU984.1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区域规划、城乡规划 > 城市规划 > 城市规划布局 > 特殊分区规划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