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研究

作 者: 谭黎明
导 师: 陈恩林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史
关键词: 中华书局 十三经 春秋战国时期 楚国 包山楚简 春秋左传 战国策 教育出版社 司马迁 史记
分类号: K22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781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为研究对象。依据马列主义国家理论,结合古代历史文献,以王国维“二重证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充分运用近年来发现的地下考古资料,全面、系统、深入地探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中央官制、地方官制以及职官的管理制度等主要问题,力图勾勒出一条楚国官制演进变迁的发展脉络。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独树一帜,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透过官制,可以清楚地看到楚国是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贵族政治体制的国家,这种政治体制对于楚国历史的兴衰以及对后世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政体的建立与发展演变都具有重要意义。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前人虽已作了不少研究,但对楚国官制全面加以研究与总结,本文可以说是开始了一个新的里程。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4-7
第一章 绪论  7-15
第二章 楚国中央官制的设置  15-89
  第一节 楚国家的建立  15-20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令尹的设置  20-48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中央主要部门职官的设置  48-81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其它中央职官的设置  81-89
第三章 楚国地方官制的设置  89-150
  第一节 春秋时期楚国县制的产生  89-122
  第二节 战国时期楚国县制的变化及其郡的产生  122-126
  第三节 基层行政机构  126-133
  第四节 地方政权组织的补充——战国时期的封君制  133-150
第四章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职官的管理制度  150-160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选官标准与原则  151-154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职官的考核奖惩制度  154-160
第五章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与中原诸国官制的比较  160-173
  第一节 楚国与中原诸国政权体制的比较  160-163
  第二节 楚国与中原诸国官名爵制的比较  163-166
  第三节 楚国与中原诸国宰辅制度的比较  166-173
第六章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官制的影响  173-181
  第一节 楚国官制对楚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173-175
  第二节 楚国官制对中原诸国官制的影响  175-178
  第三节 楚国官制对秦末农民起义军建制的影响  178-181
第七章 结语  181-185
参考资料  185-195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95-196
论文摘要(中文)  196-202
论文摘要(英文)  202-206

相似论文

  1. 《<史记>选读》教学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G633.3
  2. 《战国策》词语的切分及其复音词计量研究,H131
  3. 另眼看“战国策”派,K265
  4. 《史记》法律词语研究,H131
  5. 论司马迁的孝道与《史记》孝文化,I206.2
  6. 《战国策》士人形象分析,I206.2
  7. 楚国纪南城南垣水门的复原研究,TU984.114
  8. 价值观与东周时期的齐秦军功爵制,K225
  9. 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太子监国制度研究,K235
  10. 高拱经济思想及其改革研究,K248
  11. “向死而生”窥疑生命的价值,I206.2
  12. 司马迁司马光政治思想之异同,D092
  13. 陆费逵出版经营理念与策略研究,G239.29
  14. 东周时期楚国都城形制研究,TU984.114
  15. 洪亮吉及其《春秋左传诂》评述,B249
  16. 论楚国丝绸纹样艺术的审美特点,K876.9
  17.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道德的思想基础及价值取向,K225
  18. 汉学家的中国古史画卷,H315.9
  19. 《战国策》讽谏语的语用策略初探,H13
  20. 《史记》中心理动词的语法、语义研究,H141;H13
  21. 《史记·李将军列传》研究,I206.2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5年) >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5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