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

作 者: 尹五元
导 师: 王建中;张志翔
学 校: 北京林业大学
专 业: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关键词: 铜壁关自然保护区 植物多样性 区系 经济价值评估 威胁 保护
分类号: Q948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6年
下 载: 568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为了有效地保护铜壁关自然保护区丰富而独特的植物多样性,本文在保护区植被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植物群落调查分析方法、植物区系组成分析方法和生物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对该地区的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物种多样性层次野外调查和编目统计结果表明,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内共有野生维管植物248科1316属3767种,分别占全国维管植物总科、属、种数的68.13%、40.99%、13.87%。其中种子植物201科1202属3517种及变种,包括新分类群8种和新记录种12种。从植物区系组成来看,热带分布科占总科数的74.67%,热带分布属占总属数的74.21%;热带分布属中以亚洲热带分布属最多,占总属数的28.17%。分布区类型分析表明该地区的植物区系具有热带亚洲区系的特点,属于古热带植物区,马来西亚亚区中的滇、缅、泰地区。进一步分析表明,此区系具热带北缘的性质。本区地史上受第四纪冰期的影响甚小,使其作为植物的避难所,保存了大量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保护区有国家级保护植物58种,云南省级保护植物52种。本区还有东亚特有科6个,中国特有属10个,中国特有种911种,隶属427属,129科,占总种数的25.90%,铜壁关特有种43个。植物群落多样性层次将该区植被划分为7个植被型、14个植被亚型、41个群系。应用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来测度群落内的多样性(α多样性),用Sorenson指数来测度群落间的多样性(β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Margalef指数值的变化符合生物多样性随海拔的增高而降低的规律。各植被类型的Pielou指数均大于0.9,高均匀度体现出群落具有较多的稀疏种和较少的富集种。任意两种植被类型之间的Sorenson指数值均超过0.5,说明保护区内各种植被类型之间具有较高的生境异质性。对铜壁关龙脑香林群落研究结果表明,在龙脑香林组成中,有95.5%的属为热性区系;上层乔木以阿萨姆娑罗双占优势,群落内乔木树种数和个体数随径级增加呈下降趋势;群落下层植物种类多样,木质大藤本发达,具有板根、老茎生花现象等,因此认为,铜壁关的龙脑香林属热带季雨林,是缅甸北部的热带雨林向东北分布的极限类型。植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使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花费法等对保护区植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直接使用价值为5223.6万元,间接使用价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11
1 引言  11-19
  1.1 研究背景  11-12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6
    1.2.1 概况  12-14
    1.2.2 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14-15
    1.2.3 调查地的研究历史  15-16
      1.2.3.1 解放前的采集及研究历史  15
      1.2.3.2 解放后的采集及研究概况  15-16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6-17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7
  1.5 重点解决的问题  17-19
2 研究地区概况  19-26
  2.1 保护区地理位置  19-20
  2.2 地质地貌  20-22
    2.2.1 地质特征  21
    2.2.2 地貌特征  21-22
      2.2.2.1 山地  21
      2.2.2.2 河谷和盘地  21-22
      2.2.2.3 特殊地貌  22
  2.3 水系  22
  2.4 气候特征  22-23
    2.4.1 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更为湿热  22
    2.4.2 年降雨量大,但干湿季悬殊  22-23
    2.4.3 保护区内气候垂直带谱完整  23
  2.5 土壤  23
  2.6 保护区自然地理条件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23-24
    2.6.1 特殊的地势及优越的气候条件是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形成的基础  24
    2.6.2 深切陡峻的高中山地利于植被垂直带谱的形成  24
    2.6.3 水文土壤条件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24
    2.6.4 保护区所处位置奠定了植物的多样性和特有性基础  24
  2.7 保护区周边社区社会经济概况  24-26
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6-31
  3.1 样地设置及调查  26-27
    3.1.1 调查因子  26
    3.1.2 植被调查  26
    3.1.3 样地数据的统计整理  26-27
  3.2 种子植物区系组成分析方法  27
  3.3 多样性分析方法  27-28
    3.3.1 群落内多样性(α多样性)的测度  27-28
    3.3.2 群落间多样性(β多样性)的测度  28
  3.4 系统聚类  28-29
  3.5 专项调查研究  29
  3.6 研究技术路线  29-31
4 物种多样性研究  31-67
  4.1 种子植物区系及其多样性特征  31-50
    4.1.1 区系的基本组成  31-32
    4.1.2 科级的统计及分析  32-37
      4.1.2.1 科的数量结构分析  32-34
      4.1.2.2 科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34-37
    4.1.3 属水平的统计及分析  37-45
      4.1.3.1 属的数量结构分析  37
      4.1.3.2 属的分布区类型统计  37-43
      4.1.3.3 属级区系分析与比较  43-45
    4.1.4 种级的统计及分析  45-49
      4.1.4.1 种的分布区类型统计  45-46
      4.1.4.2 种的分布区类型分析  46-49
    4.1.5 区系特点分析  49-50
      4.1.5.1 植物种类异常丰富  49
      4.1.5.2 地理成分多样复杂,具有广泛的联系性  49
      4.1.5.3 具有强烈的亚洲热带性质,尤其是热带印缅性质  49
      4.1.5.4 具有强烈的西部性质  49-50
      4.1.5.5 新分类群和新记录植物种类丰富  50
  4.2 种子植物特有现象分析  50-56
    4.2.1 科级特有类群分析  51-52
    4.2.2 属级特有类群分析  52-54
      4.2.2.1 中国东部和中部特有分布变型  52
      4.2.2.2 中国南部特有分布变型  52-54
    4.2.3 种级特有类群分析  54-56
  4.3 种子植物区系成分的垂直变化  56-61
    4.3.1 热带成分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57-58
    4.3.2 温带成分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58-59
    4.3.3 温带成分与热带成分之比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59-61
    4.3.4 世界分布与中国特有成分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61
  4.4 珍稀保护植物  61-64
    4.4.1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种类  61-62
    4.4.2 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和特有性评价  62
    4.4.3 珍稀保护植物生存现状评价  62-64
  4.5 小结与讨论  64-67
    4.5.1 科属种组成丰富,但分化程度较弱  64
    4.5.2 地理成分复杂、联系广泛  64-65
    4.5.3 具有强烈的亚洲热带性质,尤其是热带印缅性质  65
    4.5.4 与干旱生境的联系不紧密  65
    4.5.5 新分类群和新分布植物种类丰富  65
    4.5.6 特有植物丰富  65-66
    4.5.7 珍稀保护植物众多  66-67
5 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67-96
  5.1 森林植物群落多样性  67-79
    5.1.1 保护区植被分类系统  67
    5.1.2 保护区主要植被类型  67-79
      5.1.2.1 热带雨林  67-72
      5.1.2.2 季雨林  72-73
      5.1.2.3 常绿阔叶林  73-75
      5.1.2.4 落叶阔叶林  75
      5.1.2.5 竹林  75-77
      5.1.2.6 灌丛  77-78
      5.1.2.7 稀树灌木草丛  78-79
  5.2 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测度  79-88
    5.2.1 群落内多样性  80-86
      5.2.1.1 群落总体α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80-81
      5.2.1.2 群落不同层次α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81-86
    5.2.2 群落间多样性  86-87
    5.2.3 植物多样性的聚类分析  87-88
  5.3 龙脑香群落研究  88-94
    5.3.1 龙脑香林的植物区系组成与外貌  88-90
    5.3.2 群落的层次结构和生态特征  90-92
    5.3.3 与热带亚洲龙脑香林群落比较  92-94
  5.4 小结与讨论  94-96
6 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96-122
  6.1 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价  96-103
    6.1.1 生物多样性价值计算方法  96-97
    6.1.2 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计算  97-103
      6.1.2.1 直接使用价值  97-98
      6.1.2.2 间接使用价值  98-103
    6.1.3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价值分析  103
  6.2 植物资源分类与评价  103-110
    6.2.1 植物资源分类与评价  104-109
      6.2.1.1 药用植物  104-105
      6.2.1.2 食用植物  105-106
      6.2.1.3 观赏植物  106
      6.2.1.4 芳香植物  106-107
      6.2.1.5 油脂植物  107
      6.2.1.6 淀粉植物  107
      6.2.1.7 蜜源植物  107
      6.2.1.8 纤维植物  107-108
      6.2.1.9 鞣质植物  108
      6.2.1.10 染料植物  108
      6.2.1.11 树脂与树胶植物  108
      6.2.1.12 其他经济植物  108-109
    6.2.2 植物资源利用及保护的措施  109-110
      6.2.2.1 以保护为主,合理利用  109
      6.2.2.2 主管部门应加强管理和指导  109
      6.2.2.3 综合利用,就地加工  109
      6.2.2.4 积极开展引种栽培  109-110
  6.3 植物多样性受威胁因素分析  110-113
    6.3.1 生境丧失和片断化  110
    6.3.2 资源过度利用  110-111
    6.3.3 毁林开荒对保护区的蚕食  111-112
    6.3.4 森林火灾  112
    6.3.5 旅游活动的影响  112-113
  6.4 植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113-119
    6.4.1 建立生物走廊带  113
    6.4.2 退化龙脑香林的恢复  113-115
    6.4.3 珍稀植物的迁地保护  115-116
    6.4.4 建立生物防火隔离带  116-117
    6.4.5 加强生态旅游的管理  117
    6.4.6 社区共管措施  117-119
      6.4.6.1 社区共管的原则  117-118
      6.4.6.2 社区共管的目标  118
      6.4.6.3 调整周边社区产业结构模式  118
      6.4.6.4 农村能源建设  118-119
  6.5 小结与讨论  119-122
    6.5.1 小结  119-120
    6.5.2 讨论  120-122
7 结论与创新  122-125
  7.1 结论  122-124
  7.2 新颖之处  124-125
参考文献  125-133
附录: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名录  133-187
作者简介  187-188
导师简介  188-190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成果  190-191
致谢  191-192
博硕士论文同意发表的声明  192

相似论文

  1. 吉林市历史风貌区保护研究,TU984.114
  2. 兴城古城保护研究,TU984.114
  3.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4. HID灯整流效应的研究,TM923.32
  5. 2D人脸模板保护算法研究,TP391.41
  6. 矢量CAD电子图纸保护系统研究,TP391.72
  7. 基于距离映射码的安全指纹认证研究,TP391.4
  8. 芦苇基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Q174.1
  9. 乌贼墨—黄芪合剂缓解化疗副作用研究,R285.5
  10. 论我国农民环境权的保护,D922.68
  11. 酵母抗冻性研究及其在冷冻面团中的应用,TS213.2
  12. 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研究,X36
  13. 低蛋白平衡日粮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饲养环境的影响,S828.5
  14. 公共行政学范式的厘清与界定,D035
  15. 江苏省陆栖濒危脊椎动物分布格局及优先保护区研究,Q948.2
  16. 羊种布鲁氏菌16M优势蛋白抗原的鉴定,S852.61
  17. 栖霞山景区植物资源调查、保护与开发利用,Q948
  18. 傣族生态文化及其法律保护研究,D922.6
  19. 连续种植超级稻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S511
  20. 防治土传棉花黄萎病微生物有机肥研制与生物效应研究,S435.621
  21.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全菌结合类M蛋白亚单位灭活疫苗的研制,S858.28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