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法律问题研究

作 者: 党艳峰
导 师: 邓纲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法律
关键词: 中小企业 集合债券 融资 法律问题
分类号: F832.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前,我国已经成功发行了四笔中小企业集合债券:“07深圳中小债”为10.3亿元规模,有20家企业组成联盟,“07北京中关村债”为3.05亿元规模;有4家企业组成联盟,“09大连中小债”为.5.15个亿规模,有8家企业组成联盟,“10武汉中小债”,为2个亿规模,有5家企业组成联盟。虽然具体到每家企业被分摊的债券资金只有几千万元,然而,对于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来说,集合债券融资其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债券融资的实际操作运行中,集合债券的发行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遭遇了诸多的法律尴尬;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模式在我国遭遇到的法律尴尬进行分析,指出造成这种法律上尴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为根本的原因是我国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法律规则的缺陷;本文作者提出了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遭遇的法律尴尬的建议和见解。试图从法律上找到一条解决中小企业债券融资面临的法律尴尬的途径,为解决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法律问题提供新的思维、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集合债券概论。主要内容包括了集合债券的含义、集合债券融资模式的制度价值、集合债券融资模式的缺陷。第二部分我国集合债券融资法律规则的缺陷。主要内容包括了融资主体资格法律规则的缺陷、融资程序法律规则的缺陷、融资条件法律规则的缺陷、资金使用法律规则的缺陷。第三部分企业债券融资法律规制的域外比较与启示。主要内容包括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债券融资,以美国和日本为例;新兴工业国家企业债券融资,主要是以东南亚国家为例;各主要国家企业债券市场的比较与启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了国外债券在市场规模、发行方式、组织架构、债券现货交易流动性、政府在债券投资、利率体系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以及我国在发展债券市场中应得到哪些启示,吸取哪些教训。第四部分我国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法律规范的完善。本部分中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完善集合债券法律体系、完善保护债券投资者利益的立法、改革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制度、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债券交易市场、完善社会监督体系、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全文目录


摘要  6-8
Abstract  8-12
引言  12-14
一、集合债融资概论  14-20
  (一) 集合债的含义和制度价值  14-15
    1. 集合债的含义  14
    2. 集合债的制度价值  14-15
  (二) 集合债融资模式的比较优势  15-17
    1. 与一般企业债券比较  16
    2. 与银行贷款的比较  16-17
  (三) 集合债融资模式的缺陷  17-20
    1. 信用链条的缺陷  17-18
    2. 时间的不确定性与不匹配性并存  18-19
    3. 发行门槛较高  19-20
二、我国集合债融资法律规则的缺陷  20-23
  (一) 融资主体资格法律规则的缺陷  20
  (二) 融资程序法律规则的缺陷  20-21
  (三) 融资条件法律规则的缺陷  21-23
    1. 对债券发行前提条件的法律限制  21-22
    2. 对债券利率的法律限制  22-23
    3. 对债券累计发行总额的法律限制  23
  (四) 融资资金使用法律规则的缺陷  23
三、企业债券融资法律规制的域外比较和启示  23-29
  (一) 西方主要国家的债券融资  23-25
    1. 美国  24-25
    2. 日本  25
  (二) 亚洲新兴工业国家的债券融资  25-27
  (三) 与各主要国家企业债券市场的比较  27-29
    1. 市场规模比较  27
    2. 债券发行方式比较  27
    3. 债券市场组织架构比较  27-28
    4. 债券市场流动性比较  28
    5. 投资国债比较  28
    6. 利率体系比较  28-29
四、我国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法律规范的完善  29-36
  (一) 完善中小企业债券融资法律体系  29
  (二) 完善保护债券投资者利益的制度  29-31
  (三) 完善中小企业债券发行制度  31-32
    1. 完善企业债券发行的监管制度  31
    2. 弱化行政干预,发挥市场作用  31
    3. 建立多层次的债券市场  31-32
  (四)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债券交易市场  32
    1. 促进债券上市交易  32
    2. 建立多层次的债券交易市场  32
  (五) 完善社会监督体系  32-35
    1. 完善信用评级制度  33
    2. 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督责任  33-34
    3. 充分发挥企业债券承销商的监管作用  34
    4. 确立合理的债券市场风险管理模式  34-35
  (六) 完善其他相关法律制度  35-36
结束语  36-37
参考文献  37-39
致谢  39

相似论文

  1. 风险视角下新浪微博融资行为研究,F49
  2. 融资融券对我国证券市场股票交易影响研究,F832.51
  3. 医药类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F275
  4. 我国民办高校资本市场融资研究,G648.7
  5. X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私募股权融资方案研究,F426.7
  6. 我国民办高校融资问题探讨,G648.7
  7. 项目融资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研究,F283
  8. 煤矿安全监察法律问题研究,D922.62;X922.2
  9. 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F301
  10. 基于故障树的BOT融资风险评估方法研究,F283
  11. 安徽省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F276.5
  12. 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研究,F276.3
  13.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核心员工激励机制的效应研究,F276.5
  14.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分析,F276.44
  15. WS公司资金信托增资扩股融资方式研究,F832.49
  16. 健全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前信用评级体系研究,F832.4
  17. 我国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问题研究,F205;F299.2
  18. 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若干法律问题探析,D922.28
  19. 电子支付法律问题研究,F832.2
  20. 建设工程“黑白合同”法律问题探析,F284
  21. N市地铁建设融资模式研究,F299.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金融市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