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历史上云南文化交流现象研究

作 者: 李晓斌
导 师: 王文光
学 校: 云南大学
专 业: 专门史
关键词: 文化交流 云南民族 现象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云南地区 移民文化 少数民族群体 少数民族文化
分类号: K297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2年
下 载: 759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云南民族文化的交流、变迁问题是云南历史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史料的重新挖掘、整理和新的研究方法的探索,从大文化交流的角度对影响云南民族文化交流的各类因素进行了系统、深入的探讨,归纳、总结了不同时期云南民族文化交流与变迁所具有的阶段性特征。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云南族群的互动与文化交流。在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云南已存在文化交流。当时的文化交流主要伴随族群的活动(如昆明族由西向东的迁徙、汉人、叟人迁入云南等)而发生,正是此类族群间的互动成为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由族群互动引起的文化交流、传播,使云南原始文化形成了你来我往、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具有了互渗性的特点,为以后云南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创造了条件。第二部分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所出现的云南民族文化交流、变迁现象进行了分析、探讨。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云南各少数民族群体在不断地迁徙过程中形成了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使各族文化的交流、涵化成为可能;同时,随着商业、移民等文化传播途径的发展,汉移民开始进入云南地区,随之出现了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涵化。因而,这一时期是云南民族文化交流逐渐形成的时期。从先秦至魏晋南北朝,由于迁入云南地区的汉民数量有限,少数民族人口占绝对优势,因而在这一阶段的文化涵化过程中主要体现为汉移民较多地丧失他们的民族特性,变服从俗融合于当地少数民族。但是,这一涵化过程并非是单向的汉移民被夷化的过程。汉移民文化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继续发挥着其涵化功能。因此,这一时期的民族文化交流、变迁与民族体的交融具有不平衡性和渐进性的特点。第三部分探析了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云南民族文化交流与变迁现象。唐宋时期,云南民族继续着民族的分化与重组,特定的历史条件与背

全文目录


第一章 从考古文化看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云南族群的互动与文化交流  11-18
  第一节 石器时代  11-14
  第二节 青铜时代  14-18
第二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云南的文化交流  18-37
  第一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云南文化交流的途径  18-26
    一、先秦至秦阶段  18-21
    二、两汉阶段  21-23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阶段  23-26
  第二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云南的民族文化交流  26-34
    一、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26-27
    二、文化冲突  27-31
    三、民族分化  31-32
    四、文化的涵化与民族体的交融  32-34
  第三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云南文化交流的特点  34-37
    一、文化交流的不平衡性及其原因  34-36
    二、文化交流的渐进性  36-37
第三章 南诏、大理国时期云南的文化交流  37-79
  第一节 南诏、大理国时期云南文化交流的途径  37-55
    一、人口迁徙  37-41
    二、商业途径  41-44
    三、白蛮的中介作用  44-46
    四、宗教的途径  46-55
  第二节 南诏大理时期云南的文化交流与民族体的交融  55-69
    一、文化的交流和民族体的交融  55-68
    二、民族的分化  68-69
  第三节 南诏、大理国时期云南文化交流和民族体交融的特点  69-79
    一、文化交流与民族体交融的不平衡性  69-72
    二、文化交流与民族体交融的局限性  72-74
    三、文化交流与民族体交融的渐进性  74-75
    四、文化交流与民族的地域封闭性  75-79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云南的文化交流  79-212
  第一节 元明清时期影响云南民族文化交流的几个重要因素的分析  79-107
    一、屯田  79-92
    二、商业  92-97
    三、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  97-102
    四、宗教  102-106
    五、婚姻  106-107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云南的民族文化交流与民族体的交融  107-167
    一、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融  107-159
    二、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  159-161
    三、云南与异域文化的交流  161-167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云南的民族分化  167-168
  第四节 元明清时期云南民族文化交流特点分析  168-212
    一、共性与多元并存的特点  168-182
    二、民族文化交流与民族体的交融由平坝城镇向山区逐步推进的特点  182-198
    三、由强制性移民向自发性移民的转变  198-212
参考文献  212-220

相似论文

  1. 论红河和谐社会建设中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D633
  2. 云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研究,G641
  3. 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发展与创新研究,G120
  4.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自我发展机制研究,G122
  5. 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立法研究,D927
  6. 唐代前期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互动研究,K242
  7. 关于云南电视台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研究,G222
  8.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化相关法律问题研究,F592
  9. 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研究,G124
  10.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G222.3
  11. 从和谐文化视角论繁荣少数民族文化,G122
  12.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民族关系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C95
  13.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历史教科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G633.51
  14. 朱仙镇清真北寺研究,B967
  15. 多元文化关系中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法理思考,G112
  16. 多元文化空间冲突与融合的理论分析与区域实证研究,G07
  17. 库区移民文化调适研究,F127
  18. 人类学视野下生态移民的文化变迁,D632.4
  19. 移民地区旅游规划研究,F592
  20. 1965年以来美国印度移民研究,K712.54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地方史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