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废渣特性及其多元复合对水泥基材料高性能的贡献与机理

作 者: 严捍东
导 师: 孙伟
学 校: 东南大学
专 业: 结构工程
关键词: 大坝混凝土 结构棍凝土 磨细矿渣 高钙粉煤灰 超细低钙粉煤灰 Ⅰ级低钙粉煤灰 复合胶凝材料 强度 碳化 抗冻性 孔隙率 干燥收缩 自生收缩 化学收缩 互补效应 毛细孔压力 相对湿度 单纯形重心设计
分类号: TU52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1年
下 载: 703次
引 用: 1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首先针对大坝混凝土使用性能与特点,充分论证了三峡二期工程大坝混凝土掺用Ⅰ级低钙粉煤灰,不仅不会带来负面效应,而且有效提高了混凝土的抗裂性、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这将有利于提高三峡大坝的服役寿命,并揭示了产生这一结论的细观和微观机理。 但是,低钙粉煤灰特有的低活性、低CaO含量使得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抗碳化性能随粉煤灰掺量增加而降低。对三峡大坝这类设计强度龄期长(90d)、保护层厚的非配筋结构,这并不会产生负面影响。但对于大量的其它配筋结构用高性能混凝土而言,低钙粉煤灰降低混凝土早期强度和抗碳化能力却是急待解决的关键技术和理论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对四种不同活性、不同CaO含量工业废渣,即磨细矿粉、高钙粉煤灰、超细低钙粉煤灰、Ⅰ级低钙粉煤灰对水泥基材料减水效果、早期强度和抗碳化能力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的研究,提出可以在不使用任何化学激发剂和特殊工艺的情况下,通过降低水胶比,充分发挥不同性质废渣复合所具有的互补效应,使低钙粉煤灰应用于结构混凝土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性质废渣及其复合对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体积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探讨了水泥基材料化学减缩、干燥收缩自生收缩间的定性和定量关系,提出了能够正确评估不同性质废渣对低水胶比水泥基材料自生收缩影响程度的结构和数学模型。应用单纯形重心设计方法在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废渣复合比例、龄期间建立了定量的数学解析式,从而提高了多元复合废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科学性,并实现对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预测。最后提出了能够正确模拟不同性质废渣复合产生的叠加效应对混凝土结构(浆体孔隙率)和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贡献的数学模型。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低钙粉煤灰掺量对大坝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由于低钙粉煤灰的减水效应及水化7d开始发生的火山灰反应细化孔径和密实界面结构作用,粉煤灰大坝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增长率、折压比、抗冻性均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干缩应变值则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并可用回归方程来定量描述粉煤灰掺量和龄期与干缩应变值、抗冻性指标的关系。这充分说明通过大掺量Ⅰ级低钙粉煤灰,并复合使用高效减水剂和引气剂,可以在低水泥用量、低用水量,低水胶比的情况下,配制出具有高抗裂性、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的水工高性能混凝土,且不存在“缺钙”的问题。但是,粉煤灰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抗碳化性能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降低。 废渣减水特性及其互补效应:废渣取代水泥量较高时,废渣的减水效果按高钙粉煤灰、磨细矿粉、Ⅰ级低钙粉煤灰、超细低钙粉煤灰的顺序降低。废渣的减水效果与其自

全文目录


摘要  4-7
英文摘要  7-13
第一章 绪论  13-25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3-14
  1.2 水泥基材料中废渣应用研究概况及存在问题的综述  14-22
    1.2.1 水泥基材料中粉煤灰应用研究的概况及存在问题  14-17
    1.2.2 水泥基材料中矿渣应用研究概况及存在问题  17-20
    1.2.3 复合废渣水泥基材料应用研究概况及存在问题  20-22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22-25
第二章 试验原材料、试验方案设计和方法  25-44
  2.1 试验原材料  25-38
    2.1.1 水泥  25-29
    2.1.2 粉煤灰  29-35
    2.1.3 磨细矿粉  35-38
  2.2 试验方案设计  38-40
  2.3 试验方法  40-44
第三章 大掺量低钙粉煤灰大坝混凝土性能研究  44-65
  3.1 粉煤灰大坝混凝土的宏观性能研究  45-58
    3.1.1 力学性能研究  45-47
    3.1.2 收缩性能研究  47-49
    3.1.3 抗冻性能研究  49-54
    3.1.4 抗碳化性能研究  54-58
  3.2 大坝混凝土细观和微观结构研究  58-63
    3.2.1 粉煤灰水泥浆体水化过程研究  58-60
    3.2.2 粉煤灰水泥浆体浆体孔结构研究  60-63
  3.3 本章小结  63-65
第四章 废渣特性及其多元复合互补效应的研究  65-95
  4.1 废渣及其复合废渣的减水效应和机理研究  66-74
    4.1.1 砂浆减水剂用量试验结果  66-69
    4.1.2 废渣减水效果的机理分析  69-74
  4.2 废渣及其复合废渣的活性效应和机理研究  74-86
    4.2.1 废渣及其复合废渣砂浆的抗压强度试验结果  74-78
    4.2.2 废渣及其复合废渣活性效应机理的研究  78-86
  4.3 废渣及其复合废渣抗碳化能力和机理研究  86-92
    4.3.1 废渣及其复合废渣砂浆的抗碳化能力试验研究  86-87
    4.3.2 废渣及其复合废渣提高水泥基材料抗碳化能力的机理研究  87-92
  4.4 本章小结  92-95
第五章 低水胶比复合废渣水泥基材料体积稳定性研究  95-119
  5.1 化学减缩和自生收缩的关系  96-99
  5.2 废渣及其复合废渣对水泥砂浆自生收缩影响的研究  99-111
    5.2.1 废渣特性对砂浆自生收缩的影响规律  99-103
    5.2.2 自生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关系  103-107
    5.2.3 三元复合胶材对砂浆自生收缩和干燥收缩的影响  107-111
  5.3 自生收缩结构和数学模型的建立  111-116
  5.4 本章小结  116-119
第六章 多元复合废渣混凝土制备技术及性能研究  119-140
  6.1 单纯形重心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  120-123
  6.2 多元复合废渣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123-134
    6.2.1 多元复合废渣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规律  123-129
    6.2.2 多元复合废渣混凝土抗折强度变化规律  129-131
    6.2.3 多元复合废渣混凝土劈拉强度变化规律  131-134
  6.3 多元复合废渣混凝土砂浆-粗骨料界面粘结强度的研究  134-136
  6.4 多元复合废渣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  136-138
  6.5 本章小结  138-140
第七章 复合废渣叠加效应的数学模型  140-151
  7.1 基准水泥浆体材料-结构-性能数学模型  140-143
  7.2 复合废渣的叠加效应数学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143-149
  7.3 本章小结  149-151
结论与展望  151-156
参考文献  156-166
致谢  166-167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167-168

相似论文

  1. 湿度变化对胶合木梁工作性能的影响,TU366.3
  2. 硅气凝胶/玻化微珠复合保温砂浆研究,TU551
  3. 硫酸氨基葡萄糖非酶褐变及表面改性研究,R914
  4. 储藏条件对稻谷陈化的影响研究,S511
  5. 静电收集法测氡的湿度效应研究,X837
  6. 铁基非晶合金压磁性能研究,TG139.8
  7. 洗衣干衣机中湿度传感器的应用研究,TP212
  8. 我国东部地区30年夏季(6-9月)高温闷热天气研究,P468.021
  9. 进化决策的模型、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TP311.1
  10. 湿度和应变率对纸质缓冲材料能量吸收特性的影响,TB535.1
  11. 人工湿地中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研究,Q16
  12. 植物功能群多样性对实验群落生产力的影响,Q948
  13. 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吸引FDI相互关系的研究,F832.6
  14. KDP晶体潮解机理及材料溶解可加工性试验研究,O73
  15. 浮游植物物种丰富度对集群生物量与稳定性影响的研究,Q948.8
  16. 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自生收缩的试验研究,TU528
  17. FDI对我国工业制品贸易的影响研究,F752.68
  18. 中国对别国FDI挤占效应的实证分析,F224
  19. 台商直接投资对两岸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F727
  20. 高性能混凝土的干燥收缩和自生收缩试验研究,TU528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材料 > 非金属材料 > 水泥制品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