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配合比设计和路用性能研究

作 者: 张嘎吱
导 师: 沙爱民
学 校: 长安大学
专 业: 道路与铁道工程
关键词: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 连续级配 间断级配 最大干密度 反应机理 温度应力 设计龄期 强度标准 配合比设计
分类号: U416.21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658次
引 用: 3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在我国的一些省份获得了应用,实践表明它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和很好的使用前景。然而,目前《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中没有这种材料的技术规定,且已有的研究结论又缺乏系统性,因此设计和施工单位在具体应用时随意性很大。为了给今后的施工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深入开展了以下五项研究工作:(1)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材料配合比研究(2)水泥粉煤灰化学反应机理研究;(3)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材料路用性能研究;(4)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力学分析;(5)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1.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材料配合比研究共包括集料级配范围的研究,结合料与集料比例研究,水泥与粉煤灰比例研究。 (1)集料级配范围的研究中,首先开展了以最大密度曲线n幂公式为依据的连续级配范围研究;其次开展了以美国AASHTO中的25mmNMNS级配范围为基础的间断级配范围研究,并进一步指出在这种间断级配的骨架——密实类型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应将水泥和粉煤灰计入2.36mm以下细料含量中,而且4.75mm以上粗集料的骨架间隙率VCAmix必须小于捣实状态下纯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DRC;在对几种骨架——密实结构配合比设计方法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既能解决离析问题,又能保持传统骨架——密实结构特色的悬浮骨架——密实结构。 (2)在结合料与集料最优比例研究中,首先给出了最优结合料剂量的体积计算方法,其次在保持水泥粉煤灰比例不变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结合料含量的最大干密度试验,得到一张最大干密度与结合料含量的关系曲线图。此图的最大干密度峰值所对应的比例即为结合料与集料的最优比例,此时结合料剂量恰好填满集料空隙形成密实式结构,试验表明这种结构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最后,确定出当集料级配在连续级配范围内变化时,结合料与集料的最优比例范围。 (3)水泥与粉煤灰最优比例的研究目的是在此比例下,水泥与粉煤灰的物理化学作用对路用性能的贡献均得到充分挖掘。鉴于粉煤灰火山灰反应慢,水泥水化速度快,因此可用强度后期的增幅来判断比例的优劣,增幅越大,比例越优。由于不同地区水泥与粉煤灰的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故最优比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相关因素的影响。

全文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16
  1.1 问题的提出  11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1-16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22
  2.1 研究内容  16-19
  2.2 技术路线  19-21
  参考文献  21-22
第三章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材料配合比研究  22-69
  3.1 原材料性质  22
  3.2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的集料级配范围  22-43
    3.2.1 连续级配  23-30
    3.2.2 间断级配  30-41
    3.2.3 折断级配  41-42
    3.2.4 小结  42-43
  3.3 水泥与粉煤灰的比例研究  43-52
    3.3.1 水泥与粉煤灰最优比例的影响因素分析  43-46
    3.3.2 路用性能指标选择  46-47
    3.3.3 研究方法  47
    3.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7-52
    3.3.5 小结  52
  3.4 结合料与集料的比例研究  52-68
    3.4.1 结合料、集料比例研究  52-55
    3.4.2 结成结构对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55-62
    3.4.3 结合料、集料最佳比例范围研究  62-67
    3.4.4 小结  67-68
  参考文献  68-69
第四章 水泥粉煤灰化学反应机理研究  69-109
  4.1 粉煤灰对水泥水化的影响  69-74
    4.1.1 粉煤灰对单一水泥矿物水化的影响  70-72
    4.1.2 水泥粉煤灰水化速率的变化  72-74
  4.2 水泥对火山灰反应的影响  74-79
    4.2.1 火山灰反应机理  74-77
    4.2.2 水泥水化对火山灰反应的影响  77-79
  4.3 水泥 - 粉煤灰系统的水化  79-90
    4.3.1 水化过程  79
    4.3.2 水化产物  79-89
    4.3.3 水泥 - 粉煤灰系统的界面结构和耦和机制  89-90
    4.3.4 水泥 - 粉煤灰系统水化产物的变迁  90
  4.4 粉煤灰对集料界面结构和产物的影响  90-93
  4.5 水化反应和火山灰效应的数值化分析  93-96
  4.6 火山灰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96-101
    4.6.1 火山灰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96-98
    4.6.2 各种因素对火山灰反应的影响  98-101
  4.7 水泥粉煤灰间最优比例的动力学分析  101-105
    4.7.1 复合反应机理近似处理法  101-103
    4.7.2 多相反应动力学处理法  103-105
  4.8 本章小结  105-106
  参考文献  106-109
第五章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材料路用性能研究  109-130
  5.1 试验方法与方案  109-111
    5.1.1 路用性能指标选择  109
    5.1.2 试验方案  109-110
    5.1.3 试验方法  110-111
  5.2 强度与刚度  111-118
    5.2.1 强度指标  111-112
    5.2.2 结果分析  112-114
    5.2.3 延迟时间对混合料强度和干密度的影响  114-115
    5.2.4 养生条件对混合料强度的影响  115-118
  5.3 收缩特性  118-121
    5.3.1 试验结果  118
    5.3.2 结果分析  118-121
  5.4 冲刷特性  121-122
    5.4.1 试验结果  121
    5.4.2 结果分析  121-122
  5.5 疲劳特性  122-125
    5.5.1 试验结果  122-124
    5.5.2 结果分析  124-125
  5.6 设计参数  125-127
  5.7 本章小结  127-129
  参考文献  129-130
第六章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力学分析  130-143
  6.1 路面弯沉和层底拉应力  130-131
  6.2 温度应力  131-141
    6.2.1 基本假定  131
    6.2.2 温度应力计算模型  131-132
    6.2.3 温度应力计算  132-139
    6.2.4 计算结果分析  139-141
  6.3 本章小结  141-142
  参考文献  142-143
第七章 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143-152
  7.1 影响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混合料性质的因素  143-144
  7.2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思路  144-146
  7.3 混合料组成设计  146-151
    7.3.1 原材料质量要求  146-147
    7.3.2 混合料组成设计  147-151
  参考文献  151-152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152-154
  8.1 本文主要结论  152-153
  8.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153-154
致谢  154-155
攻读博士期间  155

相似论文

  1. 珠三角地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智能化系统,TU528
  2. 水泥—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设计方法和性能研究,U416.2
  3. 以矿渣为基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研究,U414
  4.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材料水泥冷再生技术研究,U414
  5. 沥青混合料GTM设计方法在内蒙古的应用技术研究,U414
  6. 新型轻钢组合墙体受压承载力研究,TU392.5
  7. 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TU528
  8.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在常张高速公路上的应用研究,U416.217
  9. 滨海地区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研究,TU528
  10. 重庆市沥青混凝土路面厂拌冷再生设计及技术研究,U414
  11. 保温结构混凝土工作性及力学性能研究,TU528
  12.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技术性能研究,U414
  13. 路用引气混凝土工艺及耐久性室内试验研究,U414
  14. 高性能膨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系统开发研究,TU528
  15. 彩色路面设计与工程应用研究,U416.217
  16. 长大桥梁排水性沥青路面材料与结构性能研究,U414
  17.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面层与基层间沥青混合料功能层研究,U416.216
  18. 环氧沥青在桥面铺装中的应用研究,U443.33
  19. 冷再生技术在陕西高速公路路面大修中的应用,U418.6
  20. 排水性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工艺研究,U416.2
  21. 基于劣化模式和结构部位的桥梁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及应用研究,U444

中图分类: > 交通运输 > 公路运输 > 道路工程 > 路基、路面工程 > 路面工程 > 路面:按使用材料分 > 碎石路面、碎石基层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