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督促程序制度设置的问题及其完善研究
作 者: 林旭
导 师: 廖中洪
学 校: 西南政法大学
专 业: 民事诉讼法学
关键词: 督促程序 支付令 支付令效力 制度完善
分类号: D925.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991年我国颁布的《民事诉讼法》在立足与于我国的司法实践并借鉴外国成功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增设了督促程序,立法者试图以这样一种简便、快捷的程序来解决部分特殊的债务案件以起到快速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缓解法院审判压力的目的。但是由于我国以前既无督促程序方面的立法经验,更无客观存在的司法实践,督促程序的运行情况不尽如人意,司法实践中适用督促程序的案件数量极少且效果很不理想,一方面督促程序的程序功能未能实现,而另一方面大量本可以通过督促程序解决的案件也不得不适用繁复冗长的诉讼程序解决。本文采用比较法的方法对督促程序的程序制度进行梳理,通过与域外的督促程序立法、司法实践的横向对比,结合对我国现行督促程序的适用现状的实证分析,立足于我国司法实践的基础上以发现督促程序程序设置中的相关问题,进而提出完善我国督促程序的立法建议。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督促程序概述。该部分主要是界定督促程序的概念与厘清督促程序的性质。在明确了督促程序的概念及程序特点之后,笔者综合各学者的观点对督促程序的性质进行了辨析,认为督促程序是结合了诉讼程序与非讼程序的混合型程序,在程序的运行过程中交叉适用了非讼法理与诉讼法理。其次,在该部分中笔者对督促程序的历史沿革做了简要的介绍,简单勾勒了督促程序在国外及我国的发展图景。第二部分督促程序的域外考察与我国有关规定的比较研究。在该部分笔者以督促程序的运行为行文主线,穿插比较我国及具有代表性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督促程序在立法上的异同,并在分析异同的基础上提出笔者自己的见解。第三部分我国现行督促程序的实证考察及相关问题探讨。在该部分,笔者首先结合1995-2008年我国的法律年鉴绘制了督促程序十几年来适用情况的统计图,考察了我国督促程序的适用现状,并分析了我国督促程序适用现状不理想的程序障碍和制度缺陷。其次,笔者在该部分还探讨了支付令的效力、支付令之部分异议、第三人能否代位提出异议、保证人能否作为支付令申请的被申请人这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均是在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中未有规定或规定不甚明确者,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较为清晰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四部分完善我国督促程序的两点思考。在该部分中,笔者首先分别从督促程序的制度设计本身及配套制度的构建两个角度提出了笔者认为完善我国督促程序的思考,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完善我国督促程序的立法建议。
|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1 一、督促程序概述 11-14 (一) 督促程序内涵界定及性质辨析 11-13 1. 督促程序内涵界定 11 2. 督促程序性质辨析 11-13 (二) 督促程序的历史发展轨迹 13-14 二、督促程序的域外考察与我国有关规定的比较研究 14-24 (一) 督促程序的适用条件 14-16 (二) 债权人申请支付令的程序 16-18 1. 支付令申请的管辖法院 16-17 2. 债权人申请支付令的程式 17-18 (三) 法院对支付令申请的审查程序 18-19 1. 支付令申请的审查 18-19 2. 支付令的发出和送达 19 (四) 债务人对支付令的异议 19-21 (五) 督促程序的终结 21-23 (六) 错误支付令的救济 23-24 三、我国现行督促程序的实证考察及相关问题探讨 24-36 (一) 我国督促程序的适用现状 24-26 (二) 影响我国督促程序适用的程序障碍 26-28 1. 债权人程序选择权行使不充分 26-27 2. 债务人异议缺乏制约 27 3. 支付令申请费分担原则不合理 27 4. 督促程序与诉讼程序割裂 27-28 (三) 督促程序运作中的相关问题探讨 28-36 1. 支付令效力问题探讨 28-32 2. 第三人代位异议问题研究 32-33 3. 支付令之部分异议 33-34 4. 保证人能否成为支付令的被申请人 34-36 四、完善我国督促程序的两点思考 36-41 (一) 完善我国督促程序的思考 36-40 1. 督促程序自身制度设计的完善 36-38 2. 督促程序外的配套制度的完善 38-40 (二) 完善我国督促程序的几点立法建议 40-41 结语 41-42 致谢 42-43 参考文献 43-44
|
相似论文
-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922.68
- 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研究,D632.1
- 行政伦理视野下的当代中国廉政制度建设研究,D630.9
- 债权让与制度研究,D923
- 论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D923.2
-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研究,D925.2
- 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法律保障制度研究,D922.67
-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探析,D924.392
- 我国高校依法治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922.16
- 被告人附条件认罪处罚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925.2
- 论企业国有资产转让法律制度的完善,F123.7
- 我国侵权法上的安全保障义务研究,D923
- “非学校化”思想对中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启示,G641
- 论合同可得利益的认定及法律保护研究,D923.6
- 刑事和解视野下相对不起诉制度之完善,D925.2
- 论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完善,D925.1
- 我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之完善,D922.182.3
-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实务研究,D923.9
- 论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完善,D925.2
- 我国出入境管理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922.14
- 我国税务行政处罚制度的完善,D922.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