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酵母菌的分离、筛选以及对柑橘保鲜的机理研究

作 者: 龙超安
导 师: 邓伯勋;邓秀新
学 校: 华中农业大学
专 业: 果树学
关键词: 酵母菌 柑橘 青霉病 绿霉病 生物防治 抑菌机理
分类号: S66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1391次
引 用: 6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柑橘果品安全(无毒)防腐保鲜是国内外关注的问题,它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及果品贸易、柑橘产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多年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非常重视无毒防腐保鲜柑橘的研究。由于研究手段和方法等问题,至今没有理想的成果投产。本研究旨在利用柑橘果实表面及柑橘根际土壤中的有益酵母菌,研究生物防腐保鲜,以菌杀菌,以菌抑菌,以生物制剂代替化学防腐保鲜剂,克服化学药剂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提高柑橘果品防腐保鲜效果,主要结果如下: 1.酵母菌的分离、筛选和鉴定 从果园及柑橘果实伤口处中共分离和筛选了381株酵母菌(yeast)。经过离体和活体实验,筛选出一株能够有效防治柑橘采后青、绿霉病的拮抗菌株——34-9。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实验,在确定属之后,根据属的具体特征选择与本属的鉴定有关的实验,进一步鉴定表明该菌株属于真菌门半知菌纲丛梗孢目,隐球酵母科,克勒克酵母属(Kloeckera)的柠檬形克勒克酵母(Kloeckera apiculata)。 2.菌株(34-9)在活体上对柑橘青、绿霉病的抑制效果评价 在25℃下,2×10~8 CFU/ml的菌株(34-9)的悬浮液能够完全抑制病菌孢子浓度为2×10~4个/ml时柑橘果实青霉病(Penicillium italicum Wehmer.)的发生,对柑橘果实绿霉病(Penicillium digitatum Sacc.)也有极好的抑制效果;当菌株(34-9)的浓度降低为2×10~7CFU/ml时,对柑橘青、绿霉病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差,但可以延缓病害的发生。 3.菌株(34-9)在柑橘果实伤口处的生长情况 菌株(34-9)在有无柑橘青、绿霉病存在的情况下均能迅速在柑橘果实伤口定殖,接种48h后,数量可增加20倍以上;在有病菌存在的情况下,24h后菌株(34-9)的数量就增加66倍。菌株(34-9)和病菌孢子的接种时间与防治的效果有关,先接种菌株(34-9)的抑菌效果显著地好于同时或后于病菌接种的效果。 4.菌株(34-9)与常规的果实采后处理措施的研究 菌株(34-9)能够与常规的果实采后处理措施如化学杀菌剂、低温冷藏条件相结合。菌株(34-9)与低浓度的杀菌剂如多菌灵等混合使用,可以达到高浓度杀菌剂的

全文目录


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缩略词  12-13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3-31
  1 生物保鲜研究的必要性  13-14
    1.1 大力发展柑橘生产的需要  13
    1.2 提高柑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13
    1.3 柑橘产业化生产的需要  13-14
    1.4 减少用于柑橘防腐保鲜药剂毒性的需要  14
  2 生物防治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4-17
    2.1 生物防治的概念  14-15
    2.2 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  15-17
  3 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特点  17
  4 目前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及防治状况  17-19
  5 当前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研究热点  19-29
    5.1 拮抗菌的分离与筛选  19-20
    5.2 菌种的复壮与保藏  20-25
      5.2.1 尽量减少传代  21-22
      5.2.2 菌种经常纯化  22
      5.2.3 采用有效的菌种保藏方法  22-25
    5.3 拮抗菌的抑菌机理  25-29
      5.3.1 依靠产生抗菌素抑制病菌的生长  26
      5.3.2 与病菌竞争营养和空间  26-27
      5.3.3 重寄生现象(真菌寄生现象)  27-28
      5.3.4 影响寄主抗性  28
      5.3.5 其它物质对拮抗效果的影响  28-29
  6 采后病害生物防治商业开发的可能性以及发展前景  29-31
    6.1 拮抗菌的商品化应用  29-30
    6.2 发展前景  30-31
第二章 酵母菌的分离与筛选  31-45
  1 引言  31
  2 材料与方法  31-37
    2.1 从果蔬表面或根际土壤自然生长的微生物中分离  31-34
      2.1.1 从柑橘果实表面分离酵母菌  31-33
      2.1.2 从柑橘根际土壤中分离酵母菌  33-34
    2.2 从柑橘果实伤口分离酵母菌  34
    2.3 “in vitro”筛选实验  34-36
    2.4 从现有的酵母菌中筛选  36-37
    2.5 所有数据均采用SA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37
  3 结果与分析  37-43
    3.1 酵母菌分离结果  37
    3.2 “in vitro”筛选实验  37-40
      3.2.1 初选  37-38
      3.2.2 复选  38-39
      3.2.3 第二次复选  39
      3.2.4 酵母与病菌的活菌数  39-40
    3.3 酵母菌与青、绿霉菌的混合培养结果  40-43
    3.4 酵母拮抗菌的筛选  43
  4 讨论  43-45
第三章 酵母菌对柑橘采后病害的抑制效果  45-50
  1 引言  45-46
  2 材料与方法  46-47
    2.1 材料  46
    2.2 方法  46-47
      2.2.1 “in vivo”实验  46
      2.2.2 菌株(34-9)抑菌效果的分析  46-47
      2.2.3 拮抗菌株抑菌浓度的筛选  47
      2.2.4 菌株(34-9)发挥效益的分析  47
  3 结果与分析  47-49
    3.1 菌株(34-9)不同处理对柑橘青、绿霉病的抑制效果  47
    3.2 菌株(34-9)的不同浓度对柑橘采后青、绿霉病的防治  47-48
    3.3 菌株(34-9)的接种时间对柑橘青、绿霉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48-49
  4 讨论  49-50
第四章 菌株(34-9)的鉴定及部分生理指标的测定  50-63
  1 引言  50
  2 材料与方法  50-57
    2.1 无丝状营养细胞的培养形态  50
    2.2 丝状酵母菌的镜检  50-51
    2.3 掷孢子(Ballistoconidia)的镜检  51
    2.4 子囊孢子的镜检  51
    2.5 碳源同化实验-生长谱法  51-52
    2.6 氮源同化实验  52
    2.7 糖类发酵鉴定  52
    2.8 维生素需要量鉴定  52-53
    2.9 类淀粉化合物形成测定  53
    2.10 对高浓度D-葡萄糖生长的鉴定  53
    2.11 不同的培养基配方  53-56
    2.12 部分生理指标的测定  56-57
      2.12.1 耐乙醇能力测试  56
      2.12.2 致死温度测试  56
      2.12.3 生长曲线测试  56
      2.12.4 比生长速率的计算  56-57
  3 结果与分析  57-61
    3.1 形态学特征  57-58
    3.2 生理生化特征  58-59
    3.3 部分生理指标的测定  59-61
      3.3.1 耐乙醇能力  59
      3.3.2 致死温度  59-60
      3.3.3 生长曲线  60
      3.3.4 比生长速率  60-61
  4 讨论  61-63
第五章 K.apiculata在柑橘果实上的生长动态  63-67
  1 引言  63
  2 材料与方法  63-64
    2.1 材料  63
    2.2 方法  63-64
      2.2.1 K.apiculata在柑橘果实伤口的繁殖速度  63
      2.2.2 不同处理的K.apiculata在果实伤口的生长速度  63-64
  3 结果与分析  64-65
    3.1 K.apiculata在柑橘果实伤口的繁殖速度  64
    3.2 不同处理的K.apiculata在果实伤口的生长速度  64-65
  4 讨论  65-67
第六章 K.apiculata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67-73
  1 引言  67
  2 材料与方法  67-68
    2.1 K.apiculata产生抗菌素的研究  67-68
    2.2 K.apiculata与病菌竞争营养的检测  68
      2.2.1 K.apiculata在PDA上抑菌实验  68
      2.2.2 K.apiculata在PDB上的抑菌实验  68
    2.3 K.apiculata对病菌的直接作用  68
  3 结果与分析  68-71
    3.1 拮抗菌产生抗生素的情况  69
    3.2 K.apiculata与病菌竞争营养的情况  69-70
      3.2.1 在PDA上对病菌的作用  69
      3.2.2 在PDB上对病菌的作用  69-70
    3.3 K.apiculata对柑橘青、绿霉病菌的直接作用  70-71
  4 讨论  71-73
第七章 K.apiculata在柑橘贮藏中的应用  73-79
  1 引言  73
  2 材料与方法  73-75
    2.1 实验材料  73
    2.2 实验方法  73-75
      2.2.1 2002年—2003年实验  73-74
      2.2.2 2003年—2004年实验  74-75
  3 结果与分析  75-77
    3.1 2002年—2003年实验结果  75-76
    3.2 2003年-2004年实验结果  76-77
  4 讨论  77-79
第八章 总讨论  79-85
  1.拮抗酵母菌对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的应用  79-82
    1.1 应用于采后病害生物防治研究的酵母菌特点及种类  79
      1.1.1 拮抗酵母菌的特点  79
      1.1.2 拮抗酵母菌的种类  79
    1.2 拮抗酵母菌的作用机制  79-80
      1.2.1 竞争作用(营养、空间等的竞争)  79-80
      1.2.2 寄生作用  80
      1.2.3 诱导寄主抗性  80
      1.2.4 抗生作用  80
    1.3 拮抗酵母菌的商品化应用及发展前景  80-82
      1.3.1 拮抗酵母菌的商品化应用  80-81
      1.3.2 发展前景  81-82
  2.生物保鲜的安全性  82
  3.应用的方法  82-83
  4.预期的风险分析和效益分析  83-85
    4.1 风险分析  83
    4.2 效益分析  83-85
      4.2.1 经济效益分析  83
      4.2.2 社会、环境效益分析  83-85
创新点与下一步研究打算  85-86
参考文献  86-100
照片及说明  100-102
附录Ⅰ 酵母各属检索表  102-105
附录Ⅱ 酵母菌(34-9)急性检测报告  105-109
附录Ⅲ 论文及成果  109-110
致谢  110

相似论文

  1. 红肉脐橙和‘国庆四号’温州蜜柑中CHS和CHI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对类黄酮积累的调控机制,S666.4
  2. 基于遗传算法的柑橘图像分割,TP391.41
  3. 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生物防治及其生态有机药肥研制,S436.421
  4. 产酶溶杆菌OH11菌株几丁质酶基因的功能研究,TQ925
  5. Fengycin对Rhizopus stolonifer作用机理研究,TS201.3
  6. 荧光定量PCR方法在土传烟草青枯病生防研究中的应用,S435.72
  7. 斑痣悬茧蜂对甜菜夜蛾幼虫的搜寻行为研究,S476.3
  8. 不同管理模式稻田节肢动物多样性研究,S511
  9. Bacillus subtilis fmbJ抗菌脂肽对Rhizopus stolonifer作用机理研究,TS255.1
  10. 茶渣提取蛋白及饲料化利用的初步研究,S816
  11. 金属硫蛋白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及其对重金属响应的研究,Q78
  12. 一株黄瓜枯萎病拮抗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相关特性的研究,S436.421
  13.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柑橘品质分级技术研究,TP391.41
  14. 糖尿病和糖尿病假丝酵母菌阴道炎大鼠模型阴道组织中TGF-β1的表达,R711.3
  15. 冰糖橙和大红甜橙果实成熟过程中糖酸含量变化研究,S666
  16. 苦瓜皂甙抑菌机理初探及其抑菌模型建立,R285
  17. 纳米银材料对植物病原细菌抑制作用的研究,TB383.1
  18. 普鲁兰类酵母G7b菌株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TQ925
  19. 三种柑橘砧木对锌、铁胁迫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S666
  20. 柑橘溃疡病防治的药剂筛选试验,S436.66
  21. 柑橘种质资源抗溃疡病评价,S436.66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园艺 > 果树园艺 > 柑桔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