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乌里·希克与中国当代艺术—“私人收藏”的个案研究

作 者: 孔立雯
导 师: 吕澎
学 校: 中国美术学院
专 业: 当代艺术与策划
关键词: “麻将” CCAA 收藏标准 中国当代艺术 策展机制
分类号: J12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该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探讨一个通过“研究”(Research)来建构并完善个人收藏体系的特殊案例。乌里·希克(Uli Sigg)——一个来自西方中立国(瑞士)的商人、外交家,是什么激发并促使他产生“收藏中国当代”的想法,又是什么让他保持对中国当代艺术长久且从未间断过的研究热情。30多年,2000多件藏品,他到底做了哪些与“中国当代艺术”主题相关的事,影响过哪些重要艺术人物的命运。在这些人和事的变迁,中国本土的艺术家、学者、以及收藏家们又该有怎样的反思?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首屈一指的收藏家,希克其实一直在做两件事:1、理解和进一步理解中国,持续30余年之久。2、不断找机会,让中国当代艺术品走向世界,让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上受到重视。本文以展览“麻将”(Mahjong)和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这两项乌利·希克个人标志性的艺术收藏及研究成果作为切入点,记述了其作为收藏家和“中国通”的心路历程,对身处中国及远观中国的多层次体会。将对中国当代艺术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语境进行追溯和讨论。希克将自己定义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家和研究者。作为亲自见证并深度参与了中国当代艺术30多年日新月异变迁的外国收藏家,他毫无疑问的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收藏方式”,强调了“仅仅购买和拥有作品并不等于收藏”、“收藏要从零开始学习”等重要观点。诚然,这里不是要对希克进行一番单纯的歌功颂德。古今中外,拥有大量藏品的个人收藏家不计其数,或巨资购买,或倾力捐建美术馆,但没有哪位会像乌里·希克奇特到投入大量的时间,以亲自拜访并与每一位艺术家交流作为决定收藏的前提。这种近乎“苦行的学者”般坚定不移的好奇心和研究热情,对“成为一个真正思考着的收藏家”这一独特目标的不断追求和实践,无时无刻不提醒着观者关注“当代艺术的本源”——作品背后的思想和语境。除了从艺术的角度切入,更包含在全球化的国际背景下中国改革开放30年对当代艺术从观念、创作,到具体展览、收藏活动在当下社会的意义,也从艺术展览体制的角度提供对收藏家制度构建及加快完善的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6
引言  6-8
第一章 “麻将”——海量收藏的全球巡展  8-21
  第一节 “中国性”的存在及其悖论  9-16
  第二节 “价值作品”的标准  16-18
  第三节 与其他西方重要当代收藏家的对比  18-21
第二章 CCAA/中国当代艺术奖  21-29
  第一节 中国的“透纳奖”——当代性及其悖论  22-25
  第二节 艺术批评的影响力问题  25-29
第三章 作为“明星收藏家”的争议与反思  29-34
  第一节 收藏理念及藏品归属  29-31
  第二节 西方“话语权”及其争议性  31-33
  第三节 众人说希克  33-34
结论  34-35
致谢  35-36
附录一:乌里·希克大事年表  36-39
附录二:中国当代艺术30 年影响力事件、人物回顾  39-45
参考文献  45

相似论文

  1. 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中的“身体”符号研究,J120.9
  2. 对中国当代艺术实践中艺术家主体性的思考,J120.9
  3. 麻将源流考,G899
  4. 中国当代艺术的边缘性美学研究,J120.9
  5. 为中国当代艺术把脉,J120
  6. 当代艺术坐标系统与自我剖析,J120.9
  7. 麻将·休闲,C912.82
  8. 东施效颦,J120
  9. 王广义艺术作品图式符号研究,J213
  10. 回到本地,J120
  11. 中国传统艺术资源与当代雕塑,J309.2
  12. 中国观念摄影研究,J405
  13.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都市社会空间,J213
  14. “都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当代艺术,J120
  15. 反叛与超越,I206.7
  16. 谁主沉浮?,J213
  17. 超前卫—意大利艺术的后现代选择,J205
  18. “扬州八怪”之怪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平庸,J209.2
  19. 从艺术家视角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J124
  20. “尺子”与尺度——关于艺术标准的思考,J0

中图分类: > 艺术 >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 中国艺术 > 艺术市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