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型聚对苯乙炔(PPV)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发光二极管和太阳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作 者: 黄艳
导 师: 谢如刚
学 校: 四川大学
专 业: 有机化学
关键词: 聚对苯乙炔 半导体聚合物 太阳电池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光伏效应
分类号: TN30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5年
下 载: 678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结构的可调性和具有光——电、电——光转换的特性,是当今国际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综述了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结构特点和发展现状,特别是其在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和光伏器件(PV)中的研究进展。聚对苯乙炔(PPV)及其衍生物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实现商业化半导体聚合物的材料之一,在PLED 和PV 器件中有广泛应用。本文设计合成端基含香豆素,主链含方酸、吡唑啉基的三大类九种新型PPV 衍生物,以及一种新型吡唑啉低聚物和三种新型含锚定基团的小分子化合物,并对其热稳定性、光致发光、电致发光、光伏性质及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用香豆素封端的简单合成方式可以有效的调节聚合物的发光颜色和提高聚合物的发光效率而不影响聚合物主链的电子结构;主链含吡唑啉基团的PPV 型共聚物在薄膜状态下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效率,PLED 测试表明邻二乙烯苯聚合物的起亮电压大大高于对二乙烯苯类的聚合物;吡唑啉低聚物掺杂于高分子基质中具有明显高于相应小分子的荧光稳定性,并且其PLED 发出纯正的蓝光;主链含方酸的PPV 型共聚物与C60 衍生物(PCBM)共混后,具有较好的光伏效应,是一类有前景的太阳电池材料。

全文目录


中、英文摘要  2-8
第一章 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8-35
  1.1 引言  8
  1.2 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特性  8-11
    1.2.1 π电子共轭  8-9
    1.2.2 新的载流子——孤子、极化子和孤子晶格  9-11
  1.3 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进展  11-15
    1.3.1 聚对苯乙炔(PPV)及其衍生物  11-13
    1.3.2 聚烷基芴(PF)及其衍生物  13
    1.3.3 聚噻吩(PT)及其衍生物  13-15
    1.3.4 聚对苯(PPP)及其衍生物  15
  1.4 功能薄膜的制备  15-17
    1.4.1 旋涂法  16-17
    1.4.2 喷墨法与丝网印刷法  17
    1.4.3 自组装法  17
  1.5 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的应用  17-27
    1.5.1 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PLED)  18-20
    1.5.2 聚合物太阳电池  20-26
    1.5.3 其它  26-27
  1.6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7-28
  参考文献  28-35
第二章 吡唑啉衍生物与二乙烯苯共聚物的设计合成与发光性质研究  35-52
  2.1 设计思路  35
  2.2 合成实验部分  35-40
    2.2.1 合成路线  35-37
    2.2.2 仪器和试剂  37
    2.2.3 中间体的合成  37-39
    2.2.4 催化剂三邻甲苯基膦的合成  39
    2.2.5 目标聚合物的合成  39-40
  2.3 结果与讨论  40-50
    2.3.1 合成  40-43
    2.3.2 聚合物的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43-45
    2.3.3 聚合物电致发光性质研究  45-50
  2.4 小结  50
  参考文献  50-52
第三章 香豆素封端的 PPV 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和发光性质研究  52-73
  3.1 设计思路  52-54
  3.2 合成实验部分  54-60
    3.2.1 合成路线  55-56
    3.2.2 仪器和试剂  56-57
    3.2.3 中间体的合成  57-60
    3.2.4 目标聚合物的合成  60
  3.3 结果与讨论  60-70
    3.3.1 合成  60-62
    3.3.2 化合物5 与MEH-PPV 共混物的荧光光谱  62-63
    3.3.3 聚合物的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63-67
    3.3.4 聚合物电致发光性质研究  67-70
  3.4 小结  70-71
  参考文献  71-73
第四章 方酸衍生物与二乙烯苯的共聚物的合成与光伏性质研究  73-90
  4.1 引言  73-75
  4.2 设计思路  75
  4.3. 合成实验部分  75-79
    4.3.1 合成路线  75-77
    4.3.2 仪器和试剂  77
    4.3.3 中间体的合成  77-79
    4.3.4 目标聚合物的合成  79
  4.4 结果与讨论  79-87
    4.4.1 合成  80-82
    4.4.2 聚合物的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82-83
    4.4.3 聚合物的光伏性质研究  83-87
  4.5 小结  87
  参考文献  87-90
第五章 具有蓝色荧光的低聚物和含锚定基团的小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  90-110
  5.1 引言  90-91
  5.2 设计思路  91-92
  5.3 实验部分  92-98
    5.3.1 合成路线  92-94
    5.3.2 仪器和试剂  94
    5.3.3 中间体的合成  94-96
    5.3.4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96-98
  5.4 结果与讨论  98-108
    5.4.1 PPY 的合成  98-99
    5.4.2 PPY 的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99-101
    5.4.3 PPY 的电致发光性质研究  101-103
    5.4.4 化合物BQ 系的荧光性质  103-107
    5.4.5 BQ4 的电致发光性质研究  107-108
  5.5 小结  108
  参考文献  108-110
第六章 聚合物合成中涉及的一些合成问题的讨论  110-117
  6.1 PPV 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的讨论  110-114
    6.1.1 Gilch 法  110-112
    6.1.2 Wittig 反应  112-113
    6.1.3 Heck偶联反应  113-114
  6.2 低聚物PPY的合成  114-115
  参考文献  115-117
第七章 结论  117-119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119-122
致谢  122-123
声明  123

相似论文

  1. 有序多孔TiO2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TB383.2
  2. 智能太阳电池测试系统设计,TM914.4
  3. 变工况航天器太阳电池翼在轨热—结构分析,V442
  4. 采用电机驱动的太阳翼振动控制理论与仿真,V448.2
  5. 太阳电池I-V曲线测试系统和电极制备研究,TM914.4
  6.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电子输运特性研究,TM914.4
  7. 质子和电子辐照下双结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性能研究,TM914.4
  8. 掺杂大晶粒多晶Si薄膜的制备与电学特性,TM914.42
  9. 硅锗薄膜材料的RF-PECVD法制备及其在太阳电池中的应用,TM914.4
  10. P3HT:PCBM聚合物太阳电池的研究,TM914.4
  11. NIP型硅薄膜电池Al/ZnO复合背反射电极的研究,TM914.42
  12. 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初步探索研究,TM914.4
  13. CdS/Si-NPA异质结构阵列的光伏特性研究,TM914.4
  14. ZnSe薄膜电沉积制备,O649
  15. 透明导电膜ZGO的研究及其在硅基薄膜太阳电池中的应用,TM914.42
  16. 质子和电子辐照下三结非晶硅太阳电池性能衰退研究,TM914.4
  17. 非/微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衰退及稳定性研究,TM914.4
  18.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SSC)光阳极的研究,TM914.4
  19. 臭氧和紫外环境下PET薄膜损伤行为及对非晶硅电池的影响,TB383.2
  20. 电极性能改善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阳电池中应用的研究,TM914.4
  21. 太阳电池及相关测试设备的计量方法研究,TM914.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半导体技术 > 一般性问题 > 材料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