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宋人咏物词研究

作 者: 刘军霞
导 师: 尹占华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咏物词 苏轼 周邦彦 辛弃疾 骚雅派 南宋遗民词人
分类号: I207.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8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我国古代咏物文学源远流长的艺术长河里,宋人咏物词从整体上来说是最美的一朵浪花。因为两宋时期,涌现了许多颇有影响的大家,诞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咏物佳作。据路成文博士统计,“宋代咏物词的数量相当大”,已经“达到3200余首。”①在现存全部宋词中能占到百分之十五左右。成为宋词中的一种重要题材类型,引起后人的高度重视、广泛学习和深入研究。本文从拥有咏物“最工”②之作的北宋大家苏轼谈起,努力摆脱“史”的拘束,转而“以作家为本”,以其代表作品论之。全文依照我的导师尹占华先生把“整个宋词的发展分两大阶段,即北宋词与南宋词”③的研究结论,最终确定为四章,其中北宋占一章,南宋占两章,中间一章论述南渡及辛派词人咏物词。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在咏物词发展史上,南宋成就最为突出。蒋敦复《芬陀利室词话》曾云:“唐五代北宋人词,不甚咏物,南渡诸公有之,皆有寄托。”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亦云:“夫咏物南宋最盛,亦南宋最工。”故将南宋骚雅词派及宋末遗民的咏物词作为全文论述的重点,北宋只选取了具有咏物词开创之功的苏轼和“集北宋之大成,开南宋之先声”的周邦彦,这是全文第一章。其他词人诸如欧阳修、柳永等只是需要对比论述的时候谈及,不再作为重点。是因在咏物词这一领域,不是说只要是大家,就一定是咏物能手。第二章论述南渡及辛派词人的咏物词,分别以李清照和辛弃疾作为典型。此时期词人由于身处金人入侵,国家濒临灭亡,生活极为动荡的年代,所以备尝战乱之苦和漂泊流离之痛。他们常借咏物词抒发内心无比强烈的思乡念国之情,从而使咏物词的情志内涵得以极大地丰富。至于南宋骚雅词派则不能不论姜夔、史达祖、吴文英且需浓墨重笔,是为第三章,也是全文的核心部分。骚雅派词人以其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对咏物词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姜夔咏物以抒情见长,史达祖咏物以白描取胜,吴文英则“以其明显不同于稼轩派、白石派和他所师承的清真派的艺术独创性而在南宋词坛另开一派”,④自成一家。他的咏物词倾向于幽隐曲折,显得深婉密丽。到了宋末遗民词人周密、王沂孙、张炎等手里,咏物词成了他们表达怀念故国之情的最理想的寄托手法。赵翼(清)在《题遗山诗》里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所以宋末遗民词人以低回掩抑的词笔诉说着身世之哀与故国山河之恸,谱写了大量“悲悼家国之感恨,自伤身世之落寞”①的优秀作品,他们那似有若无的寄托手法、含蓄朦胧的咏物风格实在是到了炉火纯青、令后辈望尘莫及的地步!至此,宋人咏物词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本文的论述也到了最后一章,即第四章。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9
绪论  9-11
第一章 苏轼周邦彦咏物词的贡献  11-22
  第一节 苏轼对咏物词的开创  12-18
  第二节 周邦彦对咏物词的拓展  18-22
第二章 南渡及辛派词人对咏物词情志内涵的丰富  22-34
  第一节 南渡词人借咏物词写现实遭际  22-27
  第二节 辛弃疾及辛派词人借咏物词抒内心情感  27-34
第三章 骚雅派词人对咏物词的革新  34-50
  第一节 姜夔咏物词呈现新面貌  34-41
  第二节 史达祖咏物词擅长白描  41-45
  第三节 吴文英咏物词倾向幽邃  45-50
第四章 南宋遗民词人对咏物词艺术境界的升华  50-59
  第一节 周密咏物词中的故国之思  50-53
  第二节 王沂孙咏物词中的亡国之哀  53-56
  第三节 张炎咏物词中的身世之感  56-59
结语  59-61
参考文献  61-62
后记  62-63

相似论文

  1. 苏轼诗词英译风格研究,I046
  2. 苏轼表文研究,I207.6
  3. 苏轼文人画思想研究,J209.2
  4. 北宋革新派书法批评研究,J292.1
  5. 试比较苏轼与辛弃疾婉约词之异同,I207.23
  6. 苏轼文学作品中的水意象研究,I207.22
  7. “济南二安”词作的文化内涵解读,I207.23
  8. 苏轼贬谪期间书信研究,I206.2
  9. 周邦彦词两宋接受史研究,I207.23
  10. 苏轼、张耒黄州文学创作比较研究,I206.2
  11. 从苏轼的文翰解读宋丽关系,K244
  12. 苏轼咏物词研究,I207.23
  13. 中国古典诗词明月意象探赜,I207.22
  14. 苏轼人性论研究,B244
  15. 论东坡词的情态意象及其生命意识,I207.23
  16. 辛弃疾、陈亮词与南宋浙东学派,I207.23
  17. 论辛弃疾对庄子的接受,I206.2
  18. 赵以夫及其词研究,I207.23
  19.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I207.23
  20. 略论唐宋词中的陶渊明意象,I207.23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