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现代汉语补语划分方案的合理性研究

作 者: 吕艳红
导 师: 李敬国
学 校: 西北师范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补语 次级谓语 后置状语 语义指向
分类号: H1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现代汉语中,补语是个很复杂的成分,也很容易引起争议,前人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也取得了很大成果,但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以金立鑫先生提出的解决补语问题的方案为根据,对金立鑫先生采用“次级谓语”和“后置状语”解决补语问题的可行性进行了尝试性的探析。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概述现代汉语补语问题研究的主要成果,介绍了两种补语划分的方案,进而交代了本文研究的对象,并对语料来源和所使用的符号作了说明。第二、三章对“S一V一R一0”、“S一V一R”以及“S+V+得+R”句式中补语的语义选择情况进行说明。第四章对补语语义多指向的原因进行简要的分析。第五章利用第三、四章的语义指向研究成果和语言类型学原理,说明“次级谓语”和“后置状语”的合理性。并且从句法和语用平面说明了介词短语因位置的不同会在时体意义上,表达重心上,句子的焦点上存在差异。最后,我们采纳金立鑫先生“次级谓语”和“后置状语”的概念,从语义指向的角度对传统语法中的补语重新进行了分类,语义指向句中的名词性成分的补语即和句中的名词性成分有表述关系的叫次级谓语;语义指向述语动词对述语动词进行补充说明的成分以及述语动词后面的介词短语、数量短语,我们把它们叫做“后置状语”。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一章 绪论  9-22
  1.1 汉语补语问题的研究概况  9-22
    1.1.1 补语的定义研究概述  9-11
    1.1.2 述补结构的中心问题研究概述  11-12
    1.1.3 对带“得”的补语研究概述  12-15
    1.1.4 补语语义指向研究概述  15-18
    1.1.5 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8-20
    1.1.6 补语划分方案的理论介绍  20-22
  1.2 本文研究的对象、语料及所用符号说明  22
    1.2.1 本文研究的对象  22
    1.2.2 语料说明  22
    1.2.3 使用的形式符号说明  22
第二章 “S 一 V 一R 一0”和“S 一V 一R ”句式中 R 的语义选择情况  22-35
  2.1 “S 一V 一R 一0 ”句式中补语表述名词性成分的情况  23-25
    2.1.1 补语的语义表述主语  23-24
    2.1.2 补语的语义表述宾语  24-25
  2.2 “S 一V 一R ”句式中补语R 的语义选择情况  25-27
    2.2.1 补语语义表述主语  25-27
      2.2.1.1 补语的语义表述施事主语  25-26
      2.2.1.2 补语的语义表述受事主语  26-27
  2.3 补语的语义指向述语动词  27-35
    2.3.1 表示动作本身属性的词语作补语语义指向述语动词  27-28
    2.3.2 虚化补语语义指向述语谓词  28-33
    2.3.3 表程度的补语语义指向述语谓词  33-35
第三章 “S+ V + 得+R ”句式中补语 R 的语义选择情况  35-43
  3.1 对充当 R 的词语和 R 的成分归属分析  35-36
    3.1.1 充当 R 的词语(“得”后R 是非主谓短语)  35
    3.1.2 “S + V + 得+R ”中“R ”的成分分析(“得”后R 是主谓短语)  35-36
  3.2 对R 的语义指向研究  36-43
    3.2.1 非主谓短语作补语的语义指向  36-39
    3.2.2 “得”后是主谓短语的语义指向情况  39-43
第四章 补语语义多指向的原因分析  43-50
  4.1 补语语义多指向的原因  43-50
    4.1.1 补语的虚化程度不同造成的语义多指  45-46
    4.1.2 补语动词和述语动词的语义特征不同造成的语义多指  46-47
    4.1.3 主宾可换位造成的语义多指  47-49
    4.1.4 宾语的有无造成的语义多指  49-50
第五章 补语划分方案的合理性  50-64
  5.1 次级谓语的合理性  50-54
    5.1.1 次级谓语的述谓性  50-52
    5.1.2 次级谓语的类型学验证  52-54
  5.2 后置状语的合理性  54-58
    5.2.1 数量短语在状语位置和补语位置存在不对称性  54-55
    5.2.2 介词短语在状语位置和补语位置存在不对称性  55-58
  5.3 不同位置的介词短语存在的表义差异  58-64
    5.3.1 介词短语居前居后在语义上存在差别  58-60
    5.3.2 介词短语居前居后在时体意义上有差别  60-61
    5.3.3 介词短语居前居后在表达重心上有差别  61
    5.3.4 介词短语居前居后句子的焦点不同  61-64
结语  64-65
参考文献  65-70
后记  70

相似论文

  1. 《摩诃僧祗律》范围副词研究,H141
  2. 俄罗斯学生学习汉语趋向补语的难点及教学对策,H195
  3. 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趋向补语调查与分析,H195
  4. 汉语情态补语英译及对外汉语教学研究,H195
  5. 现代汉语“数+形+量”结构研究,H146
  6. 与汉语中的结果补语构造相对应的日语表达方式,H36
  7. 试论现代汉语副词的语义指向,H13
  8. 俄语区学生使用结果补语的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H195
  9. 情态副词多维考察,H146
  10. 《集异记》语法研究,H146
  11. 论协同副词的语义指向,H146
  12. 《佛本行集经》述补结构研究,H141
  13. 现代汉语补语位置研究,H146
  14. 现代汉语带“得”字的程度补语和状态补语的纠葛研究,H146
  15. 现代汉语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语序问题,H146
  16. 指元状态形容词状语的句法研究,H146
  17. 中高级韩国学生“得”字状态补语习得研究,H195.3
  18. 越南学生汉语可能补语偏误分析与教学对策,H195
  19. 俄罗斯学生趋向补语学习及其偏误研究,H195
  20. 高级阶段留学生“得”字情态补语句的习得考察,H195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法 > 近代、现代语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