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的形成及其在唐河县的运作(1953—1957)

作 者: 田锡全
导 师: 姜义华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制度安排 变动 民众反应
分类号: F32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426次
引 用: 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笔者利用丰富的档案资料和各种报刊资料,以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在基层的实际运作为研究对象,对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在1953—1957年期间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考察。论文中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影响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决策的各种因素的分析、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在地方的形成过程及其在基层的实际运作、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给民众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动等。 从第一章对影响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决策的各种因素的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952—1953年的粮价波动和粮食危机为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提供了时机。这次粮食危机出现的主要原因,首先在于国家调整粮食商业公私关系使私商活跃起来导致粮价波动,到1953年秋农民因惜售备荒不愿将粮食卖给国家,导致本已降低的粮食商品率进一步下降,使国家粮食购少销多的局面更加恶化。另外,粮食危机主要出现在受灾地区、粮食脱销地区及小城镇,大、中城市大体上是平静的。从河南的情况来看,私营粮商在1953年夏粮收购中就已被挤跨,他们在1953年秋的粮食购销危机中没有兴风作浪的空间。为了彻底解决1952年下半年即已出现的粮食购少销多的问题,中央政府制定了粮食统购统销政策。 1955年春粮食危机的出现,一定意义上促使中央政府加快出台了使粮食统购统销工作走上制度化的三定制度和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制度。这次粮食危机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城乡粮食统销工作中存在的缺点以及国家主要在成立合作社的地区、尤其是对这些地区的中农征购“过头粮”而引发的。三定制度和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制度的出台,大大强化了粮食统购统销制度。 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农产品计划配置制度,这是促成统购统销政策制定的深层次原因。在基本上接受了苏联的以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中心的过渡时期理论的前提下,中央政府在统购统销政策酝酿出台之际就将其纳入对农业和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战略措施之一。日伪的“粮谷出荷”和配售、国民政府的粮食征购制、苏俄的余粮征集制、斯大林时期的粮食收购制度等国内外相关的粮食购销制度的一些作法曾或多或少影响到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制定。同时,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制定也主要是中共中央结合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上述作法进行改进和调整的结果。 通过第二章对粮食统购统销在河南制度化与演变过程的考察可以看出: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从1953年10月出台到1955年三定制度和市镇定量供应制度的制定,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在1953—1957年期间,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不断的调整和演变,到1957年基本上形成了在农村和城镇分别以三定制度和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制度为主体,包括粮食市场管理制度、票证制度等在内的一整套制度体系。虽然后来粮食统购统销制度也有所调整,但是这一制度的一些根本原则在1953一1957年期间就已确立下来。另外,在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河南在三定办法的调整、农业社“以人定量”粮食分配办法的实行、粮食票证的发行和管理等方面出现了超前的现象。其中,河南农民首创的的农业社“以人定量”粮食分配办法后来被中央政府加以推广并纳入粮食统购统销制度中,粮食票证发行和管理上与中央政府有关规定的差异在1956年中期基本上消除了,而粮食三定制度方面的差异直到1957年后半年还依然存在,这也为粮食三定政策在农村实行时出现问题留下了隐患。 论文的第三章以唐河县为中心,从推行方式和推行系统两方面考察了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在基层的具体运作情况。从总体上看,1953一1957年期间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在基层的运作是以“全党动员,全力以赴”的方式得以推行的。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开展“运动”是其得以推行的重要形式。同时,统购统销政策的推行方式又决定了其推行系统必然是以党政系统为主导。为此,从上到下各级党政部门成立了与国家政权相联结的各级征、购、销机构。另外,既有的农业合作组织和粮食机构也成了推行政策的重要组织形式。从1955年起统购统销逐渐制度化后,粮食部门开始在党政系统的领导下越来越多地承担起统购统销的业务工作,粮食部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数量也日益膨胀起来。而统购统销的实行,一方面加快和促进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粮食系统的机构设置越来越多地侧重于为粮食统购统销制度服务。 论文的第四章以唐河县为中心,对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给民众日常生活带来的具体而微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在其实行的初期,即给城乡民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动。农民的日常生活从农业生产、粮食流通、日常消费到人际关系都受到统购统销的巨大影响。市镇定量供应制度对于市镇居民的消费方式来说,也不含于一次重大变革,尽管市镇定量供应制度为市镇居民的粮食消费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他们的粮食消费是被压在很低的水平之上,粮食定量标准的不停调整和变动,也给市镇居民的生活带来了紧张和不安。 统购统销的实行,对于缓解当时粮食购销紧张的局势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保障国家粮食供给、稳定物价、支持工业化建设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还促进了对农业、手工业和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1
前言  11-20
第一章 影响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决策的诸因素分析  20-47
  一、 两次粮食危机及其对策  20-30
    1952 秋-1953年秋的粮价波动和粮食危机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  20-27
    1955 年春的粮食危机与统购统销政策的强化  27-30
  二、 过渡时期理论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制定  30-34
    过渡时期国营经济“一翼”的提出  31-32
    过渡时期理论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制定  32-34
  三、 中国的工业化战略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制定  34-37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  34-35
    统购统销与中国工业化初创阶段的资金积累  35-37
  四、 国内外相关粮食购销制度  37-42
    日伪在沦陷区的“粮谷出荷”、配售政策  37-39
    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和战后的粮食征购制  39-40
    苏俄余粮征集制及斯大林时期的粮食收购制度  40-42
  小结  42-47
第二章 粮食统购统销的制度化及其演变  47-85
  一、 农村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的形成  47-58
    1955 年之前的粮食统购政策  47-51
    三定制度的实行及其调整  51-53
    农业社以人定量粮食分配办法的实行  53-58
  二、 城镇粮食统销制度的形成  58-62
    1955 年8月之前的粮食统销办法  58-59
    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制度的制定与调整  59-62
  三、 粮食市场管理制度的演变  62-66
    粮食市场管理基本原则的确立  62-64
    国家粮食市场的建立和关闭  64-66
  四、 粮食票证制度的建立  66-79
    缘起  66-67
    粮食票证制度的形成  67-75
    军用粮食票证制度的演变(1954-1957年)  75-79
  小结  79-85
第三章 粮食统购统销制度在基层的运作  85-115
  一、 “全党动员,全力以赴”的推行方式  85-96
    中国共产党人的粮食观  85
    “全党动员,全力以赴”  85-96
  二、 以党政为主导的推行系统  96-111
    党政系统在农村推行统购统销政策的粮食征、购、销机构  97-102
    党政系统推行市镇定量供应办法的组织机构  102-103
    统购统销中的农业合作组织  103-107
    粮食系统组织机构的调整与演变  107-111
  小结  111-115
第四章 粮食统购统销制度与民众日常生活  115-133
  一、 不安的乡村:粮食统购统销制度与农民日常生活  115-122
    农业生产  115-117
    粮食流通  117-118
    消费  118-121
    乡村中的人际关系  121-122
  二、 变动不居的定量标准:粮食统购统销制度与市镇居民日常生活  122-129
    初期的反应  122-125
    变动不居的定量标准  125-129
    节约粮食成了政治任务  129
  小结  129-133
结语  133-140
表格索引  140-141
文献目录  141-152
后记  152-153

相似论文

  1. 公允价值应用与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异化关系的实证研究,F832.51;F224
  2. 论股权变动的生效标准,D922.291.91
  3. 企业融资结构变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关系研究,F275
  4. 基于公司制度安排现状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F276.6
  5. 关于混合型偏微分方程初边值问题,O175.28
  6. 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美中贸易逆差影响的实证研究,F752.7;F224
  7. 人民币汇率的水平值变动及其波动性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F822.0;F224
  8. 论我国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D922.291.91
  9. 制度安排与审计独立性的研究,F239.221
  10. 保险合同效力问题研究,D922.284
  11. 上市公司季报披露信息与股价的关系研究,F276.6;F224
  12. 我国煤炭价格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F426.21
  13. 国内制造业库存管理的实证研究,F274;F424
  14. 欠发达县域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研究,F832.1
  15. 公允价值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研究,F233
  16. 金融资产管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F224
  17.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股市影响分析,F832.6;F832.51
  18. 公允价值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研究,F233
  19. 基于指标变动幅度的企业财务预警研究,F275
  20. 基于OKP技术汽油HCCI发动机燃烧特性及负荷拓展的试验研究,TK401
  21. 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F752.62;F224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