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莒南县土地改革研究(1941-1951)

作 者: 王友明
导 师: 姜义华
学 校: 复旦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地权分配 减租减息 土地改革 民众动员 经济发展
分类号: K29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4年
下 载: 754次
引 用: 1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土地问题是社会问题的总根源,是浓缩整个农村社会全部信息的全息元,因此也是深入研究农村社会和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中共进行的旨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减租减息土地改革运动几乎贯串于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全过程,成为中共整合社会、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乃至赢得战争的总抓手。然而,对于土地改革运动这样一个颇具研究价值的重要问题,在国内史学界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现有的研究多是基于宏大叙事式的研究方法,而各个地区由于自然、人文环境的差别,在土地问题上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也由此决定了在土改的方式方法、工作重点、运作过程、产生效果等方面的迥然不同,因此对宏观层次上土地改革研究的前提,是对各个地区土改不同情况的深入研究。本文选择被称作“山东的小延安”的山东莒南县的土地改革作为研究对象,在试图“穷尽”档案资料、充分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基础上,采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广泛开展对当事人诸如土改工作队队长、农救会会长、识字班队长、雇农、中农、民兵、地主子弟各色人等的访谈,获得了大量宝贵的口述资料,以“在场”式的乡土化历史书写方法,力图恢复和拼凑一幅尽量接近历史原貌的图画。全文共六章: 第一章阐述传统的土地关系。受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影响,该县平原和低山丘陵区在地权分配、土地使用、剥削关系等方面呈现截然不同的特点,平原区地权集中,多大地主,租佃关系发达,多采取土地大块出租的方式,带有资本主义经营性质的富农大佃户居多,地主采取的剥削形式以地租剥削为主;低山丘陵区地权分散,多经营地主,租佃关系少,且多小块出租,自耕农占绝对优势,在剥削关系上也以雇工剥削为主。传统土地关系的特点成为中共土地政策实施中无法回避的客观历史前提。 第二章论述减租减息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实施及其地权的变动。分析了在很长一个时期没有贯彻中共减租减息政策的原因,阐述在后来开展的减租减息运动中,针对该县实际而采取的极具地方特色的“拔地”、“找工”、“借粮”、“找问题”等措施,在客观上达到了转移地权、实现土地改革的目的,成为渐进的、和平的土地改革。 第三章论述在贯彻中共中央“五四”指示和土改复查中的地权变动。在土地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的情况下,继续坚持以土地改革为中心,在无土可改的情况下强调复查,为土改而土改,造成了地权分配上的“倒金字塔”结构。 第四章研究中共土地政策实施中的民众动员问题。在“一切服从战争”的口号下,土地改革的最大目的在于动员民众、整合社会、服务战争,其结果也确实达到了这个目标。在土改与参军支前的关系上,前者对后者的作用明显,但并非直接相关的关系,而是通过在土改中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动员机制,才将土改对参军支前的作用显现出来。 第五章集中探讨反特复查中的动员问题。反特复查作为动员的一种极端形式,即是土改的一个阶段和组成部分,又不同于以往的土改,使土改的本质发生了“异化”,在地主富农从经济的角度己被基本消灭的情况下,面对国民党大军的进攻,为有效实现对民众的动员,而采取“反特复查”的方针,制造出一个庞大的特务阵营,既可为革命找到农民所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敌人,又可通过对这些“特务地主”的扫地出门,将其土地及其他财富重新分配,以激起雇贫农新的狂热。 第六章对减租减息和土地改革的经济成效进行分析。由土改的主要目的决定的对土地及其他财产的一而再、再而三的重新分配,片面强调满足雇贫农的物质要求,其结果必然助长农民“吃大户”的平均主义思想,剥夺富农、侵犯中农、平分工商业,造成对生产力的破坏。

全文目录


图表索引  5-7
中文摘要  7-9
Abstract  9-13
前言  13-20
第一章 传统的土地关系  20-40
  一、 地权分配状况  20-26
  二、 土地使用  26-31
  三、 剥削关系  31-40
第二章 减租减息中的地权变动  40-63
  一、 “五一减租”  40-42
  二、 “双减”运动  42-47
  三、 “查减”运动  47-51
  四、 减租减息政策下的地权变动  51-63
第三章 土改中的地权变动  63-83
  一、 土地改革的初步进行  63-71
  二、 深入复查  71-75
  三、 土改政策下的地权变动  75-83
第四章 土改中的民众动员  83-116
  一、 民众动员--土改的真正目的  83-87
  二、 启发阶级觉悟  87-91
  三、 划分阶级成分  91-93
  四、 斗争大会  93-98
  五、 发展党组织  98-100
  六、 建立群众组织  100-102
  七、 参军支前  102-116
第五章 反特复查中的民众动员  116-133
  一、 反特复查问题的由来  116-118
  二、 反特复查运动的开展  118-120
  三、 乱打乱杀现象的发生  120-124
  四、 反特复查的后果及原因  124-126
  五、 反特复查的动员效果  126-133
第六章 土改经济成效分析  133-165
  一、 减租减息与经济发展  133-143
  二、 土地改革与经济发展  143-154
  三、 征购政策的历史命运  154-165
结束语  165-170
参考资料  170-180
附录  180-191
后记  191-192

相似论文

  1. 基于福利经济学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研究,F590
  2. 天津市高等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研究,G649.2
  3. 建国初期河南省土地改革运动研究,K27
  4. 审计服务经济发展问题研究,F239.4
  5. 吉林省服装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F426.86
  6. 环境规制视角下产业结构调整与外向型经济发展,F224;X2
  7. 河南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G649.2
  8.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商务英语人才知识结构需求,H319
  9. 广西西江经济带发展的生态哲学研究,F127
  10. 入境旅游消费与山东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F127;F224
  11. 顺昌县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F301
  12. 湖南报关行业的发展研究,F752.5
  13. 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G719.2
  14. 陕甘宁边区减租减息运动研究,K265
  15. 美国西海岸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K712
  16. 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D631.42
  17. 体育赛事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G80-05
  18. 经济发展背景下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G78
  19. 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研究,F249.2
  20. 玉溪市“市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F812.2
  21. 滇西北高寒山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F127;F224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地方史志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