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蒋维乔思想研究

作 者: 何宗旺
导 师: 麻天祥
学 校: 湖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近现代史
关键词: 思想研究 中国佛教史 居士佛教 教育制度 佛学研究 中国哲学史 教育实践活动 养生学 旧教育体制 重要贡献
分类号: B26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361次
引 用: 9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蒋维乔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佛教学专家、养生家,在近代思想文化界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力。 在教育方面,蒋维乔在早期几乎将全部的身心致力于近代中国的教育改革。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新教科书十余年里,他认真总结旧教育体制的经验、教训,积极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研究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并将其贯彻于新教科书和民国新教育制度之中,为我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哲学研究方面,他通过对我国哲学的考察与思考,先后撰写了《中国哲学史纲要》、《杨墨哲学》、《宋明理学纲要》等数部著作,提出了以哲学思想为经、以哲学家为纬的新的中国哲学史编撰体例和将中国哲学分为自然主义、人为主义、享乐主义、神秘主义、苦行主义、理性主义的新的哲学分派思想,对墨子、杨朱哲学进行了深深的剖析和辨证,对宋明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虽然其研究成果在当时影响力不够,但他关于中国哲学史的编写体例和分派思想在当时乃至在后来很长时期里具有自己独特的眼光,是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 在佛学方面,蒋维乔的《中国佛教史》是我国近代第一部佛教史著作,该书不仅对日人《支那佛教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而且新增了许多内容,使中国佛教史显得更加完整。《佛学纲要》是我国近代第一部佛教知识白话本著作,《佛教概论》是当时国内全面介绍佛教理论比较早的著作,这对佛教知识的普及和近代佛教的复兴,特别是居士佛教的复兴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在著作中,蒋维乔还结合自己的佛法修证和佛学研究经验,指出了佛学研究的方法及其重要性。 在养生学方面,蒋维乔以自己的实践研究中国传统的“静坐”养生法,不仅强调了道家“静坐”的养生意义,而且通过自己对佛法研修的结合,进一步肯定了佛法修炼的养生作用,从而改变了世俗界对佛法修炼的偏见,这对佛法的进一步推广和佛教的发展意义重大。 因此,无论从哪方面讲,蒋维乔不单纯是一位居士佛教史专家,也不单纯是一位养生家,而是一位在教育、哲学、佛学、养生学等领域都具有突出成就的历史人物。他既是学者,同时又是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6
前言  6-10
第一章 生平与思想变迁  10-36
  一、 孜孜进取,博求功名  10-12
  二、 顺应时势,经世致用  12-14
  三、 弃学从教,致力革命  14-17
  四、 投身教育,励志改革  17-21
  五、 壮志难酬,皈依佛门  21-22
  六、 回归故里,服务桑梓  22-25
  七、 卸政息影,世间世外  25-30
  八、 卸情却世,专持修养  30-36
第二章 教育思想  36-58
  一、 编辑新式教科书,推行近代新教育  36-39
  二、 推行新教育制度,致力近代教育改革  39-42
  三、 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坚决反对“读经”  42-44
  四、 创办学校,推广学校教育  44-46
  五、 提倡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重视教育方法的改进  46-51
  六、 道德培养为教育之本  51-53
  七、 提倡女子教育,提高女子文化素养  53-58
第三章 中国哲学史研究  58-88
  一、 独特的哲学史编撰思想  58-66
  二、 独特的哲学分派思想  66-74
  三、 泛论中国哲学  74-88
第四章 杨墨哲学研究  88-118
  一、 杨朱哲学研究  88-98
  二、 墨子哲学研究  98-118
第五章 宋明理学研究  118-137
  一、 关于理学的派别和渊源  118-120
  二、 从本体论到宇宙观  120-124
  三、 从人的本体到人生观  124-128
  四、 宇宙论--伦理与政治思想的基础  128-129
  五、 存养与为学--人格修养的重要途径  129-134
  六、 从方法论到认识论  134-137
第六章 道教研究  137-154
  一、 道家哲学研究  137-144
  二、 道教研究  144-154
第七章 养生思想  154-174
  一、 蒋维乔养生思想的产生及理论渊源  154-159
  二、 蒋维乔的养生理论和方法  159-166
  三、 蒋维乔养生理论和方法的是与非  166-174
第八章 佛学研究  174-209
  一、 中国佛教史的研究  174-180
  二、 佛教教理的研究  180-187
  三、 佛教研究方法论  187-192
  四、 佛教修持论  192-197
  五、 佛教人生观  197-201
  六、 蒋维乔对近代佛教的贡献  201-209
参考文献  209-211
后记  211-212

相似论文

  1. 何干之学术思想研究,D092
  2. 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G521
  3. 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史”书写的尝试与创新,B26
  4.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化研究,G641
  5. 杨荣国的《简明中国哲学史》研究,B26
  6. 陈独秀的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231
  7. 吴鞠通论治神志异常证的思想研究,R277.7
  8. 印度佛教大帅阿底峡生平及思想研究,B948
  9.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科学发展思想演化研究,D61
  10. 试论陈云的党的建设思想及现代启示,D261
  11. 广西民俗体育的养生价值研究,G852.9
  12.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节约能源资源思想研究,F206
  13. 中国现代伊斯兰学者达浦生《伊斯兰六书》研究,B968
  14. 《鶡冠子》研究,I206.2
  15. 建国以来邓小平统一战线思想研究,A849.16
  16. 江泽民教育思想研究,G40-092
  17. 《泰定养生主论》的文献学研究,R2-52
  18. 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研究,A811
  19. 易大厂篆刻艺术研究,J292.4
  20. 当前基层消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研究,D631.6
  21. 朱德党建思想研究,D26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现代哲学(191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