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渤海湾盆地深部层系油气成藏与分布规律研究

作 者: 牛嘉玉
导 师: 马宗晋;谯汉生
学 校: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专 业: 固体地球物理学
关键词: 渤海湾盆地 分布规律研究 油气成藏 总资源量 深层油气 构造变形样式 有效烃源岩 区域地质特征 有利勘探目标 新生界
分类号: P618.13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3年
下 载: 815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在收集和整理大量第一性勘探实际资料的基础上,从盆地的区域地质特征入手,结合深部烃源岩、储集岩和封盖层以及组合的特征,开展了深层典型油气藏的解剖,探讨和研究了深部油气成藏的条件和深部油气富集的规律。提出:对于下第三系深层油气成藏体系,有效烃源岩发育,油气源充足,封闭条件好。从而,油气的富集和高产取决于深层储集岩体的规模与储集物性的好坏。在该体系中,由于异常高压的普遍存在,抑制生烃使生烃窗普遍下移,次生孔隙带也随之变深,利于深部油气的富集。对于新生古储型的潜山油气藏,其油气富集取决于潜山储集体的质量和规模,以及新生界油气供给的保证。对于新生界烃源岩层覆盖的潜山,油气富集程度取决于前者。而对于非烃源岩覆盖的潜山,则需要足够的成山主断层断距来构成潜山的第三系供油窗口或通过不整合面创造其有利的供油气通道。同时,凹陷中的陡坡带、深陷带和斜坡带的低部位,以及前第三系基底层系是深层油气藏赋存的主要场所。该场所的构造变形样式和沉积体系特征决定了深部油气藏的主要类型。各类油气藏的展布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系统分析了渤海湾盆地深层油气资源潜力的基础上,对34个深层有利区带进行了评价,优选出13个Ⅰ类区带和9个Ⅱ类区带,其中Ⅰ类区带的总资源量9.9亿吨,Ⅱ类区带的总资源量3.4亿吨。同时提出了7个古生界有利勘探目标,总资源量为3亿吨。

全文目录


前言  6-10
第一章 深层研究现状与勘探成果  10-17
第二章 盆地构造及沉积演化特征  17-43
  第一节 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17-33
    一、 中、新生带构造演化  17-26
    二、 郯庐断裂带  26
    三、 深部构造与浅部构造的关系  26-31
    四、 深层构造变形与样式  31-33
  第二节 深层岩相古地理与储层特征  33-43
    一、 深层岩相古地理特征  33-37
    二、 深部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  37-43
第三章 深层生储盖组合与含油气体系的展布特征  43-78
  第一节 深层生储盖条件分析  44-51
    一、 下古生界生储盖条件  44-46
    二、 上古生界生储盖条件  46-48
    三、 中生界生储盖条件  48-50
    四、 新生界生储盖条件  50-51
  第二节 生储盖组合样式  51-60
  第三节 渤海湾盆地含油气体系特征  60-78
    一、 前第三系石炭-二叠系含油气体系与展布特征  60-70
    二、 盆地新生代含油气体系与展布特征  70-78
第四章 深部油气成藏条件与油气富集规律分析  78-168
  第一节 深部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78-95
    一、 下第三系深层成藏分析  78-83
    二、 低潜山新生古储型油气成藏条件  83-88
    三、 古生界古生古储型原生油气藏成藏条件  88-91
    四、 古生新储型油气成藏条件  91-95
  第二节 典型油气藏解剖  95-164
    一、 苏桥构造带  95-101
    二、 千米桥构造带  101-110
    三、 曙光低潜山带  110-118
    四、 双南~河口背斜构造  118-129
    五、 兴隆台潜山披覆构造带  129-136
    六、 乌马营潜山油气藏  136-141
    七、 孔西潜山构造带  141-142
    八、 柳泉构造带  142-150
    九、 大兴砂砾岩体油气藏  150-156
    十、 歧北三马地区油气藏  156-164
  第三节 深层油气藏类型与油气分布  164-168
第五章 深层油气资源潜力与有利勘探目标  168-185
  第一节 深层油气资源潜力分析  168-172
  第二节 深层有利区带排队与优选  172-185
参考文献  185-186

相似论文

  1. 延庆断陷盆地地层精细解释方法研究,P535
  2. 三台—红山地区中、新生界沉积相研究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P512.2
  3. 口孜东新生界底部含水层参数随机分布规律研究,P618.11
  4. 南黄海盆地北部中、新生界沉积特征及油气远景,P736.2
  5. 柴达木盆地北缘潜西地区新生界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6. 六盘山地区中新生代构造事件及沉积响应,P546
  7. 乌尔逊凹陷乌南次凹南屯组层序地层学及沉积相研究,P512
  8. 乌尔逊凹陷乌南地区铜钵庙组层序特征研究,P618.13
  9.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惠民凹陷下第三系隐蔽油气藏研究中的应用,P539.2
  10. 渤中凹陷烃源岩研究,P618.13
  11. 辽河滩海西部地区烃源岩测井识别,P618.13
  12. 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有效烃源岩评价,P618.13
  13. 热模拟实验结合GC-IRMS在有效烃源岩研究中的应用,P618.13
  14. 海相地层元素、碳氧同位素分布与沉积环境和烃源岩发育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为分例,P618.13
  15. 龙门山中央断裂带北川—邓家地区构造变形样式及古地震研究,P315.2
  16. 柴西地区新生代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P618.13
  17. 录井信息在桥白深层油气评价中的应用,P618.13
  18. 松辽盆地长10区块扶余油层油气成藏规律研究,P618.13
  19. 英买力地区古近系末期流体势场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对成藏的影响,P618.13
  20. 敖南油田黑帝庙油层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P618.1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矿床学 > 矿床分类 > 燃料矿床 > 石油、天然气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