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作 者: 刘秋香
导 师: 米正华
学 校: 湖南农业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关键词: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当代意义 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两型”社会
分类号: B03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永恒的哲学主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高,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同时也引起了严峻的生态和环境问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分析,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及其实质,科学地阐述了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的关系,是我们深入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指导思想。因此,怎样科学地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已成为人类当前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出发,首先概述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形成及意义,以及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当代意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以“两型”社会建设区湖南省宁乡县为例)。在个案分析这部分,笔者通过深入调查“两型”社会建设区域宁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深刻理解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及其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运用和发展,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破解当前“三农”问题,只有摈弃片面发展观,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才能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顺利前进。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引言  10-20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1-18
    1.2.1 国外相关研究情况  12-14
    1.2.2 国内相关研究情况  14-18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8-19
    1.3.1 研究思路  18
    1.3.2 研究方法  18-19
  1.4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9-20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9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19-20
第二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概述  20-25
  2.1 人的概念及其本质  20-21
  2.2 自然的概念、分类及作用  21-22
  2.3 人与自然的关系  22-25
第三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形成及意义  25-32
  3.1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形成前史  25-27
  3.2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形成的革命意义  27-32
    3.2.1 揭示了自然环境对于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27-28
    3.2.2 提出了人化自然理论  28-29
    3.2.3 阐明了把握人与自然关系对理解人类社会本质的重大意义  29-30
    3.2.4 预示共产主义社会将把人类从自然与社会双重压迫中彻底解放出来  30-32
第四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  32-37
  4.1 毛泽东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32-33
  4.2 邓小平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33-35
  4.3 江泽民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35
  4.4 胡锦涛对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35-37
第五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当代意义  37-44
  5.1 理论意义  37-40
    5.1.1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来源  37-38
    5.1.2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奠定了理论基础  38-40
  5.2 实践意义  40-44
    5.2.1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40-41
    5.2.2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  41-42
    5.2.3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和谐  42-44
第六章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当代意义的个案分析——以宁乡县为例  44-49
  6.1 宁乡县基本情况  44-46
  6.2 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农村感受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活典范  46-48
    6.2.1 以自然生态旅游为载体,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46-47
    6.2.2 借势红色旅游路线,提升乡村经济建设  47-48
    6.2.3 借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  48
  6.3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启示  48-49
结束语  49-50
参考文献  50-53
致谢  53-54
个人简介  54-55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55

相似论文

  1. 云南民族旅游地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变迁研究,F592.7
  2. 高校绿色办公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评价研究,G647
  3. 基于能源消耗的建筑工程生态足迹评价,X826
  4. 高原湖泊湖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及模式研究,X22
  5. 西部地区发展低碳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探讨,X24
  6. 哈尼族聚落乡土建筑“再生”之路研究,C95
  7.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哲学思考,B03
  8. 两型社会建设的环境伦理学思考,B82-058
  9. 由“两个和解”到“两型社会”,D61
  10. 江苏省作物生产生态足迹与消费生态足迹评价,F123
  11. 江苏蚕业可持续发展研究,F326.3
  12. 两型社会建设中企业家的道德责任研究,B82-053
  13. 两型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G641
  14. 笔架山景区旅游生态足迹实证研究,F592.7
  15.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森林经营权益融资创新研究,F326.2
  16. 论列宁公仆思想及当代意义,D262.6
  17. 论高校校园戏剧活动的思想教育功能及可持续发展,G641
  18. 黑龙江省普通高校篮球教学可持续发展研究,G841-4
  19. 生态消费的哲学思考,X2
  20. 河南省城市中学排球运动现状调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G842
  21. 可持续发展观下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质量实证研究,F224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哲学理论 >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 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