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

作 者: 隋丽
导 师: 王春荣
学 校: 辽宁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生态美学 生态文学 生态批评 审美意识 文本建构
分类号: B83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95次
引 用: 3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二十一世纪是人类的生态纪,在席卷全球的绿色生态浪潮冲击下,中国的生态理论也处于建构之中。中国文学的生态批评,中国生态文学的研究和发展还是一个尚待探索的领域。本文运用生态批评的方法,从生态审美、生态伦理的角度入手,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生态审美意识、生态伦理意识进行审美分析,包括在审美关系中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审美立足点,尤其是文本中的生态审美意识及其所展示的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论文从六个方面展开论述,呈现了中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生成和演进的历史过程。在绪论部分,交代了生态审美问题提出的背景和价值,对于目前生态文学的创作现状和生态批评的理论研究现状做了简要述评。第一章界定了生态审美意识的理论范畴。在生态审美领域,已经初步建立了生态美学的基本逻辑、审美理想和价值内涵。生态审美是以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为旨趣,进而在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基础之上,探求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和谐的审美关系,具有浓厚的人类乌托邦色彩。目前关于生态审美的价值内涵的界定还缺乏系统性和一致性,主要有曾繁仁教授提出的生态本真美、生态存在美、生态自然美、生态理想美以及审美批判的生态维度等;曾永成教授提出的生态气象美、生态秩序美、生态功能美、生态人格美等。生态审美还存在许多有待于深化和细化的理论问题,生态美学的有关观点显现出了理论上的创建性。第二章描述了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生成的社会文化语境。现代意义上的生态审美是与中国现代性启蒙一起生成并发展的,既是在西方生态思想冲击下的接受与认同,也是生态危机的现实困境下主体意识崛起的必然,中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二十世纪现代性的文化语境是密不可分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中国现代性的发展才最终促成了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中国二十世纪的现代性是以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为开端的,人的主体性觉醒实现了人自身的精神生态启蒙。进入工业社会,传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世界变得陌生而复杂,人被机器统治和操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陌生而疏离,与自然全所未有地对立。人与自然的日益对立和疏远最终导致了生态危机的爆发。第三章主要梳理了中国现代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演进过程,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生态主题始终处于无名的状态,在叙事上呈现出隐性书写的结构特征。生态主题是以表现人与自然关系为主要诉求的叙事主题,并在这一主题框架下所进行的文本建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处于不断的调适之中,它最终指向的是人与自然相协调、相一致的平衡关系。中国现代文学中人与自然主题的体现,同样也处于这样一种不断调适的状态之中,人与自然的生态主题的发展和演进尽管具有渐进性,但是它始终混杂在不同的叙事话语中。人与自然物、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冲突与矛盾、协调与统一都内在地隐含在民族国家、战争、乡土、政治、文化寻根等多元叙事结构中。第四章概括了生态文学的特征与文本形态。生态文学是一个新近提出的概念,其实,这主要是开辟了一个文学创作与批评的新视角,在这个新视角中,文学获得了新的系统属性,这个系统属性,之前也在文学中存在着,只不过未以自觉的系统形态出现。当下,生态文学的提出,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潜在的系统属性已经开始以自觉的形式出现,并在创作领域被广为实践。生态预警报告、散文、随笔等自然写作文本以及生态诗歌、生态小说,戏剧等文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生态文学的创作也呈现出了独特的生态审美特征。将自然、爱和美完美结合起来;主体对自然的视角是一种平等的审美关系,是融入自然的生态审美选择;人性美的张扬确立了中国现代乡土文学一个突出的审美特征,也成为现代生态人格美的追求;对种际公正的追求,是生态伦理观的重要体现。第五章分析了生态审美的同一性和差异性。生态审美是一个开放的具有包容性的审美系统,因此在它的内部,必然要求同一性与差异性共存。同一性主要体现了生态审美基本的语境、价值内涵、审美尺度的一致性,但是在不同的地域、民族和不同性别之间,生态审美呈现的方式是千差万别的。这种丰富性和多样性也正是生态系统稳定、平衡,具有活力与生机的特征之一。我国生态文学发展尽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创作和审美呈现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随着生态文学的进一步繁荣和深入,在创作形态和叙事模式以及艺术手段上将日趋成熟和多样化。生态批评理论和生态美学思想也将逐步走向成熟,在内涵建设和理论体系上将有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2
绪论  12-22
  0.1 问题的提出  12-13
  0.2 价值和意义  13-14
  0.3 生态文学创作现状  14-18
  0.4 生态批评的研究现状  18-20
  0.5 研究对象、方法和路线  20-22
1 生态审美意识的理论范畴  22-39
  1.1 生态美学的确立  22-23
  1.2 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  23-24
  1.3 生态审美的内涵  24-34
    1.3.1 旨趣理想  24-25
    1.3.2 价值内涵  25-29
    1.3.3 思想资源  29-34
  1.4 审美和生态审美  34-35
  1.5 生态美和自然美  35-39
2 生态审美意识生成的社会文化语境  39-58
  2.1 现代性语境  39-46
    2.1.1 人的主体性的觉醒与改造  39-41
    2.1.2 都市文明病的批判  41-43
    2.1.3 主体的救赎与精神的还乡  43-46
  2.2 现实语境  46-52
    2.2.1 工具与功利:政治中心主义的虚幻  46-48
    2.2.2 征服与颂歌:人类中心主义的谮妄  48-49
    2.2.3 反思与诘问:我们在哪里走错了路  49-50
    2.2.4 危机与衰落:人类共同的困境  50-52
  2.3 接受语境  52-58
    2.3.1 移植:外来译介打开了与世界对话的窗口  52-53
    2.3.2 整合:探寻西方生态思想发展脉络  53-54
    2.3.3 解读:接受和阅读的另一种途径  54
    2.3.4 同步:本土生态理论体系的构建  54-58
3 中国现代文学生态审美意识的演进  58-84
  3.1 从隐性到显性的生态主题特征  60-63
    3.1.1 无名状态与隐性书写  60
    3.1.2 多元叙事和宏大主题的遮蔽  60-63
    3.1.3 创作主体生态意识的缺失  63
  3.2 民族国家叙事中的生态启蒙  63-72
    3.2.1 国民性改造和精神启蒙  65-67
    3.2.2 高扬自我的“自然意象”  67-68
    3.2.3 沦落的“生死场”  68-72
  3.3 现代乡土叙事的自然回归  72-75
    3.3.1 百草园、儿童记忆与自然  72-73
    3.3.2 后花园、萧红与安魂曲  73-74
    3.3.3 白洋淀、硝烟与港湾  74-75
  3.4 革命叙事中的土地符码  75-77
    3.4.1 丰灾与人灾  76
    3.4.2 土地的失与得  76-77
    3.4.3 土地的政治化  77
  3.5 历史文化叙事中的“土地空间”  77-84
    3.5.1 复魅的自然  78-81
    3.5.2 感官的田野  81-82
    3.5.3 民间的大地  82-84
4 生态文学理念与文体形态的建构  84-113
  4.1 生态文学的命名与自我认同  85-87
  4.2 生态文学文体形态  87-100
    4.2.1 生态报告:从环境文学到生态文学  87-90
    4.2.2 自然写作:以大自然为母体的书写  90-93
    4.2.3 生态小说:生态理想与新乡土叙事  93-100
  4.3 生态文学的审美特征  100-113
    4.3.1 自然、美与爱的生态境界  100-104
    4.3.2 融入自然的精神追求  104-107
    4.3.3 生态人格美的向往  107-109
    4.3.4 超越种际的道德关怀  109-113
5 生态审美的同一性与差异性  113-142
  5.1 共同的生态危机与不同的生存困境  113-117
    5.1.1 生态审美的民族性趋向  113-114
    5.1.2 生态审美民族性的本质  114-117
  5.2 对共同美的认同与追寻  117-124
    5.2.1 东方生态思想的认同与接受  117-120
    5.2.2 东方意象生态视角的审美建构  120-124
  5.3 生态审美视角中“征服主题”的差异  124-134
    5.3.1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的差异  125-128
    5.3.2 群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差异  128-131
    5.3.3 不同时代语境中的差异  131-134
  5.4 生态女性主义的觉醒  134-142
    5.4.1 女性与自然的认同  134-136
    5.4.2 性别伦理视角下的自然  136-139
    5.4.3 女性生态主义伦理立场  139-142
结束语 当下生态文学的症候分析及走向预测  142-147
  一、中国生态文学的症候式分析  142-145
  二、生态文学走向预测  145-147
参考文献  147-150
致谢  150-15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52-153

相似论文

  1. 黑龙江省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834
  2. 当代人类生存困境的书写,H315.9
  3. 西方动物小说中动物与人类关系的生态批评解读,I106.4
  4. 城市生态美学与城市建设,TU984.115
  5. 从“卡哇伊”现象来观察“卡哇伊”审美意识,G131.3
  6. 翻译美学视角下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I046
  7. 勒克莱齐奥作品的生态美学观,I565
  8. 管窥中日悲剧审美意识的异同,I106.3
  9. 道家自然美学的现代价值,B958
  10. 中国生态纪录片艺术特征及创作特点分析,J952
  11. 中国传统居住庭院的生态美学研究,TU-80
  12. 高博斯特的生态美学研究,B83
  13. 从审美意识建构看人格的塑造,B83
  14. 论《乐记》的生态美学思想,J601
  15. 《瓦尔登湖》的生态美学思想,I712
  16. 审美意识语言分析:基于内符号形态,I01
  17. 山西汾河流域城市建设的生态审美取向,TU984.115
  18. 生态美学背景下的《聊斋志异》解读,I207.419
  19. 生态理念的诗化阐释,H315.9
  20. 论《狼图腾》的生态意识,I207.42
  21. 基于生态美学思想的家居产品设计研究,TB472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美学 > 美学与现实社会生活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