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王闿运选批唐诗研究

作 者: 程彦霞
导 师: 朱易安
学 校: 上海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典文献学
关键词: 王闿运 选本 批点 唐诗 研究
分类号: I207.22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0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王闿运是晚清汉魏六朝诗派的代表人物,但他并非谨守汉魏六朝诗歌,亦诗学三唐。他历时五十多年先后三次选录唐诗并两次自费出版《唐诗选》六卷本和十三卷本,并对所选唐诗进行多次批点。从王闿运的选本和批语中不难看出其对唐诗研读和接受的情况:年轻时主盛唐重田园风格;中晚年以后对中唐诗歌有较多反省。其代表诗歌选本《唐诗选》十三卷的选诗标准也非如选家所言“不出八代之外”,而是一种要尽可能展现唐诗风格和流变的选本,在晚清颇为独特。王闿运以审美为标准,在对唐诗流变的考察中寓优劣高下之品评,五言古诗多以六朝诗歌为衡量标准,七言歌行则是“唐诗推挹东川,裁抑杜陵”。但这并不足以涵盖王闿运的唐诗学,不同的诗歌体式中,王闿运的评价有很大差别。王闿运还有较为鲜明的诗歌史意识,他通过选本、批语和论文,不仅打通了从汉魏、六朝、唐至宋的诗歌自然发展史,也开辟了一条以艺术审美为标准而不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追求诗歌自然美学的诗学途径,在推重变风变雅诗歌精神的晚清尤具个性。作为诗坛“旧头领”的王闿运在晚清诗坛成就显赫,地位颇高。王闿运和汉魏六朝诗派的邓辅纶、“唐宋调和派”张之洞及“不名一家”之李慈铭等诗人在疏离宗宋诗风、追求诗歌雅正清丽之风上趋于一致,但在对待杜甫的态度上则有很大差异;王闿运和宗宋诗人是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诗学中有相依的成分亦有相离之处,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对韩愈诗歌的接受。王闿运和晚清诗人思想的差异源于审视诗歌的出发点不同,王闿运以审美为标准,而其他诗人多从诗歌教化的功用出发。王闿运影响之下的学风多趋于唐诗,尤以宗中晚唐诗为特色。或主孟郊,或宗李商隐,或调和盛唐、中唐,总之是各执一端,使得晚清唐诗学异彩纷呈。只不过因为他们诗歌成就不高,故而影响不大。笔者把他们梳理出来,一方面可以看出他们对王闿运的传承,一方面亦可以更深入了解晚清唐诗学的现状。

全文目录


文章摘要  6-7
Abstracts  7-11
绪论 王闿运及其唐诗研究现状  11-30
  一 选题缘起  11-12
  二 研究现状  12-17
  三 研究背景  17-25
  四 研究意义  25-26
  五 研究思路和拟解决的问题  26-30
第一章 王闿运唐诗选本考述  30-44
  第一节 《唐十家诗选》  30-35
  第二节 《唐诗选》六卷本  35-38
  第三节 《唐诗选》十三卷本  38-44
第二章 王闿运三种唐诗选蠡测  44-66
  第一节 从湘抄本到湘本  44-53
    一 湘抄本的背景及特点  44-48
    二 蜀本选诗背景及其特点  48-51
    三 湘本的选诗背景及特征  51-53
  第二节 湘本的编选体例  53-63
    一 编选宗旨及体例  53-57
    二 独具特色的选诗标准  57-63
  第三节 湘本与王夫之的关系  63-66
第三章 王闿运唐诗批点研究  66-83
  第一节 王闿运之手批唐诗  66-68
  第二节 王闿运对待批语的态度  68-72
  第三节 唐诗批点的方式和特点  72-83
第四章 王闿运论唐诗  83-116
  第一节 论唐资料概况  83-85
  第二节 论唐五言古诗  85-95
    一 “唐无五言古”  85-88
    二 唐五言古诗之流变  88-91
    三 唐五言古诗之优劣  91-95
  第三节 论唐七言歌行  95-105
    一 歌行流变考察  96-98
    二 歌行优劣品评  98-105
  第四节 论唐近体诗  105-116
    一 论唐律诗  105-110
    二 论七言绝句  110-116
第五章 王闿运诗歌艺术源流史观  116-138
  第一节 王闿运对诗歌艺术的探索  116-126
    一 诗歌源头的界定  116-121
    二 重塑六朝诗歌的历史地位  121-126
  第二节 六朝走向唐代的艺术之路  126-132
    一 从《八代诗选》到《唐诗选》  126-130
    二 六朝和唐代诗歌的源脉  130-132
  第三节 王闿运唐宋诗歌一体观  132-138
第六章 王闿运和晚清诸派  138-169
  第一节 王闿运和“湘中五子”  138-155
    一 关于“湘中五子”  138-144
    二 王闿运和“二邓”诗学的差异  144-148
    三 王闿运和邓绎迥异的唐诗倾向  148-155
  第二节 王闿运和李慈铭、张之洞  155-163
  第三节 易顺鼎、樊增祥和王闿运  163-169
第七章 王闿运和晚清宗宋诗派  169-200
  第一节 王闿运和宋诗派  169-177
    一 王闿运和宋诗派诗人的交游  169-172
    二 曾国藩诗学思想对王闿运的影响  172-177
  第二节 同光体诗人对王闿运诗学的疏离  177-182
  第三节 王闿运和宗宋诗人对韩愈诗歌的接受  182-200
第八章 王闿运与晚清唐诗学  200-236
  第一节 王闿运影响下的湖南唐诗学  200-214
    一 释敬安  200-203
    二 曾广钧  203-206
    三 杨度、杨庄和杨钧  206-214
  第二节 王闿运影响下的四川唐诗学  214-225
    一 王闿运对四川学风的影响  214-216
    二 宋育仁和《三唐诗品  216-225
  第三节 夏敬观及其诗论  225-236
    一 汉魏六朝诗学理论的新发展  226-230
    二 唐宋诗批评的调和  230-236
结语 王闿运选批唐诗的意义和价值  236-241
附录一 湘图藏手抄本《唐十家诗选》批语  241-247
附录二 国图藏《八代诗选》批语  247-259
附录三 王闿运三种唐诗选本选诗情况表  259-260
参考文献  260-269
后记  269-270

相似论文

  1. 渤海上京城城门复原研究,TU-05
  2. 二次风射流角度对W型火焰锅炉炉内气固流动的影响,TK229
  3. 布依语—英语语音对比研究,H319
  4. 非智力因素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H319
  5. “便秘Ⅰ号”治疗血液透析并发脾肾两亏、湿浊内蕴型便秘的临床研究,R259
  6.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解剖学教材结构的研究,G807.4
  7. 中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之比较研究,G623.58
  8. 初中数学学困生‘乐学’课堂的教学研究,G633.6
  9. 扩招后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G643.1
  10. 我国研究型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G647
  11.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体系研究,G644
  12.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变革的研究,F233
  13. 陈淑长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健脾利湿活血通脉法治疗PTS的临床研究,R249
  14. 极低频脉冲电磁场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研究,R683
  15. 反思式生活,自我人种志式书写,G633.41
  16. 农村初中“成人”教育的实践研究,G631
  17. 学生自主管理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G637
  18. 浙江省省属高校研究生就业倾向性研究,G647.38
  19. 中医升降理论治疗慢性肾衰的应用研究,R277.5
  20. 孔光一教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清宣法为主辨治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21. 周耀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总结及三子四仙汤治疗小儿外感挟滞型咳嗽的临床研究,R249.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诗歌、韵文 > 诗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