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时期影视作品道德价值取向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作 者: 袁智忠
导 师: 易连云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 影视作品 道德价值取向 青少年成长
分类号: J905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413次
引 用: 7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新时期中国影视在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三贴近”原则的基础上继续面向市场,形成了主流化、类型化与多元化相结合的趋势。与此同时,影视作品的价值判断在改革开放之初从政治化走向道德化,以至逐渐走向个体化、社群化、多元化。尽管如此,透视新时期30余年影视创作的血脉流向,总可以管窥到在这些浩瀚的影视文本间流淌的道德之魂,管窥到道德价值在时间长河的流走曲线和思想艺术旅痕。为此,从电影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角度,研究其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将是研究新时期影视创作的的重要命题。当代青少年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影视传播为他们提供了一幅幅现实生活的图画,帮助他们构筑成一个现实和完整的世界。影视作品通过传播惩恶扬善,促进社会伦理道德,为观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社会规范或规则,使他们从中观察、感受和学习到共同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等等,从而逐步明确应遵循的社会道德规范并影响他们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在中国传统价值观中,伦理道德规范是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一切领域里的最高标准。只有是道德的、善的,才可能是真的和美的。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价值判断与审美判断相分离,价值的存在仅仅是一种道德价值,它取代了认识的价值与审美的价值。因此,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最高原则是伦理中心主义的原则。以至于不少人将中国传统文化称为“伦理文化”,将中国哲学称为“道德哲学”。中国电影自诞生以来,表现道德伦理的传统一直没有改变。到了新时期,影视人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始终坚守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以影像的方式延续民族道德伦理的血脉,在家庭关系、夫妻关系、父子关系的演绎中,创造了《香魂女》、《渴望》、《洗澡》、《图雅的婚事》等一个又一个优秀的文本。新时期影视创作有一种潮流和走向,那就是关注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普通人细腻的思想世界和情感。它们着重从平民的视角刻画人物的性格与心理,以平民的命运为关注点,以平民的视角展示生活,以平民的语言说话。不受权力和金钱左右,以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为切肤之痛成为创作思想的重要根基之一。这类作品通过对大众生活的关注,由此获得一种创作上的定位,体现了对“日常平民文化生活”的认同和关怀。《卡拉是条狗》、《我也有爸爸》等就是这类作品的精华。一般而论,英雄是为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和历史进步做出超凡贡献的人。然而,每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英雄,英雄是一个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旗帜和杰出的民族精神传承者。非常时期,比如战争,比如地震、海啸等天灾人祸,英雄表现为一种生死壮举。和平时期的日常生活中,英雄表现为一种无私奉献和模范行为,这种模范堪为当代英雄,反之,当代英雄亦即模范。战争时期董存瑞、黄继光、张思德、白求恩是英雄;和平建设时期,雷锋、焦裕禄、王杰也是英雄;改革开放与发展时期,孔繁森、任长霞、杨业功、张海迪、许振超和王选同样是英雄。英雄也好,模范也好,共同点是一样的,都表现为一种崇高的人格境界和伟大的人生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道德观引领影视创作,是新时期影视发展进步最显著的标志。坚持核心价值体系,就是坚持正确导向。它要求影视创作大力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大力弘扬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和主导精神,唱响代表时代发展的方向、体现社会进步要求的主旋律。事实表明,那些艺术地体现时代风尚、社会正气和民族品格的精品力作,那些生动地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精品力作,那些歌颂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深刻揭示和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精品力作,就是主旋律作品,就是我们伟大时代的最壮美的诗篇。后现代主义价值观是一种多元的价值观。随着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的大批著作被译为中文,以及各种后现代文化涌入中国,它对影视创作的影响也越来越凸显。同时,因为后现代的这种多元性、时尚性、模糊性,更容易为当代青少年所接受和吸纳。因此,后现代主义思想它借助影视作品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应该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大学生,要引导青少年认清后现代主义是和马克思主义的复杂关系。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当代的“相遇”问题,正确对待后现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问题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影视创作及其教育的影响问题,促进青少年的道德自律、道德成人。进入21世纪,中国的后现代电影更加成熟和多样化。在香港,堪称亚洲后现代电影大师王家卫的系列影片、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吴宇森的电影,直面都市人的精神危机和内心压抑,形成了在多元文化冲突下香港后现代电影的潮流和风向。在大陆,冯小刚的“贺岁片”以世俗生活和幽默的语言造就了后现代的商业片。中国电影后现代特征叙述早已呈现,在第六代电影导演的文本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作为现代新型的传媒文化,影视作品道德价值取向凭借其独特的传播与表现方式,对青少年这一最为广泛的受众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研究新时期影视创作道德价值取向对青少年影响的关键是怎样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发挥影视作品的积极影响,克服消极影响,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科学、正面、健康、向上的影视文化。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0
导论  10-26
  (一) 选题缘由  10-14
  (二) 基本概念  14-16
  (三) 研究综述  16-24
  (四) 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24-26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及其影像显现  26-50
  (一) 华夏民族的道德伦理血脉,源远流长,美仑美奂  26-32
  (二) 《香魂女》:压抑与悲剧,拯救与逍遥  32-37
  (三) 《洗澡》:道德与伦理,民族文化与公共意象  37-43
  (四) 《图雅的婚事》:异样的民族,同样的道德与坚守  43-50
二、平民化的道德价值观及其影像显现  50-71
  (一) 立场与态度,人间视角与普世情怀  50-56
  (二) 《我也有爸爸》:超越血脉的的爱与道德  56-62
  (三) 《甲方乙方》:梦、欢笑、眼泪,贺岁与道德生活  62-65
  (四) 《卡拉是条狗》:拿来主义与当代市井  65-71
三、英雄主义道德价值观及其影像显现  71-95
  (一) 战争与和平,天下英雄谁敌手?华夏儿女,人间处处写春秋  71-75
  (二) 《焦裕禄》:沙漠、饥饿、病魔、奉献、死亡润养的英雄树  75-83
  (三) 《离开雷锋的日子》:生活细节,平凡人生,道德丰碑  83-88
  (四) 《横空出世》:民族自强,国家安全,东方智慧,奉献之歌  88-95
四、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价值观及其影像显现  95-111
  (一) 玉树临风,基于国际语境下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价值观  95-99
  (二) 《天云山传奇》:一束注满悔恨、痛苦、新生的“杜鹃花”  99-101
  (三) 《芙蓉镇》:扫帚下的人性爆发和道德重生  101-105
  (四) 《红樱桃》:国际化、少儿化、战争叙事语境碰撞的道德拷问  105-111
五、后现代主义多元道德价值观及其影像显现  111-132
  (一) 一条流向沙滩的河流,道德放纵与价值多元  111-114
  (二) 《寻枪》:英雄、责任、权力、毁灭与道德自救  114-121
  (三) 《疯狂的石头》:欲望叙事,道德毁灭  121-125
  (四) 《太阳照常升起》:梦与性,时空游戏与后现代伦理  125-132
六、新时期影视作品道德价值取向对青少年的影响  132-156
  (一) 基于青少年视角的影视创作及其道德价值取向考察  132-137
  (二) 新时期影视作品道德价值取向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  137-145
  (三) 新时期影视作品道德价值取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145-147
  (四) 新时期影视作品道德价值取向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的原因透视  147-150
  (五) 改进影视道德价值取向对青少年影响的对策  150-156
七、结语  156-157
附录 本研究所列影片个案基本情况  157-165
参考文献  165-170
致谢  170-171
本人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171

相似论文

  1. 影视作品著作权归属问题探究,D923.41
  2. 网络影视作品定时播放侵权案例研究,D923.41
  3. 外国影视作品影响下的越南青少年教育问题,G533.3
  4.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道德的思想基础及价值取向,K225
  5. 影视作品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对策,G633.3
  6. 声乐艺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与文化传播,J905
  7. 兵团影视作品与兵团文化研究,E223
  8. 数字影视作品的创意表现研究,J905
  9. 网络影视作品侵权判定案例研究,D923.41
  10. 影视作品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G641
  11. 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仪式场景传播,J905
  12. 基于唇动检测的影视作品对白单元切分,TP391.41
  13. 三峡移民题材影视作品对移民精神的传播研究,D632.4
  14. 基于影视作品的对外汉语课件设计,H195
  15. 影视艺术作品中奇观场面的艺术构建,J905
  16. 影视作品中战争场面的艺术构建,J905
  17. 影视作品网络传播权实证研究,D923.41
  18. 影视作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G633.51
  19. 河南影视旅游发展研究—以焦作影视城为例,F592.7
  20. 网络环境下影视作品的著作权保护,D923.41
  21. 影视作品著作权归属认定问题研究,D923.41

中图分类: > 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理论 > 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