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辅助T细胞17(Th17)与调节T细胞(Treg)在局灶性脑缺血损伤中作用及机制研究

作 者: 杨双文
导 师: 汪晨
学 校: 第四军医大学
专 业: 麻醉学
关键词: 脑缺血 炎性反应 辅助性T细胞1(7Th17) 白介素1(7IL-17) 调节性T细胞(Treg) Th17/Treg细胞功能平衡
分类号: R65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4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围术期脑缺血事件因其高死亡率(26%-60%)、高致残率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尽管人们采取了多种救治方法,但效果仍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其发病机制未得到彻底阐明。但人们注意到:在局灶性脑缺血(focal cerebral ischemia,FCI)后一段时间里,脑损伤仍继续进行,并进一步加重,该损伤系缺血脑组织增强的局部炎性反应所致,故“炎性反应对缺血区脑组织的损伤要比缺血本身更严重”。提示:炎性反应状态的高低与脑组织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关系密切,抑制“脑缺血后炎性反应”将成为脑缺血保护研究新的靶点。近年发现,辅助T细胞17(Th17)与调节性T细胞(Treg)在机体多种炎性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具有特异性表达转录因子RORγt的Th17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过敏反应中发挥重要促炎作用,而Th17细胞的这些作用是通过其特异性释放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上调炎性因子“瀑布样释放”实现的。而特异性表达转录因子Foxp3的Treg细胞则通过直接接触或释放抗炎细胞因子(如IL-10和TGF-β1),维持免疫耐受,对抗炎性反应,同时,Treg细胞也可通过负性调控Thl7细胞的生成、功能及IL-17分泌发挥抗炎作用。因此,Th17与Treg细胞平衡状态在炎性免疫相关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枢炎性疾病、器官移植等)的发展与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新近研究证实:Th17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如多发性硬化(MS)等,此外,还发现Th17细胞及IL-17与缺血性脑损伤关系密切。基于暂时性或永久性脑缺血时,脑组织损伤实质为“脑缺血后炎性反应导致的局部组织损伤”的事实,且机体炎性反应直接受免疫调控影响,故此,我们提出以下设想:(1)脑缺血后可能存在Th17/ Treg细胞功能失衡,该失衡与脑缺血损伤同步、关联,此免疫调节失控进一步导致机体过度、过长的炎性反应的存在,致使脑损伤的进一步加重。(2)通过对Th17、Treg细胞多层面免疫干预,维持Th17/ Treg细胞功能平衡,可能具有抑制缺血脑组织局部炎性反应状态及强度、减轻脑缺血后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据此提出“脑缺血后免疫干预的脑保护预案”思路。本研究系对上述第一步研究任务的完成,同时,也系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项目(No.30872445)目的:以昆明小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tMCAO)为基础,拟证实小鼠脑缺血后存在Th17/Treg细胞平衡关系破坏,此失衡状态与脑缺血后炎性损伤程度之间存在同步、相关关系,为进一步揭示脑缺血后炎性损伤机制,开拓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的新领域提供思路。方法:7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60)和假手术组(sham,n=10),模型组又分为6h、12h、24h、48h、72h及5d六个亚组(n=10/亚组)。采用腔内线栓法建立小鼠tMCAO模型;通过检测脑梗死容积及神经功能缺陷评分(NDS)观察缺血后脑组织损伤程度;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Th17细胞在脑组织中的侵润;并应用流式细胞分析、ELISA、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h17及Treg细胞比率、相关细胞因子及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和Foxp3蛋白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水肿加重,梗死容积增大,48h[(44.4±3.2)%]时达峰值,而后有所减小;神经功能学评分逐渐降低,神经功能逐渐恢复,5 d(2.2±0.45)较6 h(4.6±0.55)明显提高(P<0.05);流式细胞分析发现,Th17细胞百分率在缺血后开始逐渐增多,24h时达最大值[(0.70±0.10)%,p<0.05,vs sham and 5d],而5d[(0.30±0.10)%]时又恢复至正常水平。与脑损伤程度变化一致;Treg细胞表现出相反变化,缺血后细胞数量逐渐减少,24h[(0.9±0.29)%]时处于低谷,近乎消失,而后逐渐升高,在5d[(3.2±0.49)%,p<0.05]时恢复甚至超过正常水平;Th17及Treg相关细胞因子缺血后的变化趋势与Th17细胞及Treg细胞相一致,但脑及血清中IL-17A却表现出随缺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多的趋势,在5d时达最大值(脑,77.9±5.11 pg/ml;血清,29.44±3.06 pg/ml);Treg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Foxp3与Treg细胞比率变化一致,而Th17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ORγt却无明显变化;另外,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我们观察到缺血坏死脑组织周边存在Th17细胞。结论:脑缺血后小鼠体内确实存在着Th17/Treg细胞平衡关系破坏,Th17及Treg相关炎性细胞因子缺血后的变化趋势与Th17细胞及Treg细胞比率变化相一致,两者与缺血脑组织损伤程度具有明显相关关系,初步认为:脑缺血后Th17/Treg细胞功能状态失衡,系通过免疫调控失控,放大、加重脑缺血局部炎性反应程度,参与脑缺血损伤的发展过程,纠正和维持Th17/Treg细胞平衡关系有望成为治疗脑缺血损伤的新靶点。

全文目录


缩略语表  5-8
中文摘要  8-11
英文摘要  11-15
前言  15-17
文献回顾  17-34
  1. 炎性反应可加重缺血性脑损伤  17-19
  2. T淋巴细胞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19-24
  3. Th17细胞与Treg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24-31
  4. Th17/Treg细胞功能平衡状态影响炎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31-34
1 材料  34-36
2 方法  36-39
3 结果  39-45
4 讨论  45-49
小结  49-50
参考文献  50-61
附录  61-62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62-63
致谢  63

相似论文

  1.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血浆S-100β蛋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R614
  2. 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Ngb与Caspase-3的相关性研究,R741
  3. bFGF对鼠脑缺血/再灌注皮质区p-Akt(Ser473)、Fractalkine表达的影响,R743.3
  4. ABCD2评分结合MES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发生脑梗死的评估价值,R743.3
  5. 丁苯酞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R743.33
  6. 外源性PCr抗动物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脑源性MODS实验研究,R965
  7. 丹星通络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TNF-α、NF-κB表达的影响,R285.5
  8. ABCD~2评分联合DSA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近期卒中的临床价值,R743.3
  9.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R285.5
  10. 不同频次腹腔注射促红素对脑缺血急性期大鼠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比较,R965
  11. 甘露醇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影响,R741
  12. 意向运动疗法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半暗带区NT-3及GAP-43表达的影响,R743.3
  13. 运动训练强度及电刺激对脑卒中恢复机制和功能影响的研究,R743.3
  14. MK801对脑海马CA1区缺血再灌损伤后Bcl-2、Bax、C-fos表达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R743.3
  15. 骨髓基质细胞治疗脑缺血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其趋化性作用的实验研究,R743.3
  16. 二苯乙烯苷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IF-1α及EPO蛋白表达的影响,R285.5
  17. 莫诺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R285.5
  18. 骨髓基质细胞联合葛根素对脑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R285.5
  19. 依达拉奉对慢性脑缺血鼠认知功能障碍与TGF-β_1、Bc1-2、MDA、SOD阳性表达影响的研究,R965
  20. 吡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IL-6含量的影响,R965
  21. 西洛他唑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R96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外科学 > 外科学各论 > 头部及神经外科学 > 颅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