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三种细胞系的建立、病毒敏感性以及环境污染物对其毒性作用的研究

作 者: 魏云波
导 师: 樊廷俊
学 校: 中国海洋大学
专 业: 细胞生物学
关键词: 褐点石斑鱼 细胞系 虹彩病毒 久效磷 三丁基氧化锡
分类号: S917.4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73次
引 用: 4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近年来,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和各种病毒性疾病的大规模爆发,给鱼类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查清鱼类病毒的感染途径和感染机理并从根本上解决鱼类病毒病,鱼类细胞系被广泛应用于病毒的分离繁殖、疫苗研制及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机理等研究。另外,对海洋中各种环境污染物的检测缺乏快速灵敏有效的毒性检测体系,利用鱼类细胞系可有效地对环境污染物的毒性作用进行评价,确定环境污染物对海洋鱼类产生影响的最低浓度并筛选出合适的生物检测指标,从而与理化检测手段相结合,最终建立快速灵敏有效的环境污染物毒性检测体系。但目前已建立的鱼类细胞系大多来源于淡水和江海洄游性鱼类,其中多数细胞系对海水鱼类病毒不敏感,而海水鱼类细胞系数量不多,可用于鱼类病毒的分离鉴定及体外繁殖及环境污染物的毒性研究及其检测的海水鱼类细胞系更少,远远不能满足对海水鱼类病毒病诊断防治和海洋中各种环境污染物检测的需求。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隶属于硬骨鱼纲、鲈形目、鮨科、石斑鱼属,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网箱养殖鱼种之一,同样面临环境污染和病毒性疾病的严重影响,但至今仍未有成功建立褐点石斑鱼组织细胞系的相关报道。因此,迫切需要建立褐点石斑鱼细胞系并应用于鱼类病毒疫苗研制和环境污染物毒性作用评价和检测等方面,为鱼类病毒学和环境毒理学等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建立褐点石斑鱼细胞系,本文采用0.5%透明质酸酶和0.2%Ⅱ型胶原酶联合消化法启动了鳍组织的原代培养,采用0.125%胰蛋白酶消化法启动了心脏组织的原代培养,不使用酶消化而仅用组织块培养法启动了鳔组织原代培养。将三种组织培养在24℃,添加有100μg/ mL羧甲基壳寡糖、10ng/mL碱性成纤维样生长因子和40ng/mL I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20%胎牛血清(FBS)-DMEM/F-12培养基(pH7.2)中,原代启动7天后分别有细胞迁出,三种细胞均为成纤维样细胞,生长分裂旺盛,22天内三种细胞均长成单层,并能稳定连续传代。细胞生长曲线显示,第60代的褐点石斑鱼鳍、心脏和鳔细胞的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50.6 h,40.3h和43.3h。染色体数目与核型分析显示,第60代褐点石斑鱼三种细胞的特征染色体数目仍为48条,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特征确定其为褐点石斑鱼细胞。目前,鳍细胞已传至第90代,心脏细胞已传至第70代,鳔细胞已传至第75代,已成功建立褐点石斑鱼鳍、心脏和鳔三种连续性细胞系,将分别利用三种细胞系进行鱼类病毒敏感性和环境污染物毒性作用评价方面的应用研究。为了研究褐点石斑鱼心脏细胞系对鱼类病毒的敏感性及其体外繁殖病毒的能力,本文利用实验室先前提取并鉴定的两种海水鱼虹彩病毒: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RBIV)和淋巴囊肿病毒(LCDV),分别感染褐点石斑鱼心脏细胞系细胞。两种病毒分别加入心脏细胞中吸附2h后,于24℃,10% FBS-DMEM/F12培养液中培养。2-3天后,心脏细胞均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PE),TRBIV感染的心脏细胞还出现严重的空泡化和颗粒化现象。利用透射电镜可观察到大量典型的TRBIV或LCDV病毒粒子在心脏细胞质中聚集并增殖,病毒粒子大小和形态结构分别与已有报道一致。CPE大于70%后收获心脏细胞后,采用冻融1次,高速冷冻离心的方法得到利用褐点石斑鱼心脏细胞系繁殖的TRBIV或LCDV病毒液。测得TRBIV和LCDV的病毒液滴度较高,分别为104.5 TCID50 ml?1和104.0 TCID50 ml?1,且可继续感染其他正常心脏细胞系细胞。以上结果说明,褐点石斑鱼心脏细胞系对两种鱼类虹彩病毒TRBIV和LCDV较为敏感,在目前的体外病毒繁殖条件下可繁殖获得滴度较高的两种病毒液,褐点石斑鱼心脏细胞系是TRBIV和LCDV良好的体外繁殖体系。为了利用褐点石斑鱼鳔细胞系研究久效磷对鳔细胞的毒性作用和致毒机理,并对久效磷的毒性作用进行评价以应用于环境中有机磷农药污染检测,本文使用不同浓度久效磷处理褐点石斑鱼鳔细胞系细胞后,发现1μg/mL久效磷即可对鳔细胞产生细胞毒性,且呈浓度依赖性。利用MTT法和细胞蛋白含量测定法所得的久效磷对鳔细胞的48h细胞半数抑制浓度(48h-IC50)分别为30.64和31.44μg/mL。在细胞形态结构方面,久效磷处理鳔细胞72h后,细胞开始出现变圆脱落现象并随后大量死亡。电镜结果显示久效磷主要引起鳔细胞线粒体的严重损伤。随着久效磷浓度的增加,鳔细胞线粒体出现肿胀,内嵴模糊并最终溶解等现象。细胞生物标志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久效磷可引起鳔细胞乙酰胆碱酯酶(ACh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显著变化。根据细胞病理学及酶学方面的变化,本文推测久效磷的致毒机理是引起细胞内解毒和抗氧化防御系统的损伤,进而影响细胞内线粒体的产能,最终导致细胞死亡。以上结果显示褐点石斑鱼鳔细胞系细胞对久效磷的毒性作用灵敏度高,检测其毒性需要的时间较短,且鳔细胞的AChE、SOD和GST三种酶活性可作为久效磷的生物检测指标,为最终与理化检测手段相结合,建立快速灵敏有效的有机磷污染物生物检测体系奠定基础。为了利用褐点石斑鱼鳍细胞系对三丁基氧化锡(TBTO)的毒性作用进行评价,研究TBTO对鳍细胞的毒性作用和致毒机理,本文利用不同浓度的TBTO处理褐点石斑鱼鳍细胞系细胞,通过MTT法和细胞蛋白含量测定法检测了TBTO对鳍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由结果可知,1ng/mL TBTO即可对鳍细胞产生细胞毒性,细胞毒性随着TBTO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利用上述两种方法所得的TBTO对鳍细胞的48h-IC50值分别为39.87和41.77ng/mL。光镜下观察发现TBTO处理鳍细胞120h内细胞形态和贴壁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明显可见的改变。而电镜结果则显示TBTO主要引起鳍细胞线粒体的严重损伤,线粒体出现肿胀,内嵴模糊并最终溶解的现象,并在细胞内出现大量空泡。鳍细胞生物标志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TBTO可引起鳍细胞SOD和GST活性的显著变化,鳍细胞的SOD和GST酶活性可作为TBTO的生物检测指标,为最终与理化检测手段相结合,建立快速灵敏有效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机锡污染物生物检测体系奠定基础。本文旨在建立褐点石斑鱼鳍、心脏和鳔细胞系,并将三种细胞系应用到对鱼类病毒敏感性和环境污染物毒性作用评价的研究中,为鱼类病毒学、环境毒理学及建立快速、灵敏、有效的环境污染物生物评价和检测体系奠定基础。

全文目录


摘要  5-8
Abstract  8-16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6-48
  1 重要海水养殖经济鱼类概述  16-19
    1.1 重要海水经济鱼类的养殖现状及其经济效益  16-17
    1.2 重要海水经济鱼类养殖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17-19
  2 鱼类细胞系的建系意义及其应用价值  19-38
    2.1 建立鱼类细胞系的意义及其应用概述  19-20
    2.2 鱼类细胞系在鱼类病毒病研究中的应用  20-27
      2.2.1 鱼类病毒病概述  20-22
      2.2.2 利用鱼类细胞系对鱼类病毒进行分离和鉴定  22-23
      2.2.3 利用鱼类细胞系体外繁殖鱼类病毒并制备病毒疫苗  23-25
      2.2.4 利用鱼类细胞系进行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25-27
    2.3 鱼类细胞系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上的应用  27-38
      2.3.1 海洋中环境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影响  27
      2.3.2 有机磷农药污染及其对鱼类的毒性效应  27-30
      2.3.3 有机锡化合物污染及其对鱼类的毒性效应  30-33
      2.3.4 环境污染物的常用检测方法  33-34
      2.3.5 鱼类细胞系在环境污染物毒性作用评价及检测中的应用  34-38
  3 鱼类细胞培养与细胞系建立的研究进展  38-46
    3.1 鱼类细胞培养的基本方法  38-42
      3.1.1 鱼类原代培养的组织来源及培养方法  38-40
      3.1.2 适于鱼类细胞体外生长的培养体系  40-41
      3.1.3 鱼类细胞传代培养与建系方法  41-42
    3.2 目前国内外已建立的鱼类细胞系  42-46
  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46-48
第二章 褐点石斑鱼三种细胞系的建立及其鉴定  48-64
  1 材料和方法  49-54
    1.1 实验材料  49
    1.2 实验试剂及溶液配制方法  49-50
    1.3 主要实验仪器  50-51
    1.4 褐点石斑鱼鳍、心脏和鳔组织细胞原代培养的启动  51
    1.5 褐点石斑鱼鳍、心脏和鳔组织细胞最适培养基的确定  51
    1.6 褐点石斑鱼鳍、心脏和鳔组织细胞最适培养温度的确定  51-52
    1.7 褐点石斑鱼鳍、心脏和鳔组织细胞的传代培养  52
    1.8 褐点石斑鱼鳍、心脏和鳔细胞系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52-53
    1.9 褐点石斑鱼鳍、心脏和鳔细胞系细胞的生长曲线测定  53
    1.10 褐点石斑鱼鳍、心脏和鳔细胞系细胞的染色体分析  53-54
  2 结果  54-60
    2.1 褐点石斑鱼鳍、心脏和鳔组织细胞的最适培养基  54
    2.2 褐点石斑鱼鳍、心脏和鳔组织细胞最佳培养温度  54-55
    2.3 褐点石斑鱼鳍、心脏和鳔组织细胞的传代培养及其细胞系的建立  55-56
    2.4 褐点石斑鱼鳍、心脏和鳔细胞系细胞的生长特性  56-58
    2.5 褐点石斑鱼鳍、心脏和鳔细胞系细胞的冻存与复苏  58
    2.6 褐点石斑鱼鳍、心脏和鳔细胞系细胞的染色体分析  58-60
  3 讨论  60-63
    3.1 褐点石斑鱼三种细胞系细胞的原代启动方法  60
    3.2 褐点石斑鱼三种细胞系细胞的最适体外培养体系  60-61
    3.3 褐点石斑鱼三种细胞系细胞的传代方法及其生长特性  61-62
    3.4 褐点石斑鱼三种细胞系细胞的染色体分析  62-63
  4 本章小结  63-64
第三章 褐点石斑鱼心脏细胞系对鱼类虹彩病毒的敏感性研究  64-76
  1 材料与方法  65-68
    1.1 实验材料  65
    1.2 实验试剂及溶液配制方法  65-66
    1.3 主要实验仪器  66
    1.4 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RBIV)对褐点石斑鱼心脏细胞系细胞的感染实验  66
    1.5 感染 TRBIV 的褐点石斑鱼心脏细胞系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66-67
    1.6 淋巴囊肿病毒(LCDV)对褐点石斑鱼心脏细胞系细胞的感染实验  67
    1.7 感染 LCDV 的褐点石斑鱼心脏细胞系细胞的超微结构观察  67
    1.8 对褐点石斑鱼心脏细胞系细胞繁殖的 TRBIV 和 LCDV 的收获、滴度测定及再次感染实验  67-68
  2 结果  68-72
    2.1 褐点石斑鱼心脏细胞系细胞对 TRBIV 的敏感性  68-69
    2.2 TRBIV 感染的褐点石斑鱼心脏细胞系细胞中病毒粒子的超微结构  69-70
    2.3 褐点石斑鱼心脏细胞系细胞对 LCDV 的敏感性  70
    2.4 LCDV 感染的褐点石斑鱼心脏细胞系细胞中病毒粒子的超微结构  70-71
    2.5 利用褐点石斑鱼心脏细胞系细胞繁殖的 TRBIV 和 LCDV 的病毒滴度及适宜的体外增殖条件  71-72
  3 讨论  72-75
    3.1 两种鱼类虹彩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72-73
    3.2 褐点石斑鱼心脏细胞系细胞对两种鱼类虹彩病毒的敏感性  73
    3.3 鱼类虹彩病毒在褐点石斑鱼心脏细胞系细胞中的体外繁殖条件  73-75
  4 本章小结  75-76
第四章 褐点石斑鱼鳔细胞系在有机磷农药毒性作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76-98
  1 材料与方法  77-82
    1.1 实验材料  77
    1.2 实验试剂及溶液配制方法  77-78
    1.3 主要实验仪器  78-79
    1.4 不同浓度久效磷对褐点石斑鱼鳔细胞系细胞的处理  79
    1.5 MTT 法检测久效磷对褐点石斑鱼鳔细胞系细胞的毒性作用  79
    1.6 细胞总蛋白含量法检测久效磷对褐点石斑鱼鳔细胞系细胞的毒性作用  79-80
    1.7 久效磷对褐点石斑鱼鳔细胞系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80
    1.8 久效磷对褐点石斑鱼鳔细胞系细胞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  80-81
    1.9 久效磷对褐点石斑鱼鳔细胞系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81
    1.10 久效磷对褐点石斑鱼鳔细胞系细胞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  81-82
    1.11 统计分析  82
  2 结果  82-90
    2.1 久效磷对褐点石斑鱼鳔细胞系细胞的48h 半数抑制浓度  82-83
    2.2 久效磷处理的褐点石斑鱼鳔细胞系细胞在光镜下的形态变化  83-84
    2.3 久效磷对褐点石斑鱼鳔细胞系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84-86
    2.4 久效磷对褐点石斑鱼鳔细胞系细胞 AChE 活性的影响  86-87
    2.5 久效磷对褐点石斑鱼鳔细胞系细胞 SOD 活性的影响  87-88
    2.6 久效磷对褐点石斑鱼鳔细胞系细胞 GST 活性的影响  88-90
  3 讨论  90-96
    3.1 久效磷对褐点石斑鱼鳔细胞系细胞的毒性效应  90-91
    3.2 久效磷对褐点石斑鱼鳔细胞系细胞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及其致毒机理探讨  91-94
    3.3 应用褐点石斑鱼鳔细胞系建立有机磷农药毒性作用评价体系  94-96
  4 本章小结  96-98
第五章 褐点石斑鱼鳍细胞系在有机锡化合物毒性作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98-114
  1 材料与方法  99-103
    1.1 实验材料  99
    1.2 实验试剂及溶液配制方法  99
    1.3 主要实验仪器  99-100
    1.4 不同浓度三丁基氧化锡(TBTO)对褐点石斑鱼鳍细胞系细胞的处理  100
    1.5 MTT 法检测 TBTO 对褐点石斑鱼鳍细胞系细胞的毒性作用  100-101
    1.6 细胞总蛋白含量法检测 TBTO 对褐点石斑鱼鳍细胞系细胞的毒性作用  101
    1.7 TBTO 对褐点石斑鱼鳍细胞系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101
    1.8 TBTO 对褐点石斑鱼鳍细胞系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101-102
    1.9 TBTO 对褐点石斑鱼鳍细胞系细胞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的影响  102
    1.10 TBTO 对褐点石斑鱼鳍细胞系细胞 EROD 活性的影响  102-103
    1.11 统计分析  103
  2 结果  103-109
    2.1 TBTO 对褐点石斑鱼鳍细胞系细胞 48h 半数抑制浓度  103-104
    2.2 TBTO 处理的褐点石斑鱼鳍细胞系细胞在光镜下的形态变化  104
    2.3 TBTO 对褐点石斑鱼鳍细胞系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104-106
    2.4 TBTO 对褐点石斑鱼鳍细胞系细胞 SOD 活性的影响  106-107
    2.5 TBTO 对褐点石斑鱼鳍细胞系细胞 GST 活性的影响  107-109
    2.6 TBTO 对褐点石斑鱼鳍细胞系细胞 EROD 活性的影响  109
  3 讨论  109-113
    3.1 TBTO 对褐点石斑鱼鳍细胞系细胞的毒性效应  109-110
    3.2 TBTO对褐点石斑鱼鳍细胞系细胞几种酶活性的影响及其致毒机理探讨  110-112
    3.3 应用褐点石斑鱼鳍细胞系建立有机锡化合物毒性作用评价体系  112-113
  4 本章小结  113-114
全文总结  114-118
参考文献  118-128
致谢  128-129
个人简历  129-130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情况  130

相似论文

  1. 不同蛋白源饲料对褐点石斑幼鱼生长利用、能量收支及血液学指标的影响,S963
  2. 靶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ORF1和ORF7 shRNA重组慢病毒的构建与鉴定,S852.65
  3. MCFP对肝癌细胞生物行为学影响初步研究,R735.7
  4. 槲皮素对人膀胱癌细胞EJ的生物活性及其对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R737.14
  5. NDGA联合塞来昔布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诱导凋亡的研究,R735.35
  6. 5-氮杂-2′-脱氧胞苷对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系生物学活性及DNA结合抑制因子4基因表达的影响,R733.73
  7. HBV野生株与变异株对HepG2和L02细胞感染的初步研究,R512.62
  8. 氨基甾体小分子L1对K562慢粒白血病细胞系的作用和机制,R733.7
  9. 人多能性干细胞向生殖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R329
  10. 久效磷对早期发育阶段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胆碱能系统的影响,X174
  11. 两种星鲽组织细胞系的建立及久效磷对其毒性作用的研究,X174
  12. 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核酸疫苗及两种海水名贵鱼类疾病的研究,S943
  13. 绵羊FMDV受体整联蛋白αvβ6的体外表达及组织分布研究,S852.65
  14. 牛磺酸棉酚的合成与抗肿瘤作用的研究,R965
  15. U251在干细胞培养条件下的侧群细胞表型及相关干细胞特性分析,R739.4
  16. 条斑星鲽(Verasper moseri)卵巢细胞系的建立及几种内分泌干扰物对其生殖与遗传毒性作用的研究,S917.4
  17. 胞内DNA感受器DAI在慢性鼻—鼻窦炎及鼻息肉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R765
  18. P型铜转运ATP酶(ATP7B)在肺腺癌细胞株A549中的表达与顺铂耐药的关系,R734.2
  19. 人卵巢癌细胞系SK-OV-3中肿瘤干/祖样细胞的研究,R737.31
  20. ndrg2两亚型重组腺病毒抑制人脑胶质瘤的体内药效学研究及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R739.4
  21. 垂体腺瘤细胞系建立及相关性研究,R736.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水产、渔业 > 水产基础科学 > 水产生物学 > 水产动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