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轨迹研究

作 者: 杨晖
导 师: 王玉平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形成轨迹 特征 问题 对策
分类号: D920.0
类 型: 博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305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选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轨迹研究”为题,采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跨学科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该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形成基础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深入分析了该法律体系形成轨迹的基本特征、总结了我国法律体系建设的经验,探讨了该法律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第一章论述了法律体系形成的一般问题,以期为整个论题的建构奠定理论基础。本章在厘清法律体系、法律体系的形成、法律体系的形成轨迹等基本概念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体系形成的相关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法律体系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思想,列宁“法律体系建设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工程”的观点,都为我们认识法律体系问题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法律体系的基本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毛泽东非常重视“法律体系中的根本大法——宪法”的制定和建设,并提出了制定宪法要遵循的一系列原则,为社会主义新型法律体系建设提供了指导;邓小平总结建国以来我国法律体系建设的经验教训,并提出了一系列思想、观点、理论、方法,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开创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新时期;江泽民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以及“法律体系建设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的思想,进一步推动了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胡锦涛同志则提出,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证,科学发展观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指导原则。它们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共同统一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本章最后分析了影响法律体系形成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法律体系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第二章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历史渊源、条件和模式选择几方面内容,以上是该法律体系形成的基础。本章首先讨论了该法律体系形成的历史渊源。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历史渊源主要是中国古代法律体系、新民主主义法律体系和苏联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接着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是该法律体系形成的实践基础。此外,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蓬勃发展是其形成的法理依据,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和完善是其形成的制度条件,立法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是其形成的技术保障,以上各方面因素构成了该法律体系形成的条件。本章最后提出,在法律体系的形成方面,中国选择的是“政府推进型”模式,这是后发国家法律体系形成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加速法制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和中国国情的历史选择。第三章分三个阶段描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轨迹。1949年—1978年为该法律体系的探索阶段。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法律体系建设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新中国在彻底摧毁国民党旧法统基础上,按照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和苏联模式创建了社会主义新型法律体系,但后来的文革将刚具雏形的法律体系摧毁,导致了法律虚无主义的蔓延。该阶段法律体系建设的教训是颇为深刻的,如立法体制由分权过甚走向高度集中,大量、简单地移植苏联模式,与旧法制“彻底决裂”,法律体系构建与群众运动紧密联系,法律成为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等等。1978年—1998年为该法律体系的奠基阶段。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法律体系建设的环境较探索阶段发生了根本变化。邓小平理论的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发展等,都推动了法律体系建设进入实质性发展时期。接下来的短短的二十年,我国法律体系建设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8年—2008年为该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阶段。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并提出了“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总体目标。世纪之交我国法律体系建设的环境进一步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为治国基本方略和全社会共识,这些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全面深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我国法律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入发展。2008年2月,《中国法治建设》白皮书发表,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第四章在上一章描述形成轨迹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本章首先对该法律体系与我国历史上法律体系以及前苏联法律体系的形成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我国历史上法律体系自主发展品格一脉相承,超越了前苏联社会主义类型法律体系的固有模式,开辟了中国特色的法律发展道路。其次,总结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轨迹的基本特征,其历史进路是一个能动建构的过程,其演进结构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其形成主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后,本章分两个层面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从法律体系建设理念层面看,我国法律体系建设坚持了“四个统一”,即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统一、服务大局和统筹兼顾的统一、传承与创新的统一、自主发展与借鉴的统一;从法律体系建设操作层面看,我国法律体系建设坚持了统一性与灵活性兼顾、原则性与操作性的统一、稳定性与适时变动性的统一、数量与质量的统一。第五章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完善思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虽已基本形成,但目前该法律体系还存在某些问题。如该法律体系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未达到完全契合,特别是与邓小平理论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等的契合程度还不够,很多法律需求在法律体系中还没有完全转化为具体的法律法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间也存在着很多不同步、不和谐的地方,如某些法律法规的制定跟不上建设实践的发展步伐,立法滞后,某些不适应建设实践的新变化,立法精细化、系统化程度不高。此外,法律体系的自身协调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在指导思想上,应进一步提高该法律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契合程度,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指导法律体系的完善与构建,即进一步加强科学发展观对法律体系建设的指导作用,这是完善该法律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其次,在具体的立法实践中进一步凸显科学化、民主化,通过继续推进立法科学化、立法民主化进程,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其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都更加科学、合理;最后,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创新。加强理念创新和体制创新,在认识传统法律体系及其演变规律的基础上,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从传统的立法理念和禁锢的思路中解放出来,树立科学的立法理念,同时进一步完善立法体制,推动法律体系的制度创新。这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作用和优化法律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根本保证和基本原则。结论部分强调了论文的核心观点,该法律体系是在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的推进逐步展开的。虽然目前该法律体系还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但其开放性、包容性的特质,也决定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该法律体系将进一步趋于完善。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7
英文摘要  7-15
引言  15-21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15
  二、研究现状分析  15-19
    (一) 关于法律体系研究总体状况的简要回顾  16-17
    (二) 关于法律体系形成轨迹的研究现状  17-19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9-21
第一章 法律体系形成概述  21-34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21-25
    (一) 法律体系  21-22
    (二) 法律体系的形成  22-25
    (三) 法律体系的形成轨迹  25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体系形成的基本理论  25-32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法律体系的基本观点  25-27
    (二)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律体系建设的相关思想  27-32
  三、影响法律体系形成的主要因素  32-34
    (一) 经济对法律体系形成起决定作用  32
    (二) 政治对法律体系的具体构建起主导作用  32-33
    (三) 文化对法律体系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33-34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基础  34-4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历史渊源  34-37
    (一) 中国古代法律体系  34-35
    (二) 新民主主义法律体系  35-36
    (三) 苏联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36-3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条件  37-43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推进为其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38-39
    (二)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蓬勃发展为其形成提供了法理依据  39-40
    (三) 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确立与完善为其形成提供了制度条件  40-42
    (四) 立法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为其形成提供了技术保障  42-4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模式选择——政府推进型  43-46
    (一) 后发国家法律体系形成的必由之路  43-44
    (二) 我国加速法制现代化的必然途径  44
    (三) 中国国情的历史选择  44-46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三个阶段  46-7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探索(1949 年—1978 年)  46-58
    (一) 建国初期我国法律体系建设的曲折历程  47-53
    (二) 社会主义新型法律体系初步确立  53-54
    (三) 该阶段法律体系建设的教训  54-5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奠基(1978 年—1998 年)  58-67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实质展开  58-65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基本确立  65-67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形成(1998 年—2008 年)  67-78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进一步深化  67-74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架构  74-76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的重大意义  76-78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理论分析  78-9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轨迹的比较分析  78-82
    (一) 与我国历史上法律体系发展的自主品格一脉相承  78-80
    (二) 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类型法律体系的超越与发展  80-82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轨迹的基本特征  82-88
    (一) 其历史进路是一个能动建构的过程  83-84
    (二) 其演进结构是一个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  84-86
    (三) 其形成主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86-88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的主要经验  88-98
    (一) 法律体系建设理念层面的经验  88-94
    (二) 法律体系建设操作层面的经验  94-98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98-10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98-103
    (一)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法律体系的要求没有完全契合  98-100
    (二) 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还不完全适应  100-102
    (三) 法律体系自身的协调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102-103
  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思路  103-109
    (一)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统领法律体系的完善与建构  104-105
    (二) 在立法实践中凸显科学化、民主化  105-107
    (三) 以创新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  107-109
结论  109-111
参考文献  111-116
后记  116-117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117

相似论文

  1. 基于差分进化算法的JSP环境下成套订单研究,F273
  2. 基于SWOT分析的南宁市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对策研究,G80-05
  3. 基于SVM的高速公路路面浅层病害的自动检测算法研究,U418.6
  4. 东北满族民居的文化涵化研究,TU241.5
  5. 多厅影院空间架构研究,TU242.2
  6. 钢在建筑中的技术表现力研究,TU-0
  7. 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特征与保护对策研究,TU984.114
  8. 电网电压不平衡时复合型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的研究,TM461
  9. 民国时期北平城市粮食市场区位分布及其等级研究,K291
  10. 昆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初步研究,C924.25
  11. 中等艺术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与调控对策研究,G456
  12. 云南省民办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现状及发展对策,G633.2
  13. 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与问题表征的研究,G633.6
  14. 瑞丽市农村中学德育问题研究,G631
  15. 苗族传统文化与苗族教育的关系研究,G759.2
  16. 高频雷达信号电离层污染及时频分析方法研究,TN958.93
  17. 多重ANN/HMM混合模型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TN912.34
  18. 空间目标ISAR成像仿真及基于ISAR像的目标识别,TN957.52
  19. 用于检索的人脸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研究,TP391.41
  20. 基于用户兴趣特征的图像检索研究与实现,TP391.41
  21. 基于词义及语义分析的问答技术研究,TP391.1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